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名字都很耳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9 20:1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志和 于 2021-8-19 20:24 编辑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一说名字都很耳熟                                                         2021-08-19 16:58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杜甫写的这首诗,讲的是自己观看唐朝第一舞人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时有感所写。他们手里的剑,犹如有了生命。舞的有声有色,吸引不少人前来观看。中国古代不少人都有练武习惯,开国皇帝哪个不是,在马背上打下了天下。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身就是一个知名武术家。
科举考试制度,就有武举考试,这也带动中国人对于练武的热情。清朝末年,就有不少武术家,霍元甲就是大家知名武术家。不过强中自有强中手,清朝就有一个人,直接两招打倒他。这个人就是清朝武状元张三甲,当年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封建社会习武之风盛行
对于不少人来讲的话,科举考试能够实现身份的转变,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本身没有什么好的家庭背景,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制度。第一名就是状元,状元在古代就是荣誉和学识的代表,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相当高。
在隋朝以前,官员多数都是官宦子弟,而在隋朝以后,实行考试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一种完善的制度,选拔出不少优秀人才。武状元考试,是在唐朝由武则天建立,并且被效仿下去。唐朝和宋朝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从地方到中央进行选拔。这个是封建朝代,录取人才最公平的一个选拔考试,吸收了大量的中下层人士。
各个朝代为了选拔军事人才,对于武举考试,都是十分重视。不过也有例外,宋朝因为重文轻武,所以武举并不是很受欢迎。在清朝因为是马背上得来天下,因此对于武功还是很看重的,毕竟靠军事优势一统中原。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武艺相当高强
中国历史上,都有一个规律,每次国家有难之时,都会涌现出英雄。为了击退来犯敌人,选择英勇杀敌,在史书上留下精彩一页,其英雄威武形象让后人纷纷效仿。武则天时期设立武状元考试,武功方面有天赋的人,都会拼命练习。
武状元考试被称为武状元,战斗力相当高。不少人并不识字,参加这个考试算是谋得一个好前程,项目有拳击,马术,骑射,还精通十八门武器。那些贫寒的子弟,为了获得一个好前程,都会纷纷报名参加武举考试。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名字叫张三甲,这个人一生默默无闻,可是不少人可能认为,他就是一个“浪得虚名”之人。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人本领很高,之所以不那么不出名,就是去世太早。

他出生于1876年,祖辈世世代代就是练武的,从小受到父亲刻意培养,武艺方面造诣相当高。自幼随着堂兄弟们学武,对练武产生很大兴趣,长大之后同龄之人都不是其对手。父母安排他去拜师学武,第一个是安万杰,把洪拳教给他,练的非常好。
这时安万杰年事已高,为了不耽误弟子,把他推荐给杨盛朝。中途发生意外事故,拜师武术教头杜回春。这人当过朝廷的侍卫,对张三甲帮助相当大。
等到学有所成之后,张三甲20多岁去参加武举考试,一路上顺利来到殿试。那时面对都是一些富贵子弟,他们都用重金贿赂考官。只有他穿着朴素,看上去不怎么起眼。那时大家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不过考试时武艺震惊四座,被光绪帝亲自封为为武状元。

受到当官赏识,轻松击败霍元甲
这次顺利取得武状元,还得益于恭亲王奕忻赏识,相中其本身,有意将他收入麾下。因此帮助他上下打点,免去被人算计。在考场上充分展示,自己高超的武功,在座考官本身都是武林高手,一眼就看出他武学方面的“造诣”。
在考官们大力推荐下,光绪帝将他封为武状元,是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按照规矩皇帝亲自给他披上花骑马环游京城,在朝官员都去祝贺。返回家乡时,家乡人们过来迎接,这个场景有些像,今天的奥运冠军回家,真的相当热闹。
清朝末年武状元不用上阵杀敌,张三甲就被安排在光绪帝身边当侍卫。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名之后,自然引起外界极大关注。那时大内侍卫数量并不是特别多,地位颇高。有些人就上前过来挑战,包括霍元甲。说起来这场交锋,几乎是一边倒趋势。

两个人站在一起,张三甲让霍元甲展示一下,知道他的水平。等到开始交手,任凭霍元甲用尽了本事,都打不过人家。反倒是张三甲轻轻一推,直接将霍元甲给轰出去。霍含羞而离开,从那以后在也不出现在他面前。
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留下很大遗憾
关于霍元甲和张三甲交锋,究竟是否有这件事,谁也无法确认。如果没有过人武功,怎么会用霍某来比赛,这种事都会用高手来讲。最起码说明一个问题,两个人有可能是一个水平的人。
考下武状元之后,回到家时,妻子恰好生下孩子。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喜临门”,周边好友纷纷前来道贺。那时他忙于应酬,心情很不错,可是看到国家现在这个样子,又是满腹忧愁。双重压力之下,患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小结
后人对于张三甲,可能并不熟悉,远不如黄飞鸿,霍元甲,主要是因为他去世太早。原本不少人学习武艺,就是为了实现保家卫国夙愿。这种精神传承了几千年,一直被后代人继承下来,中华民族才能蓬勃发展。
张三甲考中状元时,清朝还没有灭亡,为何说是最后一个,主要是清朝政府取消。有可能清楚认识到一个严峻事实,在大炮枪支面前,武功高强好坏与否,都不能挽救这个国家。为了国家稳定发展,必须发展生产力,才能让其屹立于世界之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00:45 , Processed in 0.0077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