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乱世佳人柳如是,晚明才女自风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06:14: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乱世佳人柳如是,晚明才女自风流                                                         2021-09-01 11:34                    
                          

随着三八女神节的来临,这几天关于女性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发生了大学女生烧掉标语的新闻,主要是反对物化女性的。
我们现在普遍的感觉是,当代女性的地位肯定比古代强多了,提到古代女性,我们想到的似乎总是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坐在家里望着窗外等情景。
事实上,因为古代一直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叙事体系,很多女性的生活,并不完全是这个样子,这些都是儒家理想下的女生生活规范。
但就像儒家天天鼓吹的皇位嫡长子继承制那样,中国的皇位自古以来,真的是有嫡长子继承的,少之又少,所以看书也要看门道,在所谓的儒家士大夫理想女子规范的下面,其实隐藏了大量丰富精彩的女性生活。
这里面尤其是晚明江南地区的女性生活最为丰富,而且还兴起了一个能力巨大的集体,叫做才女,她们有着跟男性一样的才学,在晚明历史上有着非常出彩表现,有些表现甚至能让男性自愧不如,甚至是羞愧难当。

(01)古代疯狂的粉丝
现在的七零后八零后,经常动不动就说九零后零零后是疯狂粉,其实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迷刘德华不要不要的,恨不能什么都模仿刘德华。
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曾经有自己心中的偶像,而且这种规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家迷恋的东西可能不一样。
晚明的江南,曾经非常流行一本书,这本书有多流行呢,它流行到能够女粉丝为她痴迷到自杀的地步,这可不是胡说的,有史料记载的。
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牡丹亭》,我们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不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吗,至于能让女人们疯狂至此吗。

这个爱情故事,在今天看起来不怎么样,甚至有些荒诞,但是在当时可是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引发了无数少女的疯狂追捧。
《牡丹亭》的故事很简单,杜丽娘是个闺阁中的千金,有一天到花园里游玩,面对如此美景不仅心生感慨,于是在花园里睡着了。
在梦里他遇见了书生柳梦梅,于是和他相爱了,梦醒了之后杜丽娘从此郁郁寡欢,思念柳梦梅,因此得了一场大病,临死前感慨自己的命运,于是画了一幅自画像。
没想到多年后,柳梦梅来到花园,看到了自画像,打开棺椁,杜丽娘居然复活了,这就是《牡丹亭》开头那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主要是女性发现原来婚姻还能这样,更有甚至,还有女性真的自杀的。

在那个年代,相信人死可以复生,并不算新鲜事,主要还是他为故事里的人物感动了,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最火的时候,真的有小孩喝农药的,说白娘子回来救她的。
当时的人不仅喜爱看《牡丹亭》,而且还喜欢给牡丹亭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想法,最有名的是三个人的合注叫《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这本书的故事,跟牡丹亭一样精彩,它是三个才女的共同完成的,而且三个人前赴后继,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叫吴人,她有个未婚妻叫陈同,她跟同时代的女孩子一样,深深地爱上了《牡丹亭》的世界。
她表达自己爱的方式,是夜以继日地校对《牡丹亭》,同时在书页的边缘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就是评点,评点这种方式是古代读书人最常见的读书方式,很多都是点评和原著一起出版,比如毛宗岗父子点评《三国演义》,就是非常有名的。
但很不巧,可能是人的整个精神都陷入到书里了,年纪轻轻的陈同还没结婚就去世了,她去世之后,写满评论的《牡丹亭》被带到了她未婚夫吴人的家中。
这个是一个诗人。很快,吴人又迎娶了另一位才女,名叫谈则,谈则也跟陈同一样热爱《牡丹亭》,她看到了陈同的遗稿,里面的评语深深地打动了她,于是,她把自己的评语和陈同的写在了一起。

两个才女评点的《牡丹亭》流传出去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快,整个杭州的文学圈都在谈论它,但可能是天妒英才的,婚后三年谈则也去世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受这本书影响太深了。
过了十几年,吴人第三次结婚,又娶了一位才女,名叫钱宜,她同样也是牡丹亭的超级迷妹,普通迷妹也就是哭哭啼啼,但才女就不一样了,她也要写点评,并且决定把自己的点评和之前丈夫的两任“妻子”的点评合在一起。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文学批评著作,《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诞生了,这不仅仅是牡丹亭的胜利,更是那个时代女性的胜利。
努力自主从来都不是口号,只有当女性获得了和男性同样的知识,可以和男性平等的对话,这才是女性独立和平等的前提。

(02)探春的原型
牡丹亭开启了当时的风尚,改变了女性对于婚姻的态度,但女性要想独立,肯定不能天天窝在家里,于是跟当时喜欢结社的男人一样,女人们也搞起了诗社。
《红楼梦》里,大观园里的探春,搞很风雅的诗社,这可不是作者杜撰的,历史上晚明时代真的就有女性搞过诗社,而且在当时女性搞诗社,还是很普遍的现象。
当时最有名的一个诗社叫做蕉园诗社,全部都是才女组成了,才女们以诗会友,泛舟西湖吟诗作画,不仅被当时的男性所认可,而其在社会上也有很高的声望。
诗社中七位最主要的、最有文采的成员被称为“蕉园七子”,她们各个洒脱,不拘泥俗务,颇有当年竹林七贤的感觉。
这可是领一时之风骚,被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所传统,大家觉得这也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妥,红楼梦里只有一个探春,在当时可是有好多个探春。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顾若璞。她可是这些才女们的精神领袖,而且还很高寿,晚年的顾若璞常常带领着众多晚辈一起游园,并且给她们出题目,让她们即兴创作,是不是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贾母,很多人都说顾若璞的一生就是贾母的原型之一,而且非常高寿,活到了90岁。
在她的影响下,蕉园诗社成了清代初年最重要的女性文学团体,这些女性将诗歌看作是自己的神明,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献给诗歌的创作,这完全颠覆了传统印象中女性的印象,当时的江南文风,果然不是随口说说。
因为良好的知识女性,对自己的教育也是很认真的,男性只能决定一代人,才女却能够影响三代人,为了能让孩子好好读书顾若璞还干了件很牛的事。
她特意在西湖一个隐蔽的角落里,为儿子建造了一艘专门用来读书的小船,免得外界的嘈杂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普通人教育孩子,做到孟母三迁就已经很不错了,人家的妈妈则是自己干脆在湖里弄了个书房,你就是不想学习,也没地方可去,没小伙伴可玩,这样的母亲只能说是佩服佩服。
晚明时代,江南不仅是才女辈出,而且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很发达的才女现象,这就是名妓。

(03)才女柳如是
凡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必然会出现畸形的消费观,扬州瘦马就是典型的表现形式,所谓扬州瘦马可不是真的马,而是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一整套买卖、教养歌妓的产业,被贩卖的小女孩们被称作“瘦马”。
她们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教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要学,只不过跟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不同,她们的命运更为凄惨一些,最好的结局无非就是嫁给大户人家做妾。
当时著名的秦淮八艳都是这样的才女,为什么说她们都是才女呢,因为身为歌妓的小女孩,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的言谈举止能够符合文人的要求,你的才艺越高,能力越强,诗文做的越好,越是能买个好价钱。
任何事情,只要加进了利益作为动力,那她们学习起来,动力甚至比普通的学子都要高,普通的学子学不好,起码还有饭吃,她们要是学不好,那不仅仅还是没饭吃,甚至要挨打,这样模式下教养出来的歌妓,其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
正是有了非常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在文人中间引起轰动,柳如是就是这样一个瘦马,有人说柳如是很幸运,其实这些都是相对的。

柳如是并不算幸运,起初她只是被卖给了一个辞官的学士,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柳如是远超一般人的才华,才能吸引一大批男性,并最终嫁给了当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说白了花钱能买个小妾,但才华绝对不是用钱就能买来的。
嫁给钱谦益,这也让柳如是能够名垂千古,著名学者陈寅恪不惜花费后半生时间,写作《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嫁给钱谦益,靠的是才华,但最终能够被后人记住,靠的却是自己忠贞不二的品行,当时钱谦益身为明朝的高官,文坛领主,但其人却是行为懦弱的。
清朝大军压境的时候,也是装装样子,说什么要投湖自尽,结果刚碰到水就说水太凉,柳如是可是真跳进去了。
后来钱谦益北上做官,柳如是坚决不同行,她要留在南京,目的就是告诉钱谦益,不要贪恋北方的官职,赶紧回来。
后来果然钱谦益迷途知返,不仅回到了南京,还在柳如是的联络下,秘密自知抗清壮士,这也算是为他的懦弱做的一点补偿吧。
柳如是的一生,典型的才女加名妓的一生,才女让她的生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名妓让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这样的一个才女,代表了明清之交,很多人对自己无法掌握命运的一种悲凉。
晚明的才女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女性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们也有着自己的精彩,只不过她们的精彩,经常会被以男性为视角的叙事所忽略,但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是熠熠生辉的,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和高度。

(作者:昭烈名臣)
本文为文史自媒体昭烈名臣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13:18 , Processed in 0.0077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