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流儒雅的文徵明,在书法上竟然受赵孟頫的影响那么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7:54: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风流儒雅的文徵明,在书法上竟然受赵孟頫的影响那么深?

2018 09-25 22:32                                                   

  文徵明(公元1470—1559年)生于明成化六年,卒于嘉靖三十八年,享年90岁。初名壁,字徵明,42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自号衡山。苏州人。文徵明“幼不慧”,字写得也不好。早年参加生员岁考,因字拙而不能 参加乡试,深受刺激,从此发奋练习书法。
《名山藏》里曾记载:他在郡学的时期,学官要求很严,“辨色而人,张灯乃散”。诸生不堪这种紧张的生活,“皆饮噱啸歌壶弈消晷”,只有文徵明“独临写《千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青年时的文徵明“于文师故吴少宰宽,于书师故李太仆应祯,于画师故沈周先生”。19岁时从沈周学画,22岁从李应祯学书,26岁从吴宽学文,故学业大进,名声日隆。文微明自26岁赴应天府乡试,一直至53岁,27年中共考了10次, 均未及第。由于其诗、文、书、画名满海内,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他54岁时,经苏州巡抚李充嗣推荐,到京城做翰林院待诏,参与修《武宗实录》。但很快厌倦朝中的礼仪约束、阁僚排斥、党争丑陋、仕途险恶,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辞归故里,筑室于舍东,取名“玉磬馨山房”,植桐两三株于庭,从此与书、画、诗、文结伴相随其间。

王世贞的《文先生传》中云:“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文先生盖兼之也。”文徵明的书法从宋元上溯晋唐。其子文嘉云:“公(徵明)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事......始以规模宋元之撰,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文徵明书法各体兼善,楷书精绝,造诣高深,尤其是小楷,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誉。王世贞在《文先生传》中云:“( 徵明)书法无所不规,仿欧阳率更、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海岳(米芾)抵掌睥睨,而小楷尤精, 在山阴父子间。”


文徵明行书早年受赵孟類影响很大,中年以后以王羲之为主干,汇以苏、黄、米、赵笔意,风格清劲秀逸,古健道伟。晚年, 他的行书转向黄山谷,尤以大字为多,开始变得奔放豪迈。文徽明谨严醇雅,故其行书用笔、结字控制得相当准确而适度,因而与祝允明相比,其艺术个性要稳定得多,但也因此而显得风格不够强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04:33 , Processed in 0.0072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