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韵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8 10:1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秋韵                                         

2018-10-18 08:47                                                   

作者:邹维凯
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三十多岁的汉子,他着实地哭了。是忧伤,痛苦,还是懊恼,委实也说不清楚,恍惚,蒙胧......!
瀑雨似瓢泼一样倾泻下来,从头顶直贯到脚板底下。虽然自行车轮的旋转和全身巨烈运动所产生的"热效应",依然抵御不了那晚秋风雨的侵袭,开始是汗,继而是泥,而后那汗和泥交织在一起,被晶莹清凉的雨水裹走了,荡涤了。冷气侵骨,他急凛凛打了一个寒颤,咳!悔不該。他暗自责备自己刚才不听妻子的劝告:带上雨具吧,天气不好。对于气象知识,什么"早雾阴,晚雾晴,昼雾日头不到明"他也略知一二,明明一整天的大雾,却抱着侥幸心理:天公能不作美。而今天公果实不悦,竟自唰唰降下雨来,他有些懊丧。
本来,天近薄暮,六十多里路程,妻儿老小是不放心的。"待一晚,明天再走不迟",妻子关切的说。对妻子的话,他不是没有掂量,这么多年,夫妻两地,路虽不远,就那么几十里,可牛女生活的确给他们平添了几分眷恋之情。"不行,明天有事",他毅然走出家门,向工作的地方驰去。
他天质纯朴,没有过人之处,只是那颗心不甘宁静和落后,儿时便想入非非:司马迁,孙武子,曹雪芹......,他想的很多很多。他要报效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什么;可辛酸的童年,他像岩洞里的一株小草,没有一点生气。 艰苦的努力,他像蜜蜂一样一点点酿出蜜来:当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的时候,他被录取为国家干部,分配到离家六十多里外的山乡工作。当时他大病初愈,还拄着拐,满怀激情地走向他理想的殿堂,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并不孤僻,爱好广泛,但一接触工作,就像饿汉见到白馍馍一样,拼命撕扯,咀嚼,浑身有用不完的力。白天:誊清,缮写,扫院子,跑村队;晚上:看文件,写材料,一干十几天不回家。老婆常常蛮怨他心狠:"得了个屁眼官,就慌得找不着神似的,扔了家不顾,荒了地喝西北风"。为了统筹兼顾,他不得不穿梭于两地之间,信使一样奔波着,劳碌着,虽然缓解了一些矛盾,可苦坏了他那并不健壮的身体。
看不见远处,天渐渐地暗下来。是的,雾也的确浓了,渐渐浓缩,从天上滚下来,由小变大,由疏到密;风也凑着热闹,狂欢着跳来舞去,有意地在捉弄行人。该加劲了,他想,可车轮像粘了胶似的。"这鬼子车,真该死",他暗暗地诅咒着他胯下的"坐骥"。是的,就是这辆"金鹿牌"邮车,朋友处兑来,厮守着作伴十余年了,虽然其貌不扬,用起来却很方便,既不要"停车落锁",也不用"上油打蜡",日行百八十里还是不成问题的,常言说,有眼不为瞎,何况骑上去能够飞跑。平时不知战时急,这该冲刺的时候,却打不起"精神",能不着急。古人云:"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器不利,怪得了谁。
他不是在"清水衙门"内办差,确实是一个响当当的经济大实体,浑水摸鱼的好地方。一个人,算四五套账,既当兵又当将,哪天不甩千儿八百。他十分清楚,那钱,是人民的血汗,它属于人民,该属于自己的已经属于自己了,他不能有非分之想,吸别人的血来润色自己;虽然干瘪的躯壳的确需要营养,固执和"娘老子"的教诲,他始终没敢窥俏娘丰姿。这几年,群众富了,能人阔了,高消费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变了,他落伍了,亲友常说他"直",老爹也训:"混个么样",人们都说他"呆",为此,他也曾忿忿然。
的确,他有时羞于见人,难于启齿,几时了,科级干部还这么皱巴巴的。为了积极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他开始敲养猪致富的大门,谁知时不利兮骓不逝,辛苦一两年,凈赔一个"熊猫"彩电。为此,他埋怨妻子没有把猪养好,妻子奚落他"外行",争得眼急了,差点没动起武来。一个身子,十八下牵扯:种地,蹲点,熬夜,跑村队,是铁也该钝了,妻子太不理解丈夫;但细细想来,又有谁理解妻子,生活,难呐!他不无感慨地咽下许多辛酸。
雨愈下愈大,水柱落到头上,变成水帘挂下来,挡住了视线,闭住了呼吸;他捏着手帕直往脸上抹:"清道前行";雨封住了鼻子,只好张大嘴巴喘气;心窝先前还有点温暖,渐渐冷气内侵,牙关收缩,他止不住地打着"牙巴骨"......哆哆哆!落汤鸡似的踽踽前行。避雨吧,天已经黒了,鬼知道老天爷下到啥时为止;找熟人住下,这狼狈像怎见得人。路,就是这条路,曾几何时,少说也跑几百趟,从没有如此艰难,如此负重,如此狼狈,难道人生的路就是这样,愈走愈窄,"秋韵"呐!你怎么搞的。他喃喃自语,蹣跚着推开房门,抖去身上的泥水,倒在床上......
泪水从心底里涌了出来,爬满了他的脸颊,他感到浑身麻木,酸痛,拼命挣扎着坐起来,摸摸手上的表,表停了,天到几时?他现在已经弄不清子丑寅卯;蒙胧中似忽看见窗外几点星辰和案头横七竖八躺着的几本书,四周静得没有一点声响。他点上一支烟,裹衣下床,大步走出室外。
雨后的晨曦,格外清奇,他深深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仿佛浑身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信步朝那光明走去。


注:邹维凯的这篇文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应征作品,后来发表于«徐州日报»副刊。今奉献给大家,不在于叙事,而在于表达写作技巧。浏览艰涩,深察可品韵味。在时下网络语境中,读一点深刻些的文字,会有乐趣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13:21 , Processed in 0.0081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