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下江南,四次都是曹雪芹祖上接驾,为何雍正上台却抄他家? 2019-11-07 16:52
雍正登基后,面对官员贪污腐败、国库空虚的局面,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整饬这股不良的风气。 曾经在康熙六下江南时,四次负责接驾,作为南京第一豪门的曹家,也在这次反腐倡廉行动中被雍正下令抄家。 雍正六年,曹家因犯了骚扰驿站、经济亏空、转移家产罪,被雍正抄家,家主曹頫也被革职查办。 ![]()
曹家这几起大罪,论起来,刚好都是源自于康熙朝几次接驾之功。 1、三百万两白银经济亏空案始末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两江总督噶礼写了一封密折,上承给康熙皇帝,上面提到:江宁织造曹寅利用巡视两淮盐业的职权,挪用资产,导致盐业亏空达三百万两白银。 三百万两,这可是一笔巨额财产,要知道,当时几两银子足够普通家庭过上一个月小康生活了。 不过,这笔钱别人不清楚曹寅是怎么花的,康熙可不能装作不知道,因为这钱正是用在他六下江南时,曹家负责他一应开销所花费的数额…… 毕竟,曹寅一个原因的俸禄不过百两纹银,若是不挪用公款,恐怕也无力让康熙玩开心。 本来江宁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的工作,都默认官吏可以从中抽取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金额,只是曹寅一下子抽了三百万两,惹得噶礼眼红了,才有了后来让康熙头疼的奏折事件。 ![]()
【丝织数据】 一念及此,康熙在处置曹寅这个好兄弟时,便不可能真正大义灭亲。 在康熙左右为难时,恰逢这时,曹寅因“臣今岁偶感风寒,因误服人参,得解后,旋复患疥”患病。 曹寅和李煦这个好哥们一合计,上书给康熙一封名为“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的奏折,在奏折中,曹寅提议自己每年偿还一点债务。 康熙很不好意思,他回复道: “知道了。尔病比先何似?” “朱批:知道了。惟疥不宜服药,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麻风症,出(除)海水之外,千方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曹寅的亏空并不到300万两,大概在180万左右的亏空,康熙压下了噶礼的奏折,他下令让曹寅、李煦和李陈常分摊这笔亏空。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摺》:伏思巡盐所得馀银,每年约五十五、六万两不等…… ![]()
《苏州织造李煦奏采办布疋亏欠缘由并请仍派采办摺 》奴才李煦跪奏:窃奴才与曹寅亏欠钱粮,叩求万岁殊恩,再敕接任盐臣,按数代补…… 这件事过后,曹家虽然渡过了一劫,却也称得上伤筋动骨,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皆由此事而起。 2、骚扰驿站和转移家产案 雍正五年十二月初四曰,正在进行吏治整顿的雍正,突然收到了山东巡抚噻楞额的奏折,这封叫做《上谕织造差员勒索驿站著交部严审》的奏折上提到: ![]()
![]()
骚扰驿站等同于破坏古代的国家通讯体系,是一项大罪,更何况曹家的性质到了:多用马十余匹至二十余匹不等,且有……每一起经过馆驿州县,所费不下四五十金。 龙颜大怒的雍正,让曹頫入京交待清楚事情,并且告诉他“不要乱找门路”,听怡亲王的安排。 这件事可大可小,曹家所要的银两不是特别多,只有三百六十七两二钱,但惊慌之下的曹頫却以为大祸临头,竟然暗中安排家人转移财产。 此事彻底激怒了雍正,他索性对曹家过往所犯的事情进行清算,其中包括: 一、售卖人参的钱没有交给内务府 ![]()
【人参】 二、织造的龙袍出现了质量问题 ![]()
【龙袍】 这种种的事情,最终激怒了雍正,也为曹家带来了抄家惨剧。 最终,这个过往时南京第一大家族,成为了《红楼梦》的开篇中那句隐言“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