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摇篮——井冈山——文/黄铁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15:06: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7-12-28 15:07 编辑

1号线新闻网 2017-12-28 10:28:01
——樵夫旅行日记

因为加入了“鸡公山文化研究会",所以我要了解一下庐山,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罗宵山脉中部,西部与湖南省交界,南与广东福建省接壤,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是革命圣地。
前年6月中旬,那日我从广州乘火车直达井冈山。

车进入吉安,天就开始麻麻亮了,我有点激动,必定这是去井冈山,总是带有一种神密,崇敬,激动和好奇。井冈山本来是个偏僻的深山区,连绵百里的大山从前并无铁路,甚至连公路也没有。现在可不同了,井冈山己升格为井冈山市了,五A级游览区,可以说“红色旅游”就从这里开始。国家投资,修了一个很大很漂亮很现代化的一个火车站。不象咱鸡公山,本来有个火车站,铁路改建,车站也取消了,有点扫兴头,对鸡公山旅游发展帮了倒忙。但井冈山火车站,除了游客,还见不到其它什么人,必定它还不是商业化城市。所以,若大个火车站,显的有些空旷。但他是中国乃致世界人民心中的一块红色圣地,他将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第一次到井冈山,虽然在书本上了解不少,但实际地理环境还是较为陌生。我換乘专线游览中巴,向井冈山腹地进发。

江西人见面叫“老俵”,我在广州打工多年,接触过许多井冈山人,他们性子直,有点毛脾气,但为人热情豪爽。从火车站距茨坪有20多公里,沿路有很多特别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广告牌一一都是金属做成的一面大红旗,写着革命口号。给人一种兴奋别样的感觉。茨坪是当年红军主要的根据地之一,红军很多的机关部队都在这里。井冈山升格为市时,准备将茨坪做为市政府所在地的。当年毛委员秋收起义失败后,就带着这支队伍来到了这里,走上中国革命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最终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


毛委员要上山了,但当时井冈山的“山大王”是王佐,袁文才二人(这二人已是党的人了)。王,袁二人起初也怕毛泽东上山后会出现《水浒传》宋江,林冲上得梁山,怒杀白衣袖士王伦的故事。怕被强占了地盘而取而代之。最终王,袁二人还是接受了毛委员上山,王袁二人后来也成为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但最后却被党内的左倾路线迫害致死。袁文才烈士的坟墓至今还在井冈山翠竹林中。

毛委员上井闪山后,在龙江书院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八南昌起义失败部队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开始了“朱毛”红军的时代。

在井冈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红军,家家户户都有红军烈士。賀子珍,后来成为毛主席第二任妻子的贺子珍,就是一位红军女英雄,她惯使双枪,在井冈山可是赫赫有名。贺子珍一家全部都是红军战士,让人敬佩。

在茨坪,有很多革命遗址,有一座红军烈士墓陵园,一块高大的红军烈士纪念碑。
在红军烈士陵园,在一座座红军烈士墓前,你今天个人再伟大的成就也都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那样的渺小。特别是那一座座无名烈士墓,更让我们每一位后辈人肃然起敬。
在茨坪烈士墓,在一处处革命遗址前,我是屏住呼吸,认真的听,认真的看,认真的用手拂摸,用心去触碰。穿越时空,我又仿佛看到井冈山那一场场血与火的战斗,那一个个血风腥雨的场面。刀光剑影,炮声隆隆。
从茨坪往前,就是黄洋界,黄洋界下边有一条小路通到井冈山下边的村庄。朱德总司令当年就是同红军战士们一起沿着这条小路下山去挑粮,“朱德的扁担”故事,就发生在这条挑粮小路上。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郁郁葱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这场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以少胜多,利用有利地形,红军硬是用一个营的兵力,阻挡住了敌军两个团的轮翻进攻。

这场战斗中,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用缴获来的一门迫击炮,三发炮弹,两发不响,第三发却一炮将山下敌指挥所炸毁。

在黄洋界纪念碑前,朱德书写的“黄洋界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我在黄洋界当年的战壕里寻得了两块岩石,攥在手中,不肯松手,一直带回家中。那门小钢炮还在黄洋界遗地处,静静地守卫着今天的和平,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黄洋界旁边还有一排平房,那是红军当年存粮的地方,红军从山下挑上来的粮食都存放在这里。
在井冈山,井冈翠竹最多,一片一片的竹林。当年红军赤卫队就是用它做成的梭標,做成的竹签,打击敌军的。

路过“象贤寺”我好奇走进去,当年毛委员同贺子珍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中午时分,我来到茅坪,著名的“八角楼”就在这里,旁边就是那条闪着银光“茅坪河”。
八角楼原是一个老中医的私宅,有几个院子,不少房子。而且房子都较为宽敝整齐。“八角楼”实际就是井冈山地区常见的一种建筑风格,房顶房檐有八个角,形成一个阁楼。毛主席贺子珍就住在这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八角楼里。一个窄窄的木楼梯上去,楼内一张大床,一张木桌靠窗放着,桌上一盏旧式油灯,几把椅子。这就是毛主席的卧室兼办公室,毛主席好多文章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它那一盏彻夜不灭的灯光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我走进这小小的八角楼,这摸摸,那看看,我还特意打开桌前那扇小窗户,端起那盏铁皮制成的小油灯……

在八角楼第一层还住有朱老总,陈毅,何长工等。客厅处是红军会议室,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就坐里开会,讨论着中国革命的前程。红军士兵委员会也设在这里,陈毅是士兵委员会的领导。

在井冈山还设有一处造币厂,红军将地主老财家的浮财金银收起来,用火熔掉,铸成红军工”字银元,在根据地流畅,促进井冈山根据地经济的发展。
在龙江书院,这是朱毛会师的地方,里面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有土枪,土炮,梭標,长矛,大刀,也有机关枪,手枪,手榴弹,红军水壶,红军军装,八角红星帽……墙上有很多井冈英烈人物的画像。在朱毛会师纪念碑前,我用手机拍了几张珍贵的照片。
在井冈山,你会处处都感动着。有很多团委部门,机关学校,组织青年,穿着红军制服,打着绑腿,戴着红星八角帽,挎着红军挎包,有的甚至背着木枪,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吃着红军当年的“红米饭”喝着“南瓜汤”。借以来缅怀革命先烈。

在井冈山大小“五井”,毛主席,朱德,陈毅,彭德怀,何长工等都在这里住过。井冈山为何称为“井冈”,是因为这里的老百姓建房时,都要在院子中央搞个“天井”,即“天井院”,方便采光和行走。井冈山的大小五井,即五个天井院连在一起,形成的建筑群落。据说,毛主席当年受到左倾路线的批判压制,很不开心,日子很不好过。门前的主席塑像,长长凌乱的头发,瘦削的脸庞,一幅很憔悴的样子。

在井冈山有一处龙泉瀑布的地方,充分显示出井冈山山水的秀美,一连五个瀑布,从高处垂直向下,一直到山底,有几百米高低落差,形成处处清潭,山路仄仄,蜿蜒盘旋,其美幽如鸡公山的长生谷,其瀑不输庐山之瀑水。

彭德怀的红五军团上井冈山后,井冈山人口多了起来,山上粮食,食盐,布匹严重缺乏,国民党又多次围剿封锁,经济日渐困难。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红军只得放弃井冈山,将根据地大本营迁往瑞金,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政府”,党中央在上海,由于顾顺章的叛变,只好也由上海迁往瑞金。瑞金一时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被称为“红都”。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从此毛委员就成为了毛主席,一直叫到新中国的北京。

在红都瑞金,我特意去参观了一下位于瑞金沙洲坝的那口红色水井,主席当年住在沙洲坝,带领沙洲坝人挖了这口井,井边上立有一块石碑:吃水不忘掘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篇课文。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由于当时临时中央执行一条以王明为首的极左的政治,军事路线,排挤打击毛主席正确的军事路线,甚至剥夺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只听从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和博古的瞎指挥,从而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敗,只得被迫放弃井冈山,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这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一一长征。

井冈山,这个山窝窝里,开创了中国近代革命乃致世界革命的一个千秋伟业,她星星之火,终于烧遍了全国,烧毁了一个旧的中国,一个几千年来罪恶的制度。她也垂炼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杰出的共产党人,政治家,军事家,共和国的开创者和缔造者们,他们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任弼时,陈云,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刘伯承,叶剑英……还有粟裕,陈庚,贺子珍及无数无数有名和无名的红军战士。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02:51 , Processed in 0.0082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