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德明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赞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01:54: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何德明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赞诗                      2020-04-13 14:37                    

作者:郭兴华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非常重视技巧、技法,技艺的完善。艺术家不是一般的艺人,他必须用头脑和心灵创作,但仅有思想而无技巧、技艺决不能做好艺术。中国画是既重视创作理念又十分重视手上功夫的艺术。看的出何德明先生很大的精力锤炼自己的笔墨技巧。大胆用色、精心用色。
何德明作品

观何德明先生的画,宁静幽微,意趣横生。他善于用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花草之神韵。其笔墨浓淡适宜,用色淡雅,清新疏朗,秀而不媚。他惜墨如金,气韵冲淡而充盈。其作品在墨迹之外留出广阔的虚拟空间,将境界、意象容括其中,注入了生命的感悟、精神的逍遥和艺术的沉思,读者的兴趣自然也被生生不息地引发出来。因此,他的作品隐含着难得的灵性光芒和精雅气质。读其大画及小品,均寄诗性于简净中,发现浓意在淡宕间。这显然超脱了单纯的浓或淡的层面,唯以神致、诗性与趣味驭笔。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创作写意花鸟画主要用色彩结合水墨及泼彩,很少用单纯水墨。这一点与明清文人画有所区别,继承了吴昌硕、齐白石的路线。但他又努力与吴、齐拉开距离,从西画色彩法中吸收一些因素,使色彩更鲜亮、丰富和有视觉效果。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的大多作品中可以见到传统的花鸟技巧如勾勒的线形和着色的方法,但他大胆之处在于强烈驾驭色调的意识,敢于用色彩堆积起不同的空间环境和情调意境,其次是对客观物象进行综合集约变形的手法,第三是通过时空倒错的荒诞化处理的主观意识。这一切令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大胆的现代状态的突破感,由种种不含常理的变叠,形态最终给观众一个介于入乎想象又出乎常理的画面,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或单纯的,或交替的,或重叠的状态出现着。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深知中国绘画不是百分之百的表示实物的真实形象,而是凭借实物表达我们对它的想象。我们需要真实,也追求真实,是理想化了的真实,是对真实的张扬和赞美。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首赞诗,又是一个美梦。因为我们不是给猫画像,也不是动物挂图,是借绘画来赋一首诗,圆一场梦。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其作品动态天然,纯粹典雅,将自然花鸟的外在形貌和内在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传神达意。造就了他构图巧妙、敷色绚丽、造型优雅、意境悠远的艺术特色,使画面中呈现出一派闲适之气、野逸之气与灵动之气。他的绘画语言洗炼,没有多余的浮燥之气。这和当代画坛浮躁、混乱的画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的花鸟画令人注目之处在于他,出人意外的营造了一个个客观与主观、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真境与幻境相互交融或穿插组合的画境。这些作品令观者神游其间产生不同的感觉,他的画有鸟语花香的明媚之境,也有植物丰茂鸟兽共处之境,还有绿阴融融光影迷离的梦幻之境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的花鸟画以历代绘画艺术为源头,习百家之作,养文人之气,行闲云之事,慕高人之举,羡逸士之隐,心之所达,不易于言,言之所通,迹成水墨,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坚实的绘画功底,又彰显了自家特点的水墨色彩风格,通过笔画、结构、用色、章法的多变,强化他的绘画艺术之美,并且突出了传统与创新、刚与柔、虚与实、快与慢、浓与淡、粗与细、轻与重、大与小、正与斜、疏与密、连与断、拙与巧、浑厚与秀气等多种韵律变化,使他的花鸟画艺术进入更高的意境,并具有韵律的艺术效果,给观者一种全新的美的享受。
何德明作品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我想这是何德明先生为人作画的理念,也是做事原则,他不事张扬,潜心作画。有人称赞他,他总是说,我就是一画画的,把画画好,把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就行了。至于别的就顺其自然吧,这就是他的简单真实的想法。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花鸟画形成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皈依的传统。他这种传统的形成恰恰是适应了社会的审美情趣。写生不仅是为了捕捉花鸟外在的形,也是为了领会花鸟之意态;而寓兴则是借物言志或是寄情花鸟,这种寄托与国人的含蓄审美观有着内在的联系。何德明先生就是强调以书入画,强调写出他的心意;意者重在强调观察花鸟之后所产生的情趣。这种内在情趣需要借笔毫抒发而出,淋漓尽致地表达他的才情和意趣。
何德明作品

何德明先生尤喜用纯墨色表现内心的感受,笔墨益趋简约。画花难,画鸟更难。鸟的造型神态更直接地反映着他内心的声音,或欢乐,或忧伤,或浪漫,其本质为人之情感表现,而其结构、比例又必须合于常理。为传达鸟之神韵,他作了大量的写生,观察鸟的各种形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创作中并不因循守旧。他的笔墨气象、画面意境均有较明显的个人面貌。
@show出历史
作者:郭兴华,笔名:(最后一缕春风)知名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师,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17:47 , Processed in 0.00961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