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最好的写雪诗词,唐诗独占其五,但第一名却被一近代诗词夺得 2018-11-23 21:26
第六名:终南望余雪(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这首《终南望余雪》是祖咏考试的时候作的。按照考试规则应作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是祖咏只写了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何如此,祖咏说:意思已尽,不用再画蛇添足。这首短短的小诗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堪称咏雪的佳作。 ![]() 第五名:春雪(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的这首《春雪》,饶富情趣,构思甚奇,独具风采,于寻常景象中翻出新意,奇警工巧,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咏雪佳作。 第四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用非常凝炼的笔法,描绘出一幅旅客风雪夜投宿、山家人冒雪夜归的寒雪夜宿图。全诗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图画一幅幅展现给读者。第一句写旅客日暮时分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所观所感,第二句句写投宿到山里人家时的所见,三四句写入夜后的所闻。每一句都可以构成一个独立鲜明的画面。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 第三名: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大家都耳熟能详,活脱脱的一幅江上雪景图。山山皆是雪,路路都变白。天上的鸟绝迹,地上的人迹也湮没。苍茫孤冷,幽僻凄寂。只有一钓翁,形象清晰明朗。全诗用细致而具体的手法来摹写景色,精雕细琢,颇具艺术特色。全诗入声韵,刚劲有力,韵促味永,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第二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塞外苦寒之地,八月北风即起,大雪纷飞。“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此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后人“有声画”的称誉。 ![]() 第一名:沁园春·雪(近代 毛主席)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这首词一出,便被柳亚子先生盛赞为千古绝唱。每次读起这首词,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伟人,不尽沉醉于那深远的意境、磅礴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和广阔的胸怀。此词排名咏雪诗词第一名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