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65岁,一场大病后才明白:晚年想在女儿家养老,得具备两个条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03:43: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65岁,一场大病后才明白:晚年想在女儿家养老,得具备两个条件                                                         2023-01-26 09:45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奉行着“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在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中,出嫁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只有儿子才是自家的后代,肩负着为父母养老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近年来,靠儿子养老的传统模式有所改变,一些老人到了晚年并不想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他们靠着自己的退休金,或是请保姆照顾自己,或是到养老院养老……晚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
但即使如此,人到了晚年,还是离不开儿女的。虽然很多人不需要儿女时刻陪在身边,悉心照顾;但仍然需要有儿女作为精神后盾,为晚年生活做保障。如果没有儿女的关心和照应,不管是请保姆,还是住养老院,都可能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有儿子的老人,多半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毕竟“养儿防老”是传统,即使现在也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对于家里只有女儿的老人而言,如何养老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今年65岁的张阿姨,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老伴三年前去世,她就一个人独自生活。
人到晚年,身体健朗的时候,独自生活倒也没什么,反而会比和儿女生活在一起更轻松自在。但是,人老了以后,最怕生病。独自生活的老人,一旦病倒,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甚至可怜。

张阿姨只有两个女儿,当初不是没想过生个儿子,为晚年做保障。但因为考虑到养儿子还需要给儿子买房子、车子,为儿子准备彩礼,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帮他们带孙子……
想到这些,张阿姨和老伴便商量好,只养两个女儿,晚年给自己留足养老钱,照样可以过得很好。另外,只要好好疼爱两个女儿,女儿未来也可以承担起养老的义务。
张阿姨夫妇对两个女儿的培养也是竭尽所能的。大女儿很优秀,九十年代凭借优异成绩而出国留学,后来在美国结婚生子,一直定居美国;二女儿也不错,当年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当地一所中学当老师。
自从大女儿远嫁国外,张阿姨夫妇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晚年的依靠就只有二女儿了。
二女儿嫁在当地,离张阿姨家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以前,老伴没有去世时,二女儿二女婿每周末会过来探望一次。
自从老伴去世之后,二女儿二女婿担心张阿姨一个人孤单寂寞,几乎每两天就会过来一次,如果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他们会专门送给张阿姨吃。
后来,张阿姨摔了一跤,腿摔骨折了,做了手术。张阿姨在医院的几天,二女儿二女婿忙前忙后,上下楼拍片看医生的时候,二女婿直接背着张阿姨。
张阿姨出院时,为了方便照顾,二女儿二女婿把张阿姨接到他们家里照顾。
张阿姨在二女儿女婿的照顾下,腿伤恢复得很好。张阿姨虽然想留在女儿家生活,有孩子的陪伴,她也不至于太寂寞。
女儿有说过让她一直住着,但是女婿从未开口留过她。
张阿姨差不多痊愈后,就对二女儿女婿说自己要回去了。女儿听母亲要回去,当即就说:
“干嘛回去啊,和我们住在一起,也方便我们照顾你,再说了,有孩子陪你,你也更开心……”
女儿还没有说完,女婿就打断道:
“孩子们天天吵吵闹闹的,多烦啊,妈回去和左邻右舍一起打打牌、唠唠嗑,那多自在……”
二女儿听到女婿这样说,也就不再挽留。
张阿姨经历了一场大病,这才明白:只有女儿的家庭,晚年想在女儿家养老,是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的。张阿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提个醒。

1、老人对女儿女婿有所付出
说实话,儿子对父母有不可推卸的养老责任,除了是养儿防老的传统之外,还有父母为儿子的付出。
现在这个社会,对于家有儿子的父母而言,儿子结婚的房子、车子以及彩礼,多半都是父母出的,在道德上也成了父母的一种义务。也是因为父母的这种付出,儿子才必须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和义务。
除此以外,在隔代育儿上,爷爷奶奶也成了主力军。当年轻人在生活和养娃上遇到困难时,最理所当然伸出援助之手的就是爷爷奶奶。虽然爷爷奶奶在法律上没有养育孙辈的义务,但是在道德上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
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子和孙辈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地付出,这才为晚年靠儿子养老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反观养女儿的家庭,虽然在女儿未出嫁前,也是全心全意为女儿付出,精心培养女儿。但是待到女儿结婚以后,多半父母对女儿的家庭就不再付出了。即使有,相对于男方也是少之又少了。
张阿姨夫妇在女儿出嫁前,精心呵护,用心培养。但是当女儿出嫁后,张阿姨夫妇也就没有再付出什么了。
说实话,身为老一辈人,心里多少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水”的思想,所以,张阿姨父母很少参与女儿家的事情,只是偶尔给外孙们买些玩具零食。
相反,两个女儿的婆家对他们的付出是持续性的。结婚时的房子、彩礼,生孩子后的照顾月子,带孩子,都是婆家人在做。
这一点张阿姨心里明白,婆家人和娘家人是不同的。所以,即便女儿有孝心,张阿姨也无法直接住到女儿家里养老。

2、女儿掌握经济权和话语权
虽然张阿姨的女儿很孝顺,但是结婚以后,女儿和女婿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女儿做什么事情也需要征求女婿的意见。
所谓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即使在一些小事上的决策不分收入高低,但在家庭一些大事上的决定权,多半都是掌握在收入更高的一方手里。
二女儿和二女婿虽然都是公职,一个是教师,一个是警察,收入相差不大。但是二女婿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手里有很多钱,家底殷实。所以,二女儿在家里大事小事上虽然都有参与权,但并没有最终决定权。
另外,张阿姨是否能在女儿家养老,还需要考虑二女婿父母的态度,毕竟他们是对二女儿和女婿有经济援助的人,也是名正言顺地可以住到家里养老的人。
所以,晚年想要在女儿家养老,女儿在家庭中务必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才能拥有最终的决策权。不管你信不信,这是不争的事实。

结语:
虽然在现在,养儿防老的思想有所淡化,只有女儿的家庭,女儿也会全权承担起为父母养老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与此同时,只有女儿的家庭,父母在女儿成家之后的帮衬也必不可少。
很多独生女家庭,在女儿出嫁的时候陪房陪车,义不容辞地帮助女儿带孩子,尽最大所能地帮助女儿和女婿一家。
正是因为对女儿女婿一家的付出,以及女儿有房有车的物质上的底气,才得以让女方父母可以名正言顺地住到女儿家,让女儿女婿为他们尽孝养老。
所以,以上两个条件,是晚年住到女儿女婿家养老,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16:51 , Processed in 0.0092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