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晚年想和平回归祖国,毛主席承诺:可以让你儿子当个省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05:1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蒋介石晚年想和平回归祖国,毛主席承诺:可以让你儿子当个省长                                                          2024-07-14 15:14                                        

发布于:天津市
   
  毛主席承诺,如果蒋介石带领台湾和平回归祖国,它的儿子蒋经国可以当台湾省省长!
蒋介石自己也依然可以继续担任国民党统领,并且台湾现任的所有官员职位不变,军费方面则由北京按时拨款,无需国外援助!

在当年,两岸统一只差临门一脚,为何到最后也没有达成,这里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方尝试与蒋介石方面进行交涉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成功占领南京,维持38年的民国时代也正式宣告落幕,而国民党的执政人蒋介石,也慌忙的带领着余下部队逃往台湾。从那之后,台湾的回归问题,一直成为着两岸人民最为关心之大业。
虽说蒋介石在台湾依然是最高领袖,他的待遇与生活并没有下降,然而长时间的远离家乡,使得蒋介石开始怀念大陆,怀念自己从小生长的镇子。根据蒋介石的手下透露说,它总是看到蒋介石在台北的士林官邸里唉声叹气,时不时的还会跟身边人讲起自己老家奉化县的溪口镇,那是它的生地,也是他日思夜想的家乡。

对于台湾的回归问题,毛主席也十分的关注。原本我方是打算以武力收复台湾,然而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美国插手干预国共内部事务,并且以“扶蒋反共”的口号对我党进行打压。我方也就无力顾及台湾的攻占问题了,加之蒋介石的海军与空军力量强大,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暂时卡断了这一计划。

在美国的“保护伞”下,蒋介石产生了“反攻大陆”的想法。虽然美国方面是自己的大计所需,可蒋介石对美国所谓“台湾尚未确定”的论调无法接受,他深知美国的终极目的是“分裂中国”。1955年2月,蒋介石在中外新闻发布会上,当众宣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言辞慷慨且真诚。对于蒋介石提出的“一个中国”主张,毛主席、周总理都很欣赏,并且拍手叫好的说:“老蒋还是有点良知的,不会忘了他自己是中国人。”

对于台湾的回归问题:我方所开出的优厚条件
随着朝鲜局势的稳定,两岸统一之大计也重新提上了日程。我方秉承着一切以和平为主的政治方针,尝试与台湾方面进行沟通。由于当时新中国才刚刚建立,为了不激化两岸矛盾,我方想出寻找中间人的方法,来进行两方之间的谈判。
而就在这时,著名的民主人士章士钊主动请缨,并表示为了祖国早日统一,自己愿意到香港,与国民党的老部下接触,藉由老部下游说蒋介石,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章士钊的仁义行为,让毛主席以及周恩来总理都热泪盈眶,他们随即认同了章士钊的提议,而为表诚意,两人亲手写下一封信,并交由章士钊带去给蒋介石。

1956年,国营外事秘书许孝炎匆匆忙忙地拿来一份信件,送到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接过这封信,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仔细地看了起来。这封信中说明了如果蒋介石回归大陆,我方将以最大的诚意招待,信中一共提到了五点。
第一,如果台湾能够回归祖国,其余的事情与问题,我们都可以跟蒋介石谈。一定会尽量满足他的需求。第二,台湾一旦回归,除了外交方面的政策,蒋介石将全权掌管台湾的一切军事和政治事务。

第三,当台湾回到祖国后,如果军政经费和建设经费不足,中央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为台湾提供与补充。第四,当台湾回归的时候,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然后慢慢进行转变与改革,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们再谈如何改革之事!

第五,在台湾回归之后,两国必须达成协议,不再派出任何一方势力,进行任何形式的战争与干扰。并且这封信的末尾,还十分用心的添加了一句:“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大家都知道,蒋介石的老家就是浙江省宁波市的奉化县溪口镇。这封信的大意就是:“不必担心回归后的安危问题,你家乡祖先的墓葬依然还在,你老家的每一株花草树木我们都十分呵护”。
没人知道蒋介石看到这封信之后在想些什么,他只是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便将信合上了。或许是因为这封信,勾起了蒋介石的思乡之情,亦或许是如今的局面,让他有些不甘心吧。不过即便我们猜不透当时蒋介石在想什么,但它依然排出了自己的人,前往北京与我方接触。

国共的再次交涉
经过长达一年的考虑后,1957年初,蒋介石将许孝炎叫到了面前:“国共谈判一事不能马虎,你看派谁去打探消息比较合适呢”?许孝炎向蒋介石推荐了三个人选,最终蒋介石选定了宋宜山以探亲的名义前往北京会见新中国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在两人的谈判中,李维汉向宋宜山保证,只要台湾方面与美方完全断绝关系,台湾将会拥有极高的自行管理权力。宋宜山听到后连忙点头,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将大陆方面的信息传达。

在两人商谈结束后,周恩来邀请了宋宜山一起前往北京的街道散步,走在街头,宋宜山亲眼目睹了北京的巨变,他对新中国的热爱之心油然而生,为此他写了一篇万字的汇报,汇报给了蒋介石。但蒋介石对宋宜山在信中提到的赞美之词并不满意。最后,两人之间的第一次交涉以失败告终。
章士钊的第一次交涉失败了,第二次是曹聚仁。他是中国著名的读书人,跟两个国家的政府都有联系。出发之前,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曹聚仁接风洗尘,与他商议了很多事情,特别是蒋介石和他父亲回国的事情,曹聚仁更是在出发之前,亲自到蒋介石母亲坟前拍照,以示对蒋介石的敬意。

1965年蒋经国在香港与曹聚仁秘密会面。曹聚仁和周总理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都有关系,而且他在国民党中也是位高权重,被蒋经国尊称为“先生”,因此由他作为“牵线搭桥”之人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蒋经国将台湾方面的意思转达给了曹聚仁:“我们有意与内地接触,你这次前往内地,一定要弄明白他们的真正意图”。

1956年7月,曹聚仁来到北京颐和园会见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听取了曹聚仁对蒋介石意图的汇报后,马上就这一问题量身制定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政策。周恩来对曹聚仁说:“国共三次合作,其宗旨就是要统一全国。至于台湾,只有国家统一了,一切事情才能坐下来,一起谈,一起安排”。
随后毛泽东于十月三日下午在中南海的怀仁堂与曹聚仁会面,并向他提供了很多关于“三度合作”的建设性意见。毛泽东在会谈中指出,应当肯定蒋介石对中国近代史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毛泽东也要曹聚仁多在大陆走动走动,多看看多走走。第二天,周恩来邀请曹聚仁去参观,说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参观什么就参观什么,还说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内地的常客了,随时欢迎。

随着蒋介石的去世,统一之路受阻
尽管曹聚仁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蒋介石还是没有给他一个确切的答复,曹聚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直到1965年,李宗仁回国后,蒋介石和他父亲才迫不及待的想要跟他谈一谈。这一次,蒋介石与蒋经国两个人在蒋介石府上与曹聚仁进行了会面,两个人就蒋介石的归国事宜进行了初步的商讨,蒋介石依旧为国民党主席,而蒋经国则为台湾省省长。

一九七五年春天,蒋介石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将和谈的任务托付给陈立夫,陈立夫就在报上写了一封请帖,请毛主席或周总理前往台湾。然而,就在陈立夫为争取与中共的联系而积极的时候,蒋介石在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辞世了。两岸交流再度中断。
小结
蒋介石生前虽未完成台湾的回归,也未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但其本人及以其为代表的国民党上层领导,却坚决拥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国家的分裂,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7-30 02:39:58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30 , Processed in 0.00803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