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相丑陋的李莲英,为何能受慈溪宠爱?有个能耐连宫女都自谈不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19:29: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长相丑陋的李莲英,为何能受慈溪宠爱?有个能耐连宫女都自谈不如                                                                   2025-03-02 11:30                                        发布于:天津市
   
“事上以敬,事下以宽”,这句话出自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墓志铭,也代表了当时人对他的定论。
众所周知,在后宫里讨生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太监更是“朱墙碧瓦”之下地位最卑微的一群人。然而李莲英却能够以太监的身份在前朝后宫混得风生水起,获得显赫的声名,这与主子的恩宠,特别是西太后慈禧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无论在清宫档案,还是民间传说里面,李莲英都是慈禧跟前最受宠的红人之一,慈禧对李莲英的恩宠甚至连一些清室贵族都望尘莫及。甚至不惜为他违背祖制,赏赐他二品顶戴花翎,让他成为了有清一代最有权势的太监。

那么李莲英凭什么能够在黑暗复杂的皇宫之中,得到清廷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的盛宠且长久不衰呢?
红人李莲英
在李莲英的墓志铭中,作者将其称为“李公”,作为一个太监,能够被后人以“公”呼之,足见李莲英生前的恩宠之盛。
咸丰七年(1857年),清宫之中多了一个13岁的小太监,他就是后来的李莲英。李莲英心思十分灵活,所以哪怕在后宫这种幽深的地方,李莲英也能够混得左右逢源。后来又被分配到了慈禧身边伺候,这也成为了李莲英整个人生的一个转折。
其实,最开始李莲英并不是慈禧身边最受宠的一个,当时最得老佛爷圣心的太监叫做安德海。但是这个安德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太过轻狂,恃宠而骄。安德海的骄狂也引发了地方大员的不满,在他出京为慈禧办事的时候,被山东巡抚抓住,直接以“太监不得擅离京师”的祖训处死了。

安德海死后,慈禧身边就缺了得用的人手,一向擅于察言观色李莲英抓了时机,费尽心思揣摩慈禧的心意,想各种方法迎合慈禧的爱好,果然没过多久就把慈禧太后哄得满心欢喜,成为了慈禧的新宠。
和安德海相比,李莲英有一个难以改变的先天缺陷,那就起来李莲英面目丑陋,长得不好。慈禧在挑奴才时,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安德海能够在慈禧跟前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安德海油头粉面,是个颜值很高的“小鲜肉”。
李莲英则不然,根据清宫的宫女回忆,李莲英脸长似驴,嘴唇宽厚得像鲶鱼嘴,是个不折不扣的“丑八怪”。但是,李莲英就是顶着这样一副不受待见的容貌行走在慈禧跟前,而且还得了慈禧的盛宠,并且一直到慈禧辞世之前,都没有出现过恩宠衰驰的迹象。
总之,从一个入宫的小内监到权势煊赫的太监总管,李莲英能够一路青云直上,人前显贵,与慈禧太后的宠爱与信重是分不开的。那么,李莲英到底凭借什么手段将慈禧的宠爱牢牢把握在手里的呢?他到底有什么别人所没有的独到之处呢?

迎合主子求高攀
李莲英能够盛宠不衰,首要原因自然是讨得慈禧的欢心,掏心掏肺去迎合慈禧是慈禧固宠最主要的法宝。在一点上,许多宫女都不得不承认比不上他。
慈禧虽然是清廷的最高统治者,也难改女子爱美的天性,她对于发式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喜怒无常,有好几个梳了一辈子头的老太监都因为没能梳出让慈禧满意的发型而遭到了处罚,慈禧为此怏怏不乐了好一阵子。
而李莲英为了能够梳出让慈禧太后满意的发型,不惜去到了当时北京著名的花街柳巷,向里面的青楼女子学习梳头的手艺。学成之后,回去在慈禧头上一试,慈禧果然高兴,而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面前的恩宠和地位也就更稳固了。
这一段故事没有见于清宫档案,只是流传于民间野史之中,未必真实可信。不过根据后来朝廷官员参奏李莲英时,在奏折中称呼其为“小蓖李”来看,李莲英是依靠精湛的梳头手艺来博得慈禧欢心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在“杀人不见血”的宫廷之中,光有精湛的手艺是不够的,心思还要足够灵活。在慈禧年纪大了以后,便出现了脱发的现象。其他太监梳头的时候,看见梳子上慈禧的落发,不敢隐瞒,连忙跪在慈禧面前,把头发捧给慈禧看,结果惹得慈禧十分不愉快。
而李莲英梳头的时候,就会把梳头是掉落的头发偷偷藏在袖子里,不让慈禧发现,这样慈禧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掉头发,产生一种自己还没有老去的错觉,心花怒放,跟在慈禧身边当差的李莲英自然很难不受到宠爱。
除此之外,李莲英还会想各种办法哄慈禧太后开心。慈禧喜欢听戏,李莲英就下苦功夫去学,最后真的学成了一身本事,上台演出之时博得慈禧一阵阵的喝彩。步入晚年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慈爱和仁德,慈禧迷上了扮观音。李莲英不仅帮慈禧张罗,还自己扮上观音身边的童子陪慈禧一起玩。
总之,慈禧想到的,李莲英想尽各种办法也要替她完成,慈禧没想到的,李莲英预先替她想到,把慈禧侍候得舒舒服服,这样一个奴才,慈禧又怎么能够不加以宠爱呢?欧阳修曾经在《宦者传序》中说,“能以小善中人之意”。意思是太监就会在小事上讨好主子。但是如果能像李莲英这样,事事都能讨得主子欢心,也确实算一门了不得的本事。

而且,在除了讨好慈禧之外,李莲英还十分擅于和人打交道。
左右逢源留后路
在后宫里,没有主子的宠爱是万万不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主子的宠爱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方面,安德海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明证。
有了安德海的前车之鉴,李莲英得了宠之后也不敢过度骄矜,反而越发小心翼翼地和周围人打交道。和比他身份高的人相处时,他尽量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一些。和比自己身份低的人相处时,他也不摆总管的架子,相反在一些小事上尽可能地维护这些小宫女。所以,哪怕在清朝结束之后,依旧还有一些宫女记得他的恩惠
当然,李莲英在宫里生存,也不可能所有时间都能做一个好好先生,但是他会使借刀杀人的伎俩,把得罪人的事都交给别人去做。比如戊戌变法之后,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李莲英就安排另一个得宠的大太监去监视光绪帝的日常起居。

得罪人的事都有别人去做了,李莲英自己就可以出来唱白脸了,比在暗中给光绪帝一些小恩小惠,为光绪帝更换一点好的饮食,在西逃路上,把自己的被子给光绪帝盖,这样就算以后光绪帝重新拿回了政权,也不会记恨李莲英,反而有可能把他当成恩人。
这就是李莲英的为人处世之道,同样是慈禧身边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骄纵轻狂,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李莲英在吸取了教训之后,学会了用更圆滑的手段和人打交道,给自己留足了后路,最后得以全身而退。
结语
1911年,李莲英去世,隆裕太后特意为李莲英赐墓,以宦官之身,能够得此殊荣,别说是清朝,便是放眼整个封建社会,都是极其少见。
其实,李莲英获宠的秘诀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点,一是过硬的专业能力,而是世故老练的处世方式。如果没有揣摩慈禧心思的本事,李莲英不会有获宠的机会,如果不能够圆滑处世,李莲英很有可能是下一个安德海。

李莲英将两点都做到了。所以他获得了善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3-20 05:55:33 |只看该作者
好帖,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16:47 , Processed in 0.0086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