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营口坠龙”事件发生后,经过几十年探索,得出什么结论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4:39: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营口坠龙”事件发生后,经过几十年探索,得出什么结论没                                                         2019-07-17 17:08                    

                          

龙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它是否真的存在,却和外星人传说一样扑朔迷离,有人相信,有人质疑。历史上记载过不少龙的故事,但又疑点重重,人们无法通过史料确定龙是否真的存在。

关于龙的传说,与我们接近的是1934年的营口市坠龙事件。当时营口出现了两次坠龙事件,还有很多目击者目击了此事。目击者中其中之一的肖素芹老人,在电视台制作的探索科学栏目中,就回忆了她在营口见到“活龙”的情况。

当时肖素芹老人才9岁,她和父亲一起给地主赶马车,到达田庄台上游时,看见很多人聚在一起情绪激动的讨论着“活龙”,她父亲打问后才知道,原来田庄台上游出现了一条“活龙”。父亲把她抱在马背上,带着她去看“活龙”。

小肖素芹远远就看见了“活龙”,它蜷缩的趴在地上,眼睛半睁半闭,要快死了的样子。村民们不忍心看着龙死去,在龙上面搭建了棚子,为龙遮阳,还打水往龙身上浇水。村民们觉得龙是中暑了,想通过浇水的方式来给龙解暑。周围寺庙的和尚也赶来给龙作法超度。

根据肖素芹老人的说法,这条龙方头方脑,全身灰白,两个眼睛很大,身体下面还有两个小爪。

这条龙出现后次日,营口市就下起了大雨,连下数日暴雨后,人们再去看龙时,龙已消失不见了。

不久后,营口市又出现了追龙事件。这件事也被当时的媒体《盛京时报》作过报道,《盛京时报》在龙降酿灾报道中写道:7月28日,营口市天空中降下了一条龙,弄翻了三只小船,日资厂的几间房子也被龙撞毁,傍边停放的一辆火车,也被坠龙弄翻。

除了前两次坠龙事件外,还有目击者回忆,在那段时间里,有人看见龙掉入水中疯狂挣扎,但很快消失不见了。

从七月初,坠龙事件出现后,营口市一直处于下大雨状态,到八月初天气才有所好转。

在8月6日的时候,有居民听见了类似于牛叫的声音,还听见了挣扎声,但很快这个声音不见了,所以村民也没在意。8月8日的时候,天空中吹起了北风,而且空气中混杂着浓重的尸臭味。管苇塘的工人顺着臭味前去查看,在池塘旁的芦苇中发现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

他回来后将消息告诉了村民,好奇的村民一同前往查看,虽然动物的尸体已经腐烂,但还存在着一些肉身。最让村民吃惊的事,这个庞然大物有两只鹿角式的杈角,尸体周围还散落着大量鳞片,足以装两个箩筐。

营口第六警察署知道此事后,将龙骨运到了西海关码头的空地上,周围的村民听闻此事后,纷纷跑去参观。《盛京时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还配上了龙骨的照片,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民众,出于好奇都纷纷跑到营口来看龙,这也导致前往营口市的火车票价格飙涨,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后来这个龙骨被当地的师范学校拿去,作教学使用的标本,但之后爆发了战争,这架龙骨也在战乱中丢失了。

对于营口坠龙事件,探索科学栏目做过一期节目,很多目击者都谈及了此事,孙正仁老人还将自己收藏了几十年的龙骨捐献了出来,希望用于科学研究。专家对龙骨做了细致研究,但得出的结论让人略感失望,他们认为这个龙骨是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野马化石,与龙没有关系。

由此节目组得出结论,当年营口坠落的龙,其实是一条搁浅的须鲸。

但这个结论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因为须鲸没有长须和双脚,而当年营口坠龙事件的目击者,都证明了他们看见的龙有长须和双脚。同时,部分学者也对此事提出了质疑,须鲸的脊骨为58节,孙正仁老人提供的龙骨只有28节,所以他们认为,须鲸和营口坠落的“龙”是两个物种。

还有,当年的营口坠龙事件,存在着很多的目击者,而且他们不少人还健在,他们证实自己看见了龙,对此事,还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也让节目组推论出的“须鲸论”站不住脚。不过节目组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此事没有做一定论,而是让它定性为一个未解之谜,仍需要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11:10 , Processed in 0.0080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