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8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观大英博物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5:0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9-17 05:11 编辑

       去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一定是要去的,不光中国人要去,世界各地到伦敦去的也要去,当然包括英国各地的本国人也有不少要去。

      大英博物馆,即英国国家博物馆,又称大不列颠博物馆,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说是广场,其实就是一片不大的宽阔地,无法和我们中国许多城市的大广场相比,不过尽管这个广场不大,但因为有大英博物馆坐落于此,因此也就知名。

      大英博物馆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名气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外开放,距今已有250多年。大英博物馆之所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在于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不在于它规模最大,关键在于这个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价值,其收藏的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是其他国家博物馆无法相比的。他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一国博物馆,而是世界博物馆,藏世界各地文物和珍品达1300多万件,哪个国家博物馆能有此规模?我们国家博物馆,藏品也不过100余万件,这可是有五千年文明的世界古国,比英国的历史要久的多。

去大英博物馆参观,必先了解大英博物馆的简介,好在博物馆备有英文介绍,虽说英文不甚好,但也大致看得懂。阅读简介,大英博物馆的情况基本明晰,大英博物馆有十个分馆,分别为: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西亚馆。这些分馆,各有特色,但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几大文明古国的分馆,如埃及馆、西亚馆、希腊和罗马馆以及东方馆。我们所熟悉的人类文明起源地的文物在这里都能觅到踪迹,甚至比起源地还要多,文物之珍贵,世所罕见,可以说,大英博物馆就是一部欧洲文明史,更是一部世界文明史。




      大英博物馆在向游客介绍其镇馆之宝时,无不流露出骄傲的色情,他们对自己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如数家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者和游客要想一睹这些文物的尊容,不得不跋山涉水来到英国,甚至本来这些文物应该在它所诞生的国度,诞生地的人想了解祖先的历史,还得来人家参观,自己引以为荣的文明宝藏,却藏在人家的博物馆,想一想这些,难道不是一种嘲弄和讽刺?难道不是一种屈辱和耻辱?

      大英博物馆引以为荣的镇馆之宝,没有一件是英国的,全是别的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件代表着英国的历史和文明,全是世界其他文明的典型代表,如: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高1.14米,宽0.73米,公元前196年制作,上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石碑上诏书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雕刻,其价值在于为考古学家们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这块石碑于1799年由法国士兵在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后来英法在埃及发生战争,英军获胜,这块石碑就到了英军手中,1802年石碑运到伦敦,英王将之捐献给大英博物馆收藏。这块石碑的价值在于开启了古代埃及文明大门的钥匙。

      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塑。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在希腊雅典一座山上发现了倒塌的帕特农神庙遗迹,这位英国大使就偷偷把这些大理石雕塑切割下来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巨资买下这些雕塑,放置在大英博物馆,于是这些两千多年的雕塑就成为大英博物馆的价值不菲的藏品。后来希腊多次要求英国归还,英国一概拒绝,并振振有词说:如果不是英国保存了这些文物,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就会荡然无存,不但没有掠夺者的羞愧,好摆出一副文明保护者的神态。




      需要提的另一个镇馆之宝就是《亚尼的死者之书》,距今3200年前画在草纸上的画。亚尼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这幅画作为陪葬品放在亚尼的墓中,全长24米,用长达60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这幅画反映了古埃及的艺术水准,具有极高的价值。这幅画最早是英国收藏家在埃及一座古墓里发现,遂将之运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大英博物馆各个展馆参观,很明显的有一种感觉,这根本不是英国国家博物馆,而是世界博物馆,尤其是埃及馆、希腊罗马馆、中国馆等,几乎和这些国家的博物馆无别,甚至其所收藏的文物,这些国家的博物馆也未必有这样的藏品。

在大英博物馆里随着成群结队的世界各地的游客浏览参观,在感叹世界文明的灿烂和辉煌的同时,内心总有丝丝的刺痛之感。也许英国人在参观这些文明的时候,为日不落帝王的过去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他们的祖先保存了世界文明遗产而感到自豪。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想当年英国是世界最强的国家,凭借他们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在掠夺世界各国财富的同时,也大肆掠夺世界各国文化财富。英国人之所以能轻而易举掠夺各国文化财富,就在于他们是强者,强者对弱者没有道理可言,只要他们认为是有价值的,都是掠夺的对象。。看大英博物馆的历史珍藏,其实就是英国文化掠夺的历史图册。

乱国、弱国、小国,永远都是强国、强权嘴里的肉。这或许就是参观大英博物馆的一点感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6-15 12:11:36 |只看该作者
赞!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6-15 14:01: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6-15 15:29 编辑

几百年前名画里的人来到现代会有多销魂                                                                                               

2016年06月15日11:13        

                                                                                                                        
                 
                                                                                                                           
图片来源:网络
  在 加百利·纳德利·阿罗约(Gabriel Nardelli Araujo)的油画项目(The Canvas Project)中,几百年前画中的人物都从画布上跳出来,探索如今的现代世界。这位葡萄牙艺术家到全球各地,拍摄当代公共场所的照片,使用 Photoshop软件,将博物馆收藏的著名画作中的人物,拼接到那些照片中,与当时的游客一同出现。不管是在纽约街头,还是在格拉斯哥地铁站前,又或是 在圣保罗的公园里,他对于这些历史悠久的油画人物的再创作都很有趣,并且发人深省,让观众们重新思考过去与现在文化的永恒互动。
  阿罗约现年26岁,在巴西米纳斯联邦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Minas Gerais)学习城市建筑专业,但这个学期,他在伦敦留学,产生了创作这个系列的灵感。他希望在短暂的停留之中,能够以一个独特的方式捕捉伦敦的景色。 他结合了自己对于摄影的热情、学习建筑的经历与外国人的视角,使用了混合绘画法。
  他解释说,一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具有历史意义的布料和服装,赋予伦敦这个现代大都市一些超现实的诠释。他把自己家乡一些画中的人物放到非 常不协调的环境中,希望能给予原来作品以全新的诠释。但最后他发现这个极富创意的方法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他的数码拼贴画代表了“空间利用与艺术作品的新 形式”。涂鸦是在老旧建筑上留下新的标记,他把自己的作品与涂鸦这样的方式作比较,但他创作作品的过程不会对历史遗迹产生破坏。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加百利·纳德利·阿罗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10-9 19:14:59 |只看该作者
大英博物馆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名气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外开放,距今已有250多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00:18 , Processed in 0.0091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