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日协奏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3 21:39: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梅 于 2018-6-3 21:41 编辑

夏日协奏曲                                         

2018-06-03 15:40   

                                                       

      夏日,在乡间广袤的田野上,一部原声态的协奏曲正在隆重上演。
知了——知了——宛如奏鸣曲式快板的声音,奏响第一乐章的是蝉。田野里,山谷间,树丛中,蝉声排闼而来,洪亮激扬,穿透力极强,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平日很少耳闻一只蝉独自演奏,往往是一只蝉刚在这边叫起,另一只就在不远处呼应,很快就有更多的蝉加入,从这棵树响到那棵树,从这山头延绵至那山头,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蝉有多种,大小不一,叫声各异。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块头大的黑蝉,脚拇指般大,通体黝黑,叫声特别大。那时候,我刚做了一把弹弓,整日幻想着练就百步穿杨的绝技,自觉练得七七八八之后,便手痒想找些目标试试。于是我往林子里走去,原想打些鸟儿之类的,但寻觅半天也不见踪影,正失落时,耳边传来咿呀咿呀的蝉鸣声。一抬头,眼前一棵高高的树上,一只黑蝉正趴在那儿叫得欢呢。我拿出弹弓,装上石子,瞄准,“噗”的一声,“子弹”向黑蝉冲了过去。但见树叶一动,唉——失手了!那只蝉依旧趴在那根树枝上,还是一副呆萌的样子,只是稍为停顿了一下,又重新开始了它的演奏。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蟋蟀是乡间很常见的虫儿,庭院里、墙角边、小路旁、斜坡上,随处可见。蟋蟀在夜里活动较为频繁,夜幕降临了,奏响第二乐章的就是它们。蟋蟀的叫声多样化,有的叫“唧唧唧”,有的叫“嘟嘟嘟”,还有的叫“口瞿口瞿 ”。那种叫“口瞿口瞿 ”的蟋蟀,是捕蟋人的最爱,那是求偶的雄蟋蟀在高歌。有一阵子,乡间流行过一种斗蟋蟀的娱乐活动,大伙农闲时喜欢到处捕捉雄蟋蟀,然后挑个阴凉的地方,两两相约,摆开架势,一场斗蟋蟀擂台赛就此展开。

乡间有句俗语:“蛐蛐叫,夏天到”。蛐蛐,就是蟋蟀,又叫促织,善跳,鸣声不算高,但比蝉曲折有致。蟋蟀的叫声与它的外形有一定关系,个头大的蟋蟀叫声缓慢,有时几个小时就叫两三声;小蟋蟀叫的频率快,叫得也勤。蟋蟀有各种颜色,黑色、紫色、红色、黄色等,有经验的捕蟋人,凭其独特叫声用心就能分辨出来。那些年,隔壁家阿狗哥就凭着这门独特手艺,听音识虫,收益颇丰,很是得意了一些日子。
入夜以后,整片田野便成了青蛙们的舞台。呱呱呱——呱呱呱——抑扬顿挫的蛙鸣声,那是夏日里最动听的音符,第三乐章开始了。这时候,忙完了一天劳作的父亲,夜里会带我们兄弟俩到河里洗澡。月光皎皎,田埂清晰可见,不用打手电,也能找到去河里的路,但父亲不放心,怕踩着夜行的蛇,他多半会打着手电走在最前面。田野里的青蛙就像跟我们捉迷藏似的,脚步声所到之处,蛙声戛然而止,可没走多远,身后又是蛙声一片。我哥特调皮,他蹑手蹑脚走了一段路,然后猛然一跺脚,那些刚才还在拼命鼓噪的蛙们哪经得住他这一吓,一阵扑通扑通,水花四溅,四周顿时一片寂静。直到我们走出很远,很远,那些蛙们才又开始了它们的表演。
炎炎夏日里,有了这些虫音蛙鸣一路琴瑟和鸣,田野多了几分韵味,心间也多了几分凉意。(李庆益)
来源:南宁日报
编辑:王媛 农荟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5:50 , Processed in 0.0071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