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工到古玩大家:他被称为“上海滩眼力最好的人” 2019年06月12日 10:08:23
来源:《雅昌艺术网》 1 薛贵笙(1912~2013),江苏南京人,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文物商店老经理、终身名誉经理。在其长寿的一生与古董文物打了近90年的交道,是我国著名的瓷器与玉器鉴定大师。 从小小童工到古玩大家 薛贵笙是回民,1912年出生于南京,父亲早逝,8岁时随母亲和兄长来到上海,10岁就到宝山路一家烟草公司当童工,13岁开始学陶,给一个瓷器古玩商当学徒。 因为家穷,他只是断断续续上了点夜课,没有机会进正式学堂。所谓上夜课也不是每天都能去的,生活所迫,学习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但他勤奋好学,也会来事,经常给懂行的老先生送几支香烟,缠着他们讲,老先生都不保守,愿意讲,所以他学到了不少宝贵的鉴赏知识。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成为中国主要的文物商业集散地,由于外销的刺激,上海古玩市场的交易特别活跃。原来都是地摊式的经营,自1921年设立室内古玩交易市场后,五马路(今广东路)一带私营店摊林立,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全盛时期,古玩店达200家左右。 1929年,17岁的薛贵笙独资开办“薛贵记”文玩号就开设在这里(一说福州路,或误)。“薛贵记”也做出口生意,足见少年薛老板就有得风气之先的敏感了。多年后,薛贵笙又在南京设立永乐斋古玩店。因为这段经历,后来一些朋友仍经常称他为“薛老板”。 薛贵笙先生年轻时颇具梅兰芳先生风采 薛贵笙是上海古玩经营界的老资格,在1946年及1947年先后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上海市古玩商业同业公会理事。上海市古玩商业同业公会成立于1946年,会址设在广东路218号古玩市场内。经会员选举产生11位理事,有禹贡古玩号经理叶叔重、金古斋经理金从人、诚昌祥经理马功甫、薛贵记文玩号经理薛贵笙等人。成立大会上,国民党上海社会局和上海市宣传部代表分别致词强调:古玩业在对外贸易中占重要位置,古玩中有关民族文化的物件不应源源流出国外,须特别重视,妥为保存,至少应将物件卖与国人或选送由文化机构收购。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市古玩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又聘请薛贵笙、屠延玲、速世永、朱大鹏、哈国栋、杨永福等12人为筹委会委员。文物市场经过整顿之后,改变了原来萧条的状况,经营略有起色,但是由于外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出口受阻,再加上1951年8月中央政务院发布了《禁止珍贵文物出口暂行办法》,原可出口的一般古瓷、古陶也停止放行,所有存货顿时成为滞销品,古玩业部分经营者陷入营业衰退。 不过,这时上海古玩商业界的私营老板表现出了很大的爱国热情,纷纷向上海市文管会捐赠文物。薛贵笙也不甘落后,1951年就开始向国家捐赠文物,以后又不断有所捐赠,先后将个人珍藏的西周恭王效卣等80多件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1958年,薛贵记文玩号所在地上海市古玩市场进行了公司合营,成立上海文物商店,薛贵记文玩号也在合营之列,薛贵笙以私方代表的身份任上海文物商店副经理,再以后就吃了“皇粮”,变成国家古玩业的工作人员了。他先后任文物商店副经理、名誉经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上海文物商店 “文革”期间,薛贵笙属于被监管劳动的“牛鬼蛇神”,他在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陶瓷仓库做保管员,还要做清洗工,清洗扫“四旧”而来的清代民国陶瓷器,并按照公司外销员的指令,为每件可以出口的清末民国瓷器贴标签名称等。如有损坏的,即由他一个人骑着黄鱼车,把损坏的瓷器送到工场间交陶瓷班修复。陶瓷修复班当初徒弟们全是娘子军,只有一个男徒弟帮老师傅薛贵笙搬上搬下要修复的瓷器。有时会遇到文化修养不高的领导,薛贵笙还会遭受训斥。 但老师傅薛贵笙天庭饱满、面相慈祥,说话幽默随和,人缘非常好。虽然在“文革”期间属于被监督劳动者,但那些小字辈的徒子徒孙们,当年都对他还都比较尊重。在政治上,这些年轻的共青团员要在政治思想上监管他们;在业务上,这些徒子徒孙只能向他们“有限”求知。 火眼金睛鉴瓷赏玉 那些年如果你常逛上海文物商店,总可以看到一位腰板挺直的老人,无论是坐在那里喝茶,还是在柜台上收购文物,亦或是接待买主,都不失之他那个“架势”,像京剧演员那样,似乎是训练有素的。又和京剧演员不同。京剧演员在台上的“架子功”是摆出来的,而此人的“架势”是自然的,是生活中的,是生来就具有的。这人就是薛贵笙。 老年薛贵笙 “看瓷器,一看落款,二看胎子,三看釉彩,四看造型……。比如,有一只青花碗,别人说是清朝的,我说是明朝的。清朝的碗底足高且阔,而这只碗底足低且撇。从釉彩上,这只碗摸上去高高低低,明朝的颜料是从苏门答腊进口的,重,是沉底的,所以不如清碗光滑。看唐三彩,先要看碎纹。真的,出土的,碎纹天然细密。假的,碎纹粗砺,是后人用化学药水故意制成的。还要嗅嗅,出土的,泥土有股青草气,假的就没有了。看铜器的真伪,主要看上面的字。旧的字是铸成的,口小里面大,仿的字是后来刻上去的,口大里面小。鉴定玉器……” “不过", 他提醒道:"切忌一本通书看到老,有时要变通一下的。”他举了个例子说:“我曾经买过一对碗,买时包得完好,还用绳子缚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只见一对碗釉色明亮,俨如新产品。但细着其彩、其工其形、其款都是清代官窑所制,大抵是由于工精,原主人舍不得用,长期把它包起来束之高阁。所以尽管是旧物,却也有与新产品一样的效果。倘若不细看,便会"走宝"。” 他感叹道:在当今国际古玩拍卖市场上,陶瓷中以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的中国瓷器最为抢手,已超过被誉为宋代五大名器中的定窑和钧窑。然而,据估计,目前所谓的清瓷,真品极少,仿制极多,其真与伪的比例大约是5%:95%。所谓真品罕若凤毛麟角,赝品充斥市场。可以这么说,鉴别真假清瓷,已成了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从事收藏及欣赏的先决条件。 1994年,由薛贵笙任顾问、 上海文物商店已故副经理钱振宗任主编的大型文物资料书《清代瓷器赏鉴》出版。《赏鉴》所选瓷器除上海博物馆所藏之外,绝大部分为上海文物商店所藏,不仅有为数众多的官窑珍品,更有不少民窑佳作,具有相当高的欣赏、鉴别与研究价值。 《清代瓷器赏鉴》 钱振宗主编 除了古陶瓷,薛贵笙对玉器也非常有研究。 1996年,他主编出版了《中国玉器赏鉴》这本书。全书分“欣赏篇”,计收入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各类玉器700余件,有的加配局部,各配有导读文字,可以给读者且鉴且赏;“鉴辨篇”是专门鉴别真伪的,计收入仿古、改件、沁色等器物图片200余幅;“资料篇”概述玉材、纹饰、术语诸项,图文并茂,使用的资料典型准确。该书涵盖面之广、收集之全面、解说鉴别之细,极为少见。 《中国玉器赏鉴》,薛贵笙,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00年之后,上海博物馆与上海文物商店联合创办了上海市敬华艺术品拍卖公司,在该公司的拍卖预展上,常见作为顾问的薛贵笙坐镇贵宾室,凡有熟悉的买家看到几件想买的瓷器吃不准年份,工作人员只要告诉他们,是薛老看过的,他们就会在第二天上拍卖现场举牌子了。 几十年来,作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薛贵笙经常到外省的文物商店浏览鉴定,凭着他的“ 火眼金睛” 发现了不少已准备出售的文物竟是稀世珍宝, 从而避免了国家资产的损失,这样的文物多达成百上千件。 他曾经在一般的瓷器中发现了南宋的六管瓶, 明万历青花虎爪尊,明正德青花黄盆等珍品。 他还不辞高龄,经常应港商之邀赴香港鉴定文物,在那里发现散失到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就协助上海博物馆把它们抢救回来。 北宋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资料图) 上海博物馆藏 “南薛北耿”,上海的薛贵笙与北京故宫的耿宝昌先生齐名,均为中国泰斗级瓷器鉴定大师。但是,言及自己的工作,薛贵笙说:"中国上下千年,没见过的文物多着呢!我自己开了近三十年的古玩店,解放后在国家文物商店工作了五十年,前后八十年,迄今不敢说一个"鉴"字,只能说略有心得而已。我认为鉴定古玩可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威。关键是要虚心学习,要多研究,不要浅尝辄止,要活到老学到老。” 为后代积德 薛贵笙解放后投身国家文物商店行列,并捐献许多国家一二级文物给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对国家文物艺术品的保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是国内外公认的文物鉴定专家。 薛贵笙捐赠的文物都是他几十年筛选下来的,其品级之高可以想见。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不把这些宝物留给子女时,他回答说:“古玩文物,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要知足常乐啊。何况我又不缺钱用,子女都不是搞这一行的,给了他们,反而害了他们。这种事我看得太多,经历也太多,捐献给国,也算我为后代积一点德吧。” 效卣,西周恭王器,薛贵笙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藏 他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那件青铜器西周恭王效卣,是1938年前后,他在广东路开店时购进的。此卣高24.3厘米,重3.65公斤,正面有68字铭文,记述着这样一段故事:孝王赠给公50朋货币,公又赠送给效20朋,效觉得这件事情很光荣,特意制作酒器卣表示纪念。当年,薛贵笙得到这件珍宝,顿时欣喜若狂,倾其所有购下了这件珍宝。此后数十年,薛贵笙都视“效卣”为掌上明珠,曾有许多人出高价欲得此宝,都不能使薛贵笙动心。 在薛贵笙捐赠品中还有一方田黄石章。田黄,素有“石中王”之称,其价值比黄金还昂贵,产于福建。田黄石质温嫩纯洁,细腻莹澈,色有“枇杷黄”、“桂花黄”、“熟粟黄”、“黄金黄”诸种,以“黄金黄”为最佳。平日所见田黄石以小块居多,重至斤者罕见。薛贵笙捐赠的这件田黄石,重一斤八两,呈黄金色,黄中泛白,俗称“金裹银”,为田黄石中之珍品。 在薛贵捐献的藏品中,还有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瓶、明万历青花人物碗等。他说: “ 知足者常乐。 在子女的支持下, 把宝物交给国家更放心。 我应当把稀世珍宝献给国家,只有国家强盛,人民富足了,文物才能代代相传。” 元白玉马上封侯《中国玉器赏鉴》曾录,北京东正2017年秋拍落槌价170,000元 上海滩眼力最好的人 薛贵笙身体一向较好,腰板直挺,满面红光,说话时中气十足。而且他说话很风趣,每说一件事情,似乎都在细细品味着。 他朋友很多,在聊到一些往事时,薛贵笙说:“耿宝昌和张永昌,我们年轻时就是好朋友,他们为人很规矩,也很谦虚。人生如浮梦,一下子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三人都已过了老朽之年。人年纪大了常常会怀念往事,我就很想念他们,不知我们三个今生是否还有机会见面了。” 耿宝昌(左)与薛贵笙(右) 耿宝昌先生和张永昌先生说到薛贵笙先生时都赞不绝口,“薛老的眼力,没话说。” 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青铜器鉴定专家马承源先生曾说:“我们上海有两位国宝级大家,学问最好的是顾廷龙,眼力最好的是薛贵笙。” 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刘东瑞先生说:“薛贵笙先生是旧时古玩行的行家,解放后任上海文物商店的经理,为国家抢救社会流散文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现在已95岁高龄,但眼力依然很好,”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员.玉器鉴定专家许勇翔先生也说:“薛贵笙先生是我们上海文博界珍贵的‘老古董’,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大家.” 2013年9月13日子夜,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南方陶瓷鉴定泰斗薛贵笙去世,享年101岁。 参考资料: 郑重《薛贵笙的眼力》 李飞《火眼金睛鉴瓷赏玉访文物鉴赏大家薛贵笙》 宓正明《火眼金睛识膺品薛贵笙先生谈陶瓷鉴别》 上海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