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文治画中的烟雨江南,如此迷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07:04: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4-16 08:27  
人间最美不过江南。
「宋文治是江南人,他热爱自己美丽的乡土,他所作的江南水乡特别迷人。」黄苗子先生曾在《宋文治画展小记》中如此写道。
宋文治善画江南。
于他,江南应有墨瓦白墙,杏花拥积,白水无痕,涯边数丛深树;或有青峦密聚,重林多氤,尽染浓淡,又定要湖低春山,清光隐显。

宋文治 1983年作 春雨江南
山间水际桃树花开,
嫣红秀润,春意盎然。
远眺水面,
平展如洗,渔舟点点,
好一片锦绣山河。

宋文治 1983 江南春晓
宋文治是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代表。
宋文治先生一生画过许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的山水画。他笔下的江南水乡柔美虚灵、清新隽秀。特别是他笔下的太湖,总带着丝竹的雅韵,充满着诗情画意。

宋文治 1988年作 家家处在花丛中
宋文治 江南春
他的笔下只有江南,那是清绝的江南,湖色山光,朝飞暮卷,雨丝风片,烟波扁船。
画者要胸有丘壑,那么宋文治的必然是半湖明水。因此,哪怕是站在风情万种的香港太平山上俯望,他的画卷上维多利亚湾也只是太湖的样子,恁般清丽而秀美,不带一点浮华气象;而险峻的三峡,多诡的黄山,在他的画笔下总是抹不去那一层温润与秀色;即使是晚年的泼彩变法,其恣肆的底子也依然是细腻温婉。
洞庭青草,更无风色,他的太湖是收敛凝绝的,神情清怡,空灵喜净,烟霭不生,其湖上,素鸟点点,小舰无依,潋然而静好。这个江南是有着色的,它依稀留有一些南朝的烟水,但竟然更多是唐代绝句和宋朝小词里的颜色,无处不在的水气丰盈,乌瓦上是刚刚雨霁的新亮。宋文治的江南气韵俱盛,崭新而有古意在。

宋文治 江南春意图

宋文治 江南新绿
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故而,气韵是品评和创作的最高标准之一。生于斯长于斯的宋文治,从幼年开始就一直被包裹在现实与艺术的双重的江南里,这个在太仓「同期」昆曲曲会里能扮《琴挑》的潘必正、被称为「小俞振飞」的才子,他的画中,融入了江南的「气韵」。南朝文人熏染久了江南烟水,才开始「气」「韵」兼胜,风骨与妩媚兼具,才逐渐褪去秦汉一味的强悍雄肆,这种基调由此绵延了十几个世纪而至于清代才渐趋柔弱。而宋文治却能在东西交汇的时代剧变中重标江南的气与韵。
深深浸染于江南旧时烟雨的宋文治,又际会于一个昂扬「革命」的新时代,其宽和随性而又严谨谦慎的个性,使他获得了一个很独特的身位:既一生好古习古,又一生胸怀时代;既能承前人之遗绪,又能立时代之浪尖。

宋文治 江南早春图
作为江南文士,敏而好古,精于鉴藏,使他能与古人气息相通;戏曲尤其是昆曲的颐养,使宋文治的江南并不有意于打动你的眼睛,却挽住了你的心。在当代这样十分追求创新与个性的时代,宋文治的艺术可以作为另一种方式来呈现出他的意义与价值。

宋文治 水乡三月

宋文治 太湖春色
宋文治用他的诚恳铺展着魂牵梦绕无边无际的江南。由此,他的画有了入眼即融的亲切,有了令人牵挂的余味。在他平易而朴素的手法之下流淌着的却是千年江南的烟水,那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深厚凝远。这样的状态,使他能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里,在时代与传统之间、在师长友人之间、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入悠游,虽孜孜而不倦,潜沉而有为。

宋文治 1987年 运河两岸春意浓

宋文治 1985年 洞庭新绿

宋文治 1985年 江南春晓

宋文治 1985年 江南新绿

宋文治 1985年作 江南春早

宋文治 1986年作 山村晴雪

☝ 宋文治 云壑流泉图

宋文治 家家处在花丛中

宋文治 1989年 江南春色图

宋文治 1991年作 江南三月

宋文治 1995年作 江南春色

宋文治 1997年作 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文治 1981年作 忆江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4-18 07:05:20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画高手中的高手,作品视觉广阔高远,新奇秀丽,中国绘画史上又一重量级要人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4-24 14:46:57 |只看该作者

宣传书画艺术,弘扬优秀文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4-25 14:32:02 |只看该作者

好帖,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20:37 , Processed in 0.00972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