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三位著名“土匪”,事迹被记在史册上,书法一个比一个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8 04:12: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8-03-07 00:43                                                                                                         2016年6月,新媒体文化作者“神秘侠客”曾经编发一篇文章,名叫——《土匪不可怕,就怕土匪会书法》,文章中,林林总总,罗列了近十位民国军阀,以及他们的书法……虽然文章极其粗糙,但基本立意有值得取的地方!

毕竟军阀就是军阀,土匪就是土匪。从基本定义上可以了解,“土匪”是以打家劫舍为生的地方武装,这“地方”应一般多局限在一个乡镇、一个县,像《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团伙,也算是典型的土匪团队。

相对而言,军阀的实力、和具有代表一方政府的能力,至少在一个市、省,都是一般的土匪团伙所不具备的。如果说,那些军阀人物都是土匪的话,那段历史可要重新认识了!
不过,说到以土匪身份起家,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的人物,民国确实不少。像张作霖、张宗昌以及陆荣廷,都是很不错的例子。虽然他们识字不多,没有接受系统的私塾教育,居然都有不错的书法,这样看起来就颇有点味道了。

经过近年来的宣传和熏陶,许多人都对张作霖怀有一种独特的情结,认为这位个性十足的“东北王”,品行都是值得赞扬的!不管历史细节如何,张作霖上了很短时间的私塾,文从沈梦认为,是真正的史实。
因为家庭贫苦,他又和二哥为父报仇,伤了人命。年纪轻轻,他就投身绿林,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匪”。阴差阳错,却被清朝地方官给招安了,渐渐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半生……

不管如何说,张作霖留下的书法还是十分有力度的,他的书法应是得过高人指点、又加上细心练习的结果。话说回来了,如果说晚年的张作霖还是土匪,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
与此同时,另一位民国军阀张宗昌,简直可以说臭名昭著了,他的头衔“混世魔王”也可谓是盖棺定论的大帽子了。

但这位人士,还是很值得一说的。生于山东的他,十几岁就跑到东北去打零工:给地主放过牧,当过筑路工人,还擅长射猎。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身在国外的张宗昌拉了一批人,开始浑水摸鱼,不想,他最后还混到“山东王”的地位!
虽然政治能力有限,但他在众多军阀中摇尾乞怜,好歹曾横行一方!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多少文化,竟写了一本诗集;姨太太有二十几个,他许多都叫不上名字;他书法没练过几天,居然还有几幅不错的字流传了下来……

这些,综合起来,确实是一个“奇人”!
相对而言,这名列第三位的“广西王”陆荣廷,名气是最小的吧。事实上,他的书法,是最为精湛的。
刚出生,仅仅两岁,父亲就因为和村民结怨,被诬陷、殴打致死。母亲只好改嫁。仅仅十岁,母亲病死了!
陆荣廷的生活坎坷可想而知。

20多岁,他打死了法国传教士的一条狗,只好躲在一村子,靠撑船为生。又受不了人欺负,只好上山为匪……不想这也成了他投降清军,最终作大的资本!
按说陆荣廷没有多少文化基础,他的书法不可能特别好,但是流传下来的几张作品让人大开眼界:

第一张行云流水,风骨傲然,似文士作品!
第二章刻于某岳飞庙中,全文为《谒鄂王墓感赋》。

端庄大度的楷体书法,令人观之心驰神往,对创作者和岳飞油然升起崇敬之心!
从几位曾经当过“土匪”的民国名人手迹中可以看到,好的书法和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关系很大,当然和人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密不可分。
“土匪”未必不能写出好字,写好字的未必不是“土匪”,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力,只在于你会不会发挥出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9 06:22 , Processed in 0.00873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