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除了“三苏”,诗词史上,还有哪位诗人,才华与父亲齐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4 23:48: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除了“三苏”,诗词史上,还有哪位诗人,才华与父亲齐名?                                                       

2019-05-14 17:20                    
                  

说到与父亲齐名的诗人,除了三苏,另一位,不得不提晏几道。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他天资卓越,深得其父喜爱,他的才华更是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他的词风情挚深婉,其作品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回忆的描写。
通过对个人遭遇、悲欢离合的抒写,笔调凄婉动人。特别是在言情词上,要优于其父。这是由于他们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不同,所以他的词作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比晏殊词深刻得多。

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枫林转红,黄花落地,又到了今年的晚秋时节,这让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却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我该往哪里寄书信呢?我越想越伤心,站在窗边泪流不止,眼泪滴到了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回忆之前生活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色了。诗人写的是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怀远而思念,思念而泪流不止。写信更是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仿佛这泪不是滴在了纸上,而是滴在了心中。

宋·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桃树吐出了小小的嫩叶,这静寂的深院啊,终日都没有人到来。淡淡的虹日撒下了飘融煦光,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偶尔传出的三两声莺鸣,划破了深院的沉寂。她雪白的肌肤飘溢出浓浓的芳香,属旁浅糟色的妆晕消褪了,只有枕头上枝梢叠压的绣花,依旧娇艳美丽。春日撩起的浓重闲愁,使挖瞧起后也无心梳妆,仍独自痴痴地寻思看清晨温孽的残梦。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妇人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和愁苦。外界是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春景图,深院里却是“无人到”的冷冷清清的寂然无声的境界,百无聊赖的环境下,只有吹熄红烛,放下帐帷,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才能进入梦乡。

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此词是词人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裙子上沾满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那活泼唯美的情态给我词人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次是七夕,我俩在穿针楼上重逢,只见你靓妆照人,眉际沁出翠黛,羞得粉脸生出娇红,我们两个人已是生情意,却道得空灵。不料华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晏几道的诗,为我们深刻揭露了悲欢离合之痛。人生在世,实在有许多需要珍惜的人,希望大家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想到去珍惜。愿你所爱之人,往后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
读者们,关于晏几道,你怎么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06:27 , Processed in 0.0071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