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完《红楼梦》,才知道什么是「吃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02:16: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读完《红楼梦》,才知道什么是「吃货」                                                         2019-08-05 22:32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十点书店(sdibooks)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思想内容复杂而丰厚,文化沉淀更是深邃,被誉为小说中的百科全书。

清代学者王希廉曾评价其道:

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世尺牍,爱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迹,说书笑话,无不精善;

技世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营养禽鱼,针针黹烹调,巨细无遗。……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可谓才大如海,岂是别部小说所能望其项背。

其中,最为精彩的便是饮食文化。

所谓 「民以食为天」,美好吃食的描写在红楼梦中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笔。

大到荤腥羹汤,小到时令小菜,茶水甜点,无一不透露着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的精细与阔绰,以及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食之精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精,可谓是我国饮食文化内在品质的高度概括,在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从最初的选料、中期的烹调、配伍到最后的食用环节无不透露着「精」。

曹雪芹笔下的宁、荣二府的餐饮宴飨更是精致入微。

就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茄鲞来说吧。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凤姐给刘姥姥夹了份茄鲞。然而这道茄子菜,硬是让吃了一辈子茄子的刘姥姥「没吃出个茄子味儿来」。

在刘姥姥的询问之下,凤姐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剥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 鸡油炸,再用鸡脯子肉弄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放,外加糟油一样,盛在陶罐子里封严,要吃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

只是一道素食的制作,工序之复杂,配料之精细,营养之均衡,精致程度可见一斑了。

除了食物制作的精致,食用对象的区分也是精细入微。

书中曾写到贾母日常所食的红稻米粥只赠予了凤姐半碗,即便只是剩粥,亦可见凤姐在贾母心中的地位。

还有宝玉为晴雯留的豆腐皮包子,为袭人留下的奶酪,也将二人与普通仆人区分一二。

食之美

所谓美,即让人赏心悦目,各处感官都得以通达。

而饮食之美一来表现在口味,一来表现为制作和装盘。《红楼梦》中饮食之美味自是不由分说,制作装裱之精美更是令人叹服,值得细细品味。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众人前去探望,问询他想要吃些什么,他便说到了小荷叶莲蓬汤。

汤的滋味如何不得而知,只是从凤姐的只言片语中大可推测其口感偏为硬朗,较磨牙,但汤的制作之复杂却可从薛姨妈的感叹和凤姐的抢话中略知一二。

薛姨妈说:「你们府里真是想得周到,连喝个汤都这么讲究。」可是宝贝孙子想吃,贾母一叠声就让人做去。

凤姐赶忙说:老祖宗别忙,我得想想这些汤模子都放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小荷叶莲蓬汤并非荷叶莲蓬熬制成的汤,而是指用银打造成刻有荷花、莲蓬、菊花等造型的模具,再将揉好的面放进去,压出花的形状,配上鸡汤熬煮汤品。

因着和面的水里加了荷叶,便使得汤汁多了几分荷香,口感上也更加的清甜爽朗。

光是这银制的模具便独占一美,更何况这繁复手续下的汤品,更是美不胜收。

食之情

  

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吃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生理需求,更多的还是情感联络的方式和一种重要的社交行为。

《红楼梦》中多次描写到形形色色的各类宴会,而「吃以传情」也在这些宴会中得以体现。

如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写的便是贾府在秋日时节一同吃蟹赏菊,泼墨吟诗的场景。

暗香浮动,蟹肥味美,觥筹交错间,斐然成章。以食物为媒介的社交活动,将美食、美景、美人、美文巧妙结合,看来赏心悦目,令人不禁拍案。

再如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贾宝玉、史湘云等人在芦雪庵吃鹿肉,联诗的场景,一方面是众姐妹的情感联络,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联诗前夕的「庚寅之劫」。

按照曹雪芹惯用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芦雪庵」意味「虏血广」,指的是清兵攻破广州城后,对死守广州的居民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的历史事件。

曹雪芹为表达对于清兵的痛恨,哀悼战争中的死难者,便有了吃鹿肉的情节,同时也与岳飞《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遥相呼应,并借黛玉留下悲愤之泪。

食之礼

中国是个讲究礼仪的国度,早在《礼记·礼运》中就曾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饮食文化中的礼,是一种秩序和规范。平常生活中落座顺序,位置,筷子的摆放,盛饭的对象等等,无一不体现着「礼」。

《红楼梦》中更是在细节处表现了当时代的饮食之礼,除开封建传统的礼教束缚之外,其中一些对待长辈、同辈的礼数却也沿袭至今。

如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贾母邀请黛玉一同用膳时,在座位的选择上,黛玉迟迟不坐,直到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做」的时候,黛玉方才告了座。

还有第四十一回,妙玉在栊翠庵请贾母、黛玉一行人吃茶时候,所用的杯盏也是讲究无比,对应着各人的身份和性格。

如贾母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里装着产自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的官窑——成窑的五彩小盏盅,可见贾母地位尊崇。

除了上述的一些例子,《红楼梦》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好吃食,俨然一本养生美食大全,读来甚是有味。

《红楼们》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将大量的笔墨聚焦饮食,揭露其精、美、情、礼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折射出社会百态。

在阅读中感受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与融合的同时,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

食在中国,美哉中国。

《红楼梦》中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什么?

(公布时间 8月7日)

参考文献:

《红楼梦》,【清】曹雪芹著,高鹗续,人民文学出版社;

《精美 和谐 典雅——论〈红楼梦〉的饮食文化特征》,吴斧平,兰州大学学报,2005-7-28;

《试论〈红楼梦〉中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蔡郎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3-25;

《红楼梦中有哪些高雅的吃食?》,小甜甜的圈,百度;

《红楼梦里,芦雪广吃鹿肉,隐藏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小楼侃历史,百度百科;

撰文 | 小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7:00 , Processed in 0.0086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