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7年,一主编建议修改《沁园春·雪》中一个字,毛主席听后说: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21:0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57年,一主编建议修改《沁园春·雪》中一个字,毛主席听后说:好                                                         2023-03-05 19:4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首由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你一定很熟悉。这首《沁园春·雪》不仅是毛泽东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上学时期必备的名作。这首《沁园春·雪》诞生于20世纪的30年代,当时毛主席正在率领众多红军驰骋在黄河附近,纵使北国的气候严寒,也无法冰冻红军们内心的炙热。

惊世绝作,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当毛主席经过一处高地之时,眼前大好河山以及北国专属的白雪皑皑尽收眼底。这份雄浑壮丽的景象不得不让毛主席情不自禁地吟诗一首。或许连毛主席也不曾想过,当年随口而出的诗词竟然会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这首诗词可谓字字珠玑,每一言每一语都展现着毛主席不凡的文学造诣。或威风凛然,或气势磅礴,一幅北国雪景在毛泽东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

诗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用生动形象的言语描绘出了气吞山河的北国风光。诗词的下阕引用了古代英雄人物,将眼前的景象与往昔的叱咤风云人物相结合。

整首诗的意境澎湃而浪漫,情感荡气而畅然。柳亚子曾经对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赞叹不绝,并表示这首诗的艺术水平,或许连辛弃疾或苏轼等人都无法超越。

态度低调,行事严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这首词的版本并不是最初的那首,《沁园春·雪》中有一个字是经过修改以后才发表在期刊上的。而提出修改意见的这个人就是《诗刊》的主编,臧克家。

为了丰富《诗刊》的文学作品多样性,提升《诗刊》的知名度,当年的主编臧克家决定筛选一些他认为出色的诗词刊登在《诗刊》上。毛主席的那首《沁园春·雪》给臧克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臧克家很想让世人共同品赏这一首绝美的诗词。

按照编辑工作的规矩,要想刊登一个作品,就一定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因此臧克家满怀期待地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以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毛主席的回信。毛主席收到臧克家的信件以后,以十分亲切而严谨的态度回复了关于刊登《沁园春·雪》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

毛主席在信中明确地表示,老实说,他并不想将这首《诗》登在《诗刊》上。因为这首诗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其中用的文字和手法都是陈旧体式,如果现在突然刊登在《诗刊》上恐怕会引来谬传,甚至贻误青年。而且毛主席自认为这首诗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但如果《诗刊》真心地想要将这首《诗刊》登上去,那么不妨再仔细斟酌一下诗中的每个字,做到严谨细致,具体的修改方案由《诗刊》负责人定夺。

臧克家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以后十分高兴,并决定亲自到毛主席家中拜访。毛主席看到臧克家以及几位重要的编辑亲自到访后,十分热情地向他们问好打招呼,并且像和自家人说话一样自然的拿出烟卷的递给臧克家。

“腊”与“蜡”的抉择

但是臧克家并没有抽烟的习惯,微笑地拒绝了。毛主席也十分幽默地调侃臧克家说:“诗人不吸烟”?毛主席的亲切和幽默,惹得众人笑声不止。于是大家伙就在这样一个和谐友爱的气氛中,讨论起了关于《沁园春·雪》的修改意见。臧克家表示这首诗可以堪称是绝世名作,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的文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几乎无人能匹敌的地位,他绝对不会看着这首诗被隐藏。

但是他认为其中的“原驰腊象”中的腊如果改成蜡会有更好的效果。

为“腊”也可以理解为柬埔寨的大象,这样的话容易让一些读者对这句话的意思产生误解,明明描写的是北国风光,为什么会有柬埔寨的大象呢?而如果改成“蜡象”则可以更简单明了的与“银蛇”相对应。因为“蜡象”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白象。“白”与“银”正好互相匹配。

毛主席听了臧克家的分析以后,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毛主席轻拍臧克家的肩膀说:“好”,同时表示赞同臧克家的修改意见,就按照他所说的那样改。毛主席与臧克家的聊天越来越深入,因为二位都是志同道合的文学巨匠,讨论起诗词来,总有聊不完的话。

“腊”的真正用意

臧克家表示,有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诗刊》一定会十分抢手,可得印上5万本以上才能保证基本的供应需求,不能让那些真正想领略文学风骚的人“扑空”。负责刊印《诗刊》的工作人员听到了臧克家的内心所想以后,觉得这个老者十分可爱,真是时时刻刻为读者着想。

于是在臧克家主编的建议之下,原驰腊象中的“腊”最终被改成了“蜡”,我们所熟知的《沁园春·雪》就是经过修改以后的版本。但实际上,最开始的“腊”并不是错别字,而是毛主席有意而用之。

因为毛主席当时创作这首诗词的时候,正处于北方的寒冬腊月,想用此“腊”同时指大象和腊月。但是由于这个含义过于深奥,或许很多读者没办法一下子理解,为了防止造成谬误,在臧克家的建议之下,“腊”还是改成了“蜡”。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对于整首诗来说无论是“腊”还是“蜡”,都无法影响整篇诗的意境。但作为《沁园春·雪》的爱好者来说,了解最初的“腊”字用意,将会让读者更全面、更立体的去体会这首诗的深刻含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4:13 , Processed in 0.0077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