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哪些旅游景点是诗人的诗词成就的? 有哪些旅游景点是诗人的诗词成就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1:0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7-2-12 11:15 编辑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鸳鸯。  
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陆游的是《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看后回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看了让人扼腕叹息,后沈园也成为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

沈园中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三大区内,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
这些景点名字也是应了当年的悲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2-12 11:04:09 |只看该作者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没错,这首诗说的是位于金华,也就是当时的南宋陪都婺州的八咏楼。这楼相当的平淡无奇,但是李清照的这诗相当的霸气和潇洒,更堪是千古绝句。

很多时候,名人写景,写物,其实并不是说这景物真有多豪放多美,不过是借景抒情,释放心中的执念,哪怕只是平常的瓦房,杜甫都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2-12 11:07: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7-2-12 11:10 编辑

            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它们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但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数不胜数,例如北京天坛,赵州桥,苏州园林,这三楼在其中不算奇特,但因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而成为人们旅游观赏之境,在世人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滕王阁序》是我们高中语文课本的一个经典文章,笔力明快、风格清新、气势浩荡,王勃虽感觉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是心志坚定,不丧失自己的操守,抒发了自己“无路请缨”的感慨。整篇文章都让人喜欢,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成为描写景物的神来之笔,无限美好,流传千古,成就了滕王阁。

中国古诗词中描述黄鹤楼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崔灏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为开端,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黄鹤楼留下千古绝唱。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还有“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都为我们描述了黄鹤楼的场景,成就了黄鹤楼。

而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的岳阳楼,也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天下所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文一出,岳阳楼的形象不再仅仅是一个楼,更是一个心怀天下,忠君爱民的大臣的赤诚之心的象征。想到岳阳楼,我们就会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生敬佩。

当然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赤壁,江南水乡,我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2-12 11:12:38 |只看该作者
            1、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使寒山寺和枫桥名声大噪,最初去苏州时便是带着这首诗去的,想去听寒山寺的钟声,远眺京杭大运河的美景,着实有一番“身处尘世梦回唐”的感觉)

​2、庐山(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泰山(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西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青草湖(阴铿《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6、安徽省泾县陈村镇境内的桃花潭(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7、黄河(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另外,《西湖十景》中,更是一句一景: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观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7-2-12 11:14: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7-2-12 11:15 编辑

            “穿城三足三里远,绕廓居然一水通。”这是清朝、泰州诗人康发祥作的一首竹枝词,描述的是古代泰州州城双水绕城的美景,外有城河环抱,内有十字相交的中市河及玉带河,涓涓流淌。

不可思议的风景,都在最远的他乡和最幽深的心里。我们之所以要旅行,要离开温暖的家、离开表面的生活,只是为了去见识她们。你知道,那些美和壮丽只是为了等待你而一直存在,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值不值得?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7-2-12 11:17: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7-2-12 11:20 编辑

            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也是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但很多人知道它,其实只是因为毛泽东的一首词。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7-2-12 11:20: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7-2-12 11:22 编辑

            看了看大家的回答,大多都是古人,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我今天要举出一位近代的人来。
先上诗词吧。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10:21 , Processed in 0.0090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