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启功盛赞的国画大家,破解70年前一桩悬案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0:57: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被启功盛赞的国画大家,破解70年前一桩悬案                                         2018-12-23 09:00                                                   

  很多人家里可能都有一些祖传的老物件,也许是一本泛黄的纸页发脆的书,也许是一面不复光洁的镜子,也许是一个带锁的小木箱……它们就那样沉睡着,时间洗去了它们本来华丽的色彩,磨去了它们本有的棱角,你也许没想过它从哪来,经历了什么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老物件的故事,讲讲它牵涉到的一桩“悬案”。

70年的老物件——册页
1923年,国画大师吴文彬出生于北平,他幼年随家人居住在天津,抗战初期,举家返回北平故居,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北平艺专国画科。1948年,吴文彬到了台湾,在台湾继续研习工笔画艺术。他创立了“中华工笔画学会”,促进了两岸的艺术交流。
五年前,吴文彬离开人世。吴文彬的公子吴杰在整理满屋子的遗物时,找到了一本国画册页。所谓册页,就是把许多幅字画裱褙在一起,像一本书的样子。这本册页封面的木板已经断了,吴杰用树脂将它小心地粘起来。然而翻开册页,他却疑惑重重,对于册页的由来和归属,百思不得其解。

册页第一页
“册页的第一页是田世光先生的画,田先生是老爹的老师,北平艺专的老师,擅长工笔花鸟。重点是题字:癸未初冬、永康同学。第一,癸未年,不可能是2003年,应该是1943年。第二,永康同学,这是哪一位先生啊?”
“后来我明白了,这应该是永康先生的老师与同学(或是同好),大家画给永康先生留念的一本册页。这本册页的最后一页,就是我们家老爹画的。”
这本册页不知何故,被吴文彬先生带到了台湾,而吴杰决定为这本册页“寻亲”,物归原主。

册页最末页
吴杰先生在今年夏天带着这本册页回到父亲的故乡北京。他前前后后见了许多人,向他们请教这位永康先生究竟是谁,最后,他找到了刘松岩老先生。
九十高龄的刘松岩老先生道出了答案:续永康先生。
续永康先生已经去世了,因此吴杰先生将这本册页还给了他的女儿续清女士。
“送晚了送晚了,对不起。” 吴杰先生从书包里取出册页,双手送到续清手里,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续清女士也回应道:“谢谢,谢谢,谢谢你千里迢迢到北京,还把这个册页带过来,太感人了,这跨越海峡两岸的两代情谊,在当代也算是传奇了。”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破案”的关键人刘松岩先生。

刘松岩先生
刘松岩先生是吴文彬先生在北平艺专的同学,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除此之外,刘松岩先生还是国画大师溥松窗、吴镜汀、黄宾虹、田世光、白雪石等先生的入室弟子。
“笔墨如繁弦密节,丝丝入扣。信可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者。”
书画家启功先生曾如此称道他的山水画。
刘松岩先生的书画既深谙传统,又不拘泥于古法,用传统笔墨书写今人情怀。

刘松岩《角山长城》
刘松岩先生在艺术的分派上不固守任何一家,既不“南宗”,也非“北宗”,既不复古,也不前卫,他坚持“字无体,画无派”的路线。
“ 越学越觉得对于传统画作,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那种想要取消国画、走中西合璧的路子和那些想要取消汉字、走世界流行的拼音化道路一样,都应该慎行。文化艺术不同于科学技术,不是什么都能够与世界接轨。”
1988年退休后,刘松岩先生被北京老年大学聘为教师,次年被聘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及中国铁路老年大学教师。他结合自己的授课实践,出版了《如何临摹历代名家山水画》等十余种山水画的学习教材,对数以十万计的读者产生了影响。在授课之余,刘松岩先生坚持读书、习字、练画,时时保有热衷书画的初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5 14:25 , Processed in 0.0087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