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这溪水太奇怪竟然从东向西流,人生难道不也会如此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15:2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这溪水太奇怪竟然从东向西流,人生难道不也会如此吗?                                                         2019-03-16 08:02                                                   
                  

苏轼的宋词作品当中,大多表达出乐观向上的豁达人生感悟。人们都说一颗心很有胸怀,其实多数都是由于被委屈撑大了。对于苏轼来说也是如此:他的内心豁达,同样也是因为人生经历太过于坎坷。

坎坷的人生,总要有适时的人生态度相对,这样的人生经历让苏轼对于人生有了更新的看法。既然人生不太容易得到改变,既然人生的坎坷已经不可避免,为何不能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接受呢?就像人生虽然从青年变回老年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又有谁能够说人到老年以后就不能再想回少年时光?

乌台诗案的第二年,苏轼被贬来到了黄州。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人间冷暖,也感受到了人世坎坷。不过也让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在这一年,他来到了清泉寺,看到了寺院旁边的溪水,竟然是从东向西流的,顿时很有感慨,写下了这样一首经典的宋词: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宋词的题目就是《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在宋词的一开始有一段小序,“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交代了写作背景。苏轼来到清泉寺游玩,看到寺院旁边有一个小溪,名叫兰溪。兰溪的水流比较奇怪,不同于我们常识当中的从西向东流,这里的水,而是从东向西流的。

所以这也为词人后来说发出的感慨奠定了基础。在这首词的上片,还是在描绘当时词人所看到的景色。“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如今已经是暮春时分,词人看到山下的兰草正在溪水的浸泡中茁壮成长;因为刚下过雨,松林间的沙路被冲刷的非常干净。

傍晚时分,细雨潇潇。树林间飞过几只杜鹃鸟在那里鸣叫。单看上片还是能够感知词人内心的落寞心境的,毕竟“潇潇暮雨子规啼”所勾勒的意境明显是带有低沉的情感基调的。

不过在下片的时候词人的内心变得非常豁达。“谁道人生无再少?”又有谁能够说人生不能回到少年的时候?我们看这寺院旁边的流水,甚至都能从东向西流!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情呢?所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的时候再叹息时光的飞逝,而应该抓住这段时光,积极地去寻求生活的意义。

苏轼在这首宋词当中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有积极的生活姿态。这种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适应不同阶段的生活,也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世界当中寻求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03:42 , Processed in 0.0076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