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钱本无罪,为何大臣冒死拦御驾,告“钱”的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05:1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金钱本无罪,为何大臣冒死拦御驾,告“钱”的状                                                         2020-12-28 17:32                    
                          咸丰八年的二月初五,气势磅礴的皇家仪仗护卫队,正拥护着咸丰皇帝经过西直门外的广通寺,两旁跪满了迎接皇帝的老百姓。忽然一个大臣边喊边从人群中冲出,腰间还带着刀,护卫队立马拦下。此人丢下大刀,不顾护卫的阻拦,跪在地上大喊道:“求主子开恩,把大钱停止了吧!”大钱是当时流通的一种货币。钱又没有罪,此人告钱的状是为何?像这样的事情,仅在四个月内,就发生了不止三起。那都是因为,大钱使得本就不富裕的百姓,更加穷苦。这要从鸦片战争说起。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过后,中国的市场被打开,受到帝国主义的入侵,钱的形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当时钱有三种:一种是圆形方孔的铜钱;一种是银两;还有一种是政府发行的纸币。一两白银一般相当于1000文铜钱,但由于市场问题,这个比值会有一定的波动,但还是很稳定。但是到了咸丰年间,有两件事情改变了这一局面。

一是洪秀全高举义旗,响应者纷纷投奔,很快清政府的南方被太平天国占领,南方是清朝的钱粮之地,尤为重要;二是,西方列强借着太平天国起义的机会,以亚罗号事件为由,向清政府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一直觉得中国的市场还不够开放,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这样导致清政府陷入了困境。

内忧外患,咸丰无计可施,跑到了承德。这一来社会大乱,随之经济也混乱不堪。咸丰为了凑集军费,是抓破了脑袋。这时便有大臣出招,制造大钱。什么是大钱?就是面值较大的钱币。用当初只能铸造十几个小钱的铜,铸成一个大钱,然后在上面铸上“当百”“当五百”等字样,这样一来十几文钱,摇身一变,变成了百文甚至千文,但还有一种更可恨的方法。

由于铜的价值较高,加上当时清政府的铜资源缺乏,即使铸造大钱依然无法满足清政府的需求,于是便用铁或者铅这些价格低廉的金属铸造钱,清政府先制造一大批,然后发行出去给百姓使用。但是政府收税的时候,却不收大钱和铁钱、铅钱,就这样变相的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是无从找人说理。更厉害的还有,政府直接造纸币,以“大清宝钞”或者“户部官票”为名,一张就价值几十两银子,但却不给兑现,说白了就是以清政府的名义,开出的空头支票。百姓拒绝使用,商人罢市等现象频频出现。

根据统计计算,从1853年到1861年间,清政府总共铸造大钱约有八百二十六万两,如果在加上除去京城外,其他省铸造的大钱,会更多。清政府通过这种手段,疯狂地搜刮百姓,当时的百姓生活让人无法想象,到处可见饿死的人,其中不乏有婴儿。当时的穷苦百姓几乎什么都吃,无论是残羹剩饭还是腐烂发臭的食物,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他们对路边的死尸熟视无睹,也许路旁边的死猫死狗更值得他们注意。如此民不聊生的局面,自然有人会站出来。所以就发生了,拦御驾,告钱状的现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2:33 , Processed in 0.0071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