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洛神”背后的故事:文人心中的最美的仙女,爱而不得、只留遗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16:3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洛神”背后的故事:文人心中的最美的仙女,爱而不得、只留遗憾                                                         2020-12-14 11:47                    
                          

美丽的宓妃游于洛水之时,惊艳到了河伯,河伯设计将其溺于洛水,强霸了宓妃。宓妃的美貌同样让后羿(夏朝有穷国君)仰慕,从而激恼了河伯,制造水患为害一方。后羿气不过干脆射伤河伯,娶了宓妃。后来,后羿被封宗布神,而宓妃则被封为了洛神。

“洛神”之说,最初出现于屈原的《天问》,屈原的173个问题,从天到地、从古到今、从人到神。天帝派遣后羿,本意是“革孽夏民”,但为何“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这个神话故事源于何时,只能有一个大概的追溯,学者更为关注的是:洛神究竟是谁?

一说,她是上古神伏羲的小女儿;

一说,她其实是伏羲的妃子,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冠以“妃”名。

然而,民间的理解却是相当的接地气,洛神就是一个大美人啊。她在司马相如的笔下:“绝殊离俗,姣冶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上林赋》),她在张衡的文中:“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思玄赋》)

不过,在曹植看来,洛神还是那不可及的神,“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洛神话毕,就不见踪迹,曹植心中那个怅然啊,心神就此留在了洛水河畔,时不时想象一下何时可以再会。

有人说,曹植写洛神,实则是在述说对甄氏的仰慕。

那么,这是真的吗?

在唐朝大学者李善看来,这才是事实。李善注解《昭明文选》时,说了一个故事:

曹植有心娶甄氏,但是,曹操却是将她许给了曹丕。甄氏死后,曹植一日见曹丕,曹丕拿出了一只玉带金缕枕,说是甄氏的遗物,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封地路上途径洛水,晚上就梦见了甄氏,告知此枕是她从家中带来,现在送给了曹植。

李商隐在《无题》中,就是借此典故咏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据推测,《洛神赋》作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那时,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被杀,自己被贬为安乡侯。这些对决心“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曹植来说,无疑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其心情之抑郁与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曹植做《洛神赋》,此情绻缱,依恋徘徊,真的就是抒发对自己境遇的惆怅么?此刻做赋,写人神之恋,真能排遣那份苦闷么?

政治抱负在当时的曹植看来,就和洛神一样,遥不可及。他的设想,曾经是那么美好,只是他少了份雄略,以文人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最终,失去了问鼎宝座的机会。不能成为那个发号施令的人,又如何可以毫无障碍实施梦想呢?

各路学者都分析过,曹植和甄氏有无可能性。从年龄上来看,二者差十岁,不过,年龄不是问题,后来的明宪宗和万贵妃就是一个样本。问题在于曹丕、曹植的关系一直交恶,曹植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那为何,后人都选择相信他们确有其事呢?

从再嫁曹丕后,甄氏一事中窥探端倪。

这段故事,版本挺多,大意就是:曹氏父子攻打袁绍获胜后,曹丕抢先一步纳了甄氏,据说,曹操当时很是感慨一番,老子辛苦打仗,倒是便宜了儿子。于是,外界关于甄氏的说法越发八卦,就说曹操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图甄氏的美貌。

整个三国故事中,有关曹操爱美人的故事,就占了不少篇幅。甄氏是美,不然也不会受宠若干年,但是,让甄氏名闻十里八乡的是她的“贵相”。据说,相士刘良说她“贵不可言”,后来,也因此袁绍为自己的二儿子袁熙聘甄氏为妻。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军攻下邺城,甄氏被曹丕纳入后院,生下一儿一女。当然,甄氏除了美,还极有才华,而曹植更是才华横溢之人,怎么看都符合才子佳人的组合。不过,曹植见到甄氏时应该才13岁,难道那时就情根深种,多年后终于迸发?

曹氏父子之间的故事本就让人嚼舌,尤其是在《世说新语》里,清楚写着曹操说了一句话“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她。”她就是甄氏。

若这就是真相,那么,曹操真的是图甄氏的貌么?

甄氏出身世家,袁绍选择她做自己儿媳,其实,就是看中了她背后那强大的娘家背景。曹操同意曹丕纳甄氏,出发点应该还是为了自己对北方的统治。只是在民间看来,美貌、才情才是男子最介意的。

甄氏后来的下场据说很惨,死后还是她的儿子曹叡追封她为文昭甄皇后。甄氏得宠一时,却因谗言而卒。有一种说法,郭贵嫔进谗言,说曹叡非曹丕的骨肉,而是袁氏后人。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是留在冀州侍奉的婆婆。

黄初二年六月(公元221年),曹丕遣使者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总的来说,这件宫闱隐秘之事的真相隐藏在诸多谜团中难以窥破,魏朝开国之初居然容不下一个妇人,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实在离奇不已,读史的人不能不推寻原因。

其实,甄氏后来失宠,一方面是曹魏的地位已经稳固,另一方面就是真的老了。她比曹丕还大五岁,若是曹丕真的是那么喜欢她,怎会舍得在她死后以发遮面以糠塞嘴呢?所以说,她和曹氏父子之间,纠结更多的还是政治利益罢了。

参考资料:

【《汉书音义》、《世说新语》、《洛神赋》、《天问》、《魏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2:25 , Processed in 0.0071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