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殿英盗了清东陵,其实也把民国一些人送进了墓坑,可谓一石二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6 06:30: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路生的历史空间
2018-02-07 14:18:24

提示:孙殿英盗的是清东陵,是针对死人的,但也把另一些人(活人)送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他能把自己洗白就是很好的说明,很有另一种掘墓的意味。这虽被人很少说起过,但从古至今,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像孙殿英那样因为盗陵成名且安然无事的。因此,在那个时代,孙殿英的行径真可谓一石二鸟。
盗墓的故事总伴随着一些鬼吹灯的故事,在孙殿英炸药轰隆隆如雷的盗墓故事里当然也有诸如此类的记述,但那都不可信。可信的应该是人们对这件事理性的分析和认知。而孙殿英本人对此的辩白更有些贼喊捉贼并且成功了的意味。

不可信的

不可信的1是:乾隆的棺材不可能漂起来堵住门。

乾隆的裕陵一直出水,因为这水就有了一些人所说的“漂棺之谜”,即乾隆的棺材被这水“托”了起来,一直“托”到了第四道石门前。孙殿英他们当年在这里受阻,只好用炸药。这就是清东陵盗宝案中的“鬼堵门”。
然而,其可信度产不高,原因是:裕陵地宫里的每具棺椁的四角,各有一块重达数百斤的龙山石,将棺椁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细,头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长方形眼中,向旁边相通的方眼一推,由于这个方眼口小下大,龙山石便被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上面凿有纵向和横向的通槽。椁的竖向边棱被卡在龙山石的纵向槽内,椁底部伸出的横向边棱被龙山石横向的槽卡压,这样棺椁既不能升起,又不能前后、左右移动。水的浮力不可能有如此巨大。
另外是,孙殿英他们炸开第四道石门后用抽水机抽了一夜,才将里面的水基本抽干。这就是说乾隆的地宫里确实有不少的水,而水能让乾隆的棺材“顶”住门,同样也能让乾隆的棺材移开。虽然地宫的水是死水,但也不可能把乾隆的棺材死死地“钉”在门口。所以,这不可信。

不可信的2是:根本不可能有1具女尸栩栩如生。
东陵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耆龄等人进行善后处理。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女尸。参与清理重殓的清室遗臣在东陵期间所写的日记中,都曾提到此事。据这些宗室遗臣判断,此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卒年49岁。裕陵地宫中的6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龄小的,也有比她岁数大的。为什么其他5人都成了一堆乱骨,唯独她却尸体完整,没有腐烂,面目如生?慈禧的遗体说至今无法解释。
但是,这也不可信。为什么?首先是不管是谁的尸体都应该有棺椁,而破开棺椁让尸体出来的只有孙殿英他们,尸体不可能自己“走出”棺椁。清代棺木有两层,分为外椁内棺。据当时参与盗墓的一位匪兵回忆,孙殿英他们一般是将外椁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但怕用刀斧劈砍损伤棺内宝物,进而严令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孙殿英他们绝对不会在撬开内棺后放过一个“活人”的,因为那里才是安放宝贝的地方。

再让我们看看慈禧的遗体:溥仪们是在地宫的西北角找到上身赤裸的慈禧遗体的,遗体被压在一块木板下,头朝北,脚朝南,遗体趴在地上,左手被反扭过来搭在后背上,下身穿着一条颜色模糊的裤子,一只脚穿着一只白绫袜子,另一只脚光着脚板。溥仪们小心翼翼把慈禧翻过来,抬到准备好的黄缎被上,只见慈禧浑身发霉,长满了长约一寸的白毛,两眼无珠,嘴巴被撕裂,面相惨不忍睹。
慈禧为什么会成样呢?孙殿英他们得扒了她的衣服找宝,不可能让她的身上还留存宝物的。所以,她被扒光了,嘴巴也被撕开了。“当时将棺盖揭开,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纳入衣袋中。随后,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孙殿英他们会将孝仪皇后从棺材里弄出来,还让其非常体面的栩栩如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可信的
可信的1:孙殿英最终成了没事人。
当年,孙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大哗,但有人竟为他指点迷津,进行庇荫:“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
因此,孙殿英拿着他从前朝墓坑里得到的一些宝贝,将它们送给了当时一些权贵,自己最终变成一个没事儿人。据说,孙殿英将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送给了一位高官夫人,而这位高官夫人竟将夜明珠钉在舞鞋上,以求在舞场上的华贵。而另一些没有得到“宝物”的人,纷纷打来电话索要,孙殿英对此心领神会。
孙殿英说:“某某姐妹收到我的宝物,引起了某某夫妇的眼红。接到某某电话后,我选了两串朝靴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这些应该都是真的、可信的。

可信的2:被盗文物今均下落不明。
1928年天津的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让人们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东陵珍宝的悲惨命运:天津海关一次查获古玩珍宝35箱,经查明,此物是北平吉贞宦古玩铺长张月岩托运出口运往法国的……当时这方面的报道还有很多……不管那些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被毁坏,或被走私海外,但至今都下落不明。这些也应该都是真实的、可信的。


说明了啥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觉得有两件事不能干,干了就意味着缺德:一是进寡妇门;二是刨祖宗坟。但并不是所有的刨过祖宗坟的人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人们甚至会在某些时候对此行径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比如,当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在军中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这属于不得已而为之,而曹操如今仍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三国中曹魏政权奠基人的的身份,居于我们的史书中。孙殿英身为军人,因盗清陵一举成名,并将自己洗白之事,旷古绝今,翻遍史书,仅此一人而已。这连同他最终为自己辩白的盗墓是为了报仇,为了对得起祖宗,为了对得起大汉同胞……为了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在一起,实际上说明的只有一个问题——他盗了的是清东陵,其实也把另一些人送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很有另一种掘墓的意味。

结语

孙殿英掘墓盗宝被发现后,满人哗然。部分旗人团体,以及逊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的溥仪等满人都纷纷上告,要求严惩。此事一时轰动全国。然而,上告归上告,轰动很快便平息,孙殿英坦然自若。诗人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盗墓在孙殿英那里成了盗墓者的保护神。因此,溥仪派人前去善后时也就只能痛哭流涕了——当他们收不齐乾隆的尸骨,当他们看到慈禧的遗体赤裸着被压在一块木板下,做梦也不会想到“祖辈”在极乐世界里“混”成这幅惨不忍睹、连个乞丐都不如的模样,也便只能编造出我们上面说到的那些“不可信的”的故事了——这个世界,当孙殿英们的强盗逻辑成立,溥仪们想象或者意淫也便会有其市场。(文/路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9:03 , Processed in 0.00750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