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翠玉白菜”虫须断裂,台北故宫却给出这样的解释……你接受吗? 2019-11-08 12:53
![]()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 我们熟知的那颗—— 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其实如今已不是它完美的模样。 它菜叶上两虫之一螽斯头顶上的触须, 不知何时,断了一根… ![]()
这件事首次曝光是在2007年, 因为这事, 当时台北故宫整个都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人们纷纷“要求”台北故宫, 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何国宝,会平白受此损伤。 ![]()
翠玉白菜,也称翡翠白菜, 是清朝光绪帝妃子瑾妃的陪嫁之物, 说起这个,还有一段故事: 当时,与瑾妃一同嫁给光绪帝的, 还有她的亲姐妹——珍妃, 两人都是当时户部侍郎长叙之女, 被垂帘听政的慈禧选中而入宫。 ![]()
传说,当时翠玉白菜, 其实是作为珍妃的陪嫁物, 翠玉白菜作为陪嫁物, 寓意十分美好, 既有发财守财之意, 又象征主人高风亮节、洁身自好, 而白菜上的螽斯, 还寓意着多子多孙, 就连当时皇宫内廷, 都专门有一道“螽斯门”, 意在企盼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 也因此, 同为姐妹的瑾妃, 有些不满, 凭什么都是姐妹, 嫁的也是同一人, 你就陪嫁翠玉白菜, 而我只是些金银财宝… ![]()
传说不满的瑾妃在家里闹腾了一阵, 然后,珍妃便将翠玉白菜让给了她。 也许,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一让, 两人的结局自此大不相同。 入宫后, 珍妃因抢了慈禧侄女- 也就是当时光绪皇后隆裕的风光, 而开罪了慈禧, 因此先是被降为贵人, 后又在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城下之际被逼投井自尽。 ![]()
而瑾妃, 虽一生未得大宠爱, 却好歹平平安安, 最后, 在风云诡谲的后宫, 熬过几代帝王, 以太妃身份得以善终。 ![]()
瑾妃去世后, 翠玉白菜先是珍藏于其生时寝宫-永和宫内, 后1933年1月山海关失陷后, 被运往上海, 并就此, 开启了一段辗转“南迁路” ![]()
1933年,翠玉白菜及其余许多故宫文物, 被分批运往上海。 1月31日山海关失陷, 2月5日第一批2118箱文物便紧急从神武门起运, 至5月15日, 共书画9000余幅、瓷器7000余件、 铜器2600余件、文献3773箱, 玉器、其他珍宝无数,被分5批运离北京故宫。 ![]()
1936年, 存于上海的故宫文物再次分5批被运至南京新库房, 可是不多久,七七事变发生, 这些文物又被紧急运往四川, 分别存于四川巴县、峨嵋县、乐山县, 这一存,便是10年。 直至1946年, 巴县、峨嵋、乐山三处的文物才再聚重庆, 并于1947年运回南京。 1948年底至1949年,它们中的2972箱, 又被运至台湾,保存在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
2007年媒体曝光翠玉白菜上螽斯触须断裂后, 有人便猜测,是不是在当年的“南迁”中造成, 不过,经查当年文物迁台时工作人员的手稿记录, 并没有提到翠玉白菜那时有损伤。 虽然并不能就此排除这个可能, 但至少,这个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 随后,有人开始猜测, 是否是2003年那次外借展出导致的破损。 ![]()
2003年12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在“南北文化平权”的政策下, 台北故宫一百多件宝物被选中外借到高雄市展览三个月, 其中就包括翠玉白菜, 当时这次外借,就引起过很大争议, 所以当爆出翠玉白菜受损, 人们为宝物抱屈的情绪被再次点燃。 ![]()
不过对此,台北故宫方面坚决否认, 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长嵇若昕被媒体询问时, 坦承翠玉白菜确遭毁损, 但不是南下高雄借展时毁损, 而是40年前即已毁损, 并拿出台北故宫1966年的《故宫周刊》、 1995年5月的杂志拍的照片都显示旧伤早已存在。 但是如何造成的,原因不明。 ![]()
当然,对这样的解释, 很多人并不接受, 因为它并没有解决人们的疑惑, 翠玉白菜究竟是因什么原因而受损的, 大家当然不是想追究谁的责任, 只是希望,今后,这样的文物受损能得到避免, 文物,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对于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受损的解释, 你,又是否接受,并如何看呢? 欢迎留言讨论…… 图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