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器物溯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2:02: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6-9-14 15:20 编辑

                                           《古代器物溯源》   
                                                               


《古代器物溯源》


宋兆麟/商务印书馆/2014-11



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四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日用品、生活工具,他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学术性高,可读性强。
前言:半月形文化带
有不少人问我:“你是辽河边长大的人,怎么对西南民族文化锲而不舍?”这话说得对,但不全面,东北、内蒙古文化我也搞呀,曾出版过《最后的捕猎者》一书。而从北方到西南的半月形文化带,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细想起来,也有一定理由。
我来自农村,种地看病是农村的大事,所以原来想学农业或医药,当时农医属于第二类,我也是这么准备的。高考体检检查出事了,宣布我是红绿色弱,这等于打了我一闷棍,欲攻农医的愿望破灭了。老师曾建议我学数学,但缺乏兴趣,而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分专业时,受尹达先生指点,他说:“色弱不要学石窟寺和艺术考古,其他考古没问题,特别是史前考古。”说明分到考古专业,这种专业选择是身体使然,自己没话可说。
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我被分配到陈列部从事史前社会研究和设计。实践中发现出土文物较少,难以复原史前社会,尤其是社会组织、家庭婚姻、民间信仰、文化艺术难以体现,使自己陷入瓶颈。怎么办呢?有些老学者有一种想法,史前研究不仅要依靠考古资料,也应大量利用民族学资料,以“活化石”追寻“死化石”。这一提法很好,可惜首倡者无暇实践,只有落到我们的肩上了,时代也允许我们去实践。作为史前的“活化石”在哪里呢?主要在我国西南,还有东北和内蒙古,这是一个半月形文化带。
经过多年的民族考古调查得知,在上述文化带中以西南地区最为重要。当地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母系制、父权制、奴隶制、农奴制,是一座天然的民族博物馆,其中的生产形态、手工工艺、衣食住行、文化艺术、民间信仰不仅各有特色,还有有机的联系,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彝藏走廊”。更为重要的是,这条文化带北端并没到甘、青停止,它又外延了,包括宁夏、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正好呈半月形,几乎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其间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匈奴的崛起,鲜卑西迁,五胡十六国,吐蕃强盛,辽金南进,西夏立国,蒙古挺进中原,满族统治全国。这都是中国历史的大事,对中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这是我钟爱西南,并在当地寻找历史变迁的原因。
1996 年我曾带领冯利和两位韩国博士洪喜、申明淑去凉山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曾提出:“这里的文化跟我们的文化很接近。”这话很有意义,他们来自朝鲜半岛,能发出如此肺腑之言,见景生情,有其历史原因。我当时回答说:“是的,从朝鲜半岛,经过中国东北、北方、西北又转向西南,有一条文化带,有不少相近文化,这是应该梳理的。”他们表示赞同。
我国半月形文化带,有什么共性呢?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农牧业交错带。在半月形文化带内基本为农业区,外则为游牧区,两种经济类型则在半月形文化带接触、碰撞和交流,总的变化趋势是农业文化扩大,游牧业缩小,甚至被汉化。尽管彝族已经由牧改农,但在过春节时还要外出牧羊,耳苏人在《送魂经》中也把亡灵送到祖居地牧羊去,这是对古代曾从事游牧经济的回忆。
二、独有的手工工艺。这里的手工业比较丰富,呈多样化,既有农业的制陶、纺织,也有游牧民族的擀毡、毛纺、木作、树皮制作等。牧民使用陶、瓷器,并在陶瓮、瓷碗外还加一个碗套、瓮罩,防止在行旅或牧放中损坏。彝族从汉族地区学会木胎漆器,但他们的鹰足杯、牛足杯,却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肉乳在饮食中占有突出地位。内蒙古猎人食肉衣皮,其他蒙古人亦然,奶酪极为重要,马奶酒也很出名,西北民族普遍重视肉食,西南民族也重视肉食,制作猪膘,流行酥油茶、酥油,彝族实行吃“砣砣肉”。这些民族重肉食,善饮奶,食物油腻性强,必以茶解之,因此不能一日无茶,苦茶、奶茶是重要的饮食内容,当地的茶马贸易正是两种经济区的交流方式。
四、特有的交通工具。这里的交通工具无所不备,有农业的车、船,还有山区的筏子、马帮、牛帮,牧区的皮船和勒勒车。交通工具的多样性是其最大特点。从西北到西南普遍使用羊皮筏子,西藏则流行牛皮船,还有牛皮船舞。半月形文化带的马帮、牛帮运输也驰名中外。
五、突出的民间信仰。在半月形文化带有突出的信仰,早期普遍信仰萨满教,至今在北方十多个民族中还信奉萨满教,西南民族也有不少萨满信仰内容,其特点是神灵附体、多神性,信仰对象多自然现象。后来发展为藏传佛教,从内蒙古到西南,以及西藏地区是藏传佛教的中心地区,留下许多珍贵的佛像、唐卡、寺院、玛尼堆等,至今崇拜不衰。
六、天神和石崇拜流行。当地有不少特殊的崇拜对象,有两点特别明显:一是天神。当地地势高,寒气重,气候比较寒冷,生活条件艰苦,对大自然赐予的太阳、温暖极其渴望,且不解其意,从而发生崇拜仪式,如满族的天坛、纳西族的祭天场就是典型例证。二是石崇拜。朝鲜半岛、辽东的石棚,内蒙古的敖包,新疆的鹿石,甘、青、川、滇的玛尼堆,都是石崇拜的反映。
七、魂归故里。藏传佛教讲究来世,人死以天葬、水葬送终,但是半月形文化对祖先崇拜并没有消失,他们还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祭祖仪式。土葬比例也不断扩大。在丧葬仪式中,对遗体要装殓火葬或土葬,对灵魂则要送回祖居地,或西北,或北方和东北,这是魂归故里的反映。像彝族、某些藏族、普米族的《送魂经》就是重要证据。这条送魂路线,正是他们从北方或西北南下的迁徙路线。
类似例子还可举出一些,在半月形文化带为什么有那么多文化共性呢?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尽管在半月形文化带生活着许多民族,民族风情、语言各异,但他们在经济上基本是半农半牧,在一定程度上逐水草而居,在族源上也有一定联系,因此反映在文化上也有不少共同或相似点。这是半月形文化带所独有的。
上述文化共性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不是偶然的。
首先是两种经济文化区的交流。在地理版图上有不同的经济类型,在半月形文化带外侧基本为游牧经济,在内侧则为农业经济,其中又分两种类型:南方为稻作农业,北方为粟作农业。两种文化带并不是孤立的,早就有接触,有些牧民从农,在半月形地带往来,有些农民也迁往半月形地区,继续农耕,也吸收不少游牧文化,如重牲畜,关注皮毛加工等。经过年深日久,在半月形文化带就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即农牧融合的生活特点。他们向外缘发展吗?天气严寒,退回牧区,这已不可能,显然半月形地带较牧区为佳,而且有些地段受沙漠阻拦,反不如在半月形文化带内移动、迁徙,这是半月形地带居民流向的特点。
与此同时,向内线农业发展吗?也不可能,因为农业经济比较稳定、进步,以游牧取代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当然,在东北和北方有些原始民族在原始社会晚期和文明时代初期,军事民主制发达,曾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闪电式的骑兵,称雄于北方,如匈奴;有些则迁进中原,建立政权,如辽、金、元;其中的蒙古大军还挺进欧洲,强大无比。但是他们打天下易,巩固政权难。他们在中原的统治历史不过百年,一个强悍的骑马民族,经过两三代的历史,就为农业文明所吞食。
也就是说,蒙古民族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打败腐败的南宋政权,占领中原,统治中国,但是他们不得不放弃中原不适应的游牧方式,接受稳定的农业经济和先进的文化,久而久之,自己也被农业文明所同化了,只有在原住地生活的蒙古牧民还保持着祖业——游牧生活。至于金和清朝虽然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由于自己已有农业文化基础,且受汉族影响由来已久,其被汉化也很快。
其次是半月形文化带移动性强。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是稳定的,要依着于土地,农作物也有季节性生长过程,所以农业民族都“重土难迁”。而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也善于迁徙,但它受地理条件限制:必须有水草才能迁徙。半月形文化带较农业文化区更善于流动,但不受水草限制,它只要有土地就能移动。当受到某种政治压力后,更增强了上述迁徙特点。回忆我国历史,共发生了几次大的迁徙:
第一次是商周时期,中央出现了强大政权,并且对周边有所开拓,北方和西北诸民族受到压力,向西北、西南迁徙,其中氐羌就是被攻击的重要对象。
第二次是秦汉时期,北方匈奴一度强大,与汉朝多次较量,除有一支向漠北逃窜外,有些向西、向西南转移,氐羌也不断南下,汉代的牦牛羌、白狼羌就是重要的南下支系。三国末北方民族又重整旗鼓,纷纷南进,或者西迁,出现五胡十六国,他们大部分是在半月形文化带发生的。
第三次是隋唐时期,由于唐帝国强大,突厥西迁,吐谷浑名存实亡,氐羌继续南下,只有偏远地区出现了地方政权,如渤海、南诏、吐蕃等。与此同时,西方的胡人大量东渐,不断融入中土。上述事件基本是在半月形文化带发生的。
第四次是辽宋金元时期,在其前期,北方民族崛起,契丹、女真还挺进中原,先后建立政权,党项族也在西北建立西夏。当时藏族四分五裂,没有强大的统一政权。不久,蒙古族兴起,先后平定了南宋、金和西夏,建立了元帝国,藏传佛教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契丹人有的西迁建立“西辽”,有些定居云南,有些西夏人迁往四川西南。蒙古族在云南定居者也不少,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自称为蒙古族,尽管学术界有很大争论,但摩梭人中有蒙古血统可能是存在的。这些南迁民族正是沿半月形文化带移动的。
在清代,中国民族分布基本定型,所谓半月形文化诸民族生活也比较稳定,融合加剧,所不同的是,半月形文化带北方和西北交通方便,民族联系较多,其社会发展水平与汉族持平,或接近汉族。但是在半月形文化带南端,也就是云南境内,由于交通不便,民族众多,社会经济比较落后,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如钻木取火、手工制陶、原始纺织、树皮布、走婚、奴隶制、农奴制等,是一座天然的民族博物馆,保留许多“社会活化石”,是许多学者向往的地方,当地也培养了不少知名的民族学家。
半月形文化带的提出,首先,有助于宏观地分析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古代器物溯源如农牧经济类型的相互影响、古代民族迁徙的流向、当地文化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等。其次,也有益于研究半月形文化带内部的文化现象。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纳西族是我国唯一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其实非也。据我在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当地许多民族都使用一种图画经书,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一种象形文字写成的历书,说明除纳西族东巴使用象形文字外,普米族的汉规、耳苏人沙巴、纳木依人帕比、摩梭人达巴、彝族毕摩等祭司都使用象形文字。他们有什么联系呢?一、他们都是祭司,都使用自己特有的象形文字;二、他们都是氐羌沿川西走廊南下后所形成的民族,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使用象形文字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一条明显的象形文字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9-14 15:19:24 |只看该作者
赞!好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5 10:05 , Processed in 0.0076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