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千山,到龙泉寺觅王尔烈书房 ![]() (2016-05-25 01:50:29) P1千山山徽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朵莲花山,是长白山的支脉,素有“东北明珠”之称。山峰总数为999座,其数近千,故名“千山”。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美誉。
5月7日巧遇“朝鲜族民俗文化节——盛开的金达莱”歌舞表演,后到龙泉寺游玩,寻找王尔烈书房。因之前来过两次,都没见到书房。今个目标:龙泉谷。 P2千山第二道山门
自从办了千山年卡,差不多每周来一次。让绿色养养眼,空气润润肺。千山是大自然赐予钢都人的天然氧吧。![]()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梨花遍谷山花满壑;夏天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秋天漫山红叶,落霞飞虹;冬天银装素裹,雪浪连绵。(不是吹牛哦,见百度) 千山分北沟、南沟两大景区,如想去千山的最高峰——仙人台,就要选择去南沟。如要看天成弥勒大佛(世界最大天然大佛)、无量观、天上天、五佛顶、龙泉寺等景区,那要来北沟(精华线是北沟)。 P3入山第一潭——翠潭
千山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游玩过广东的几处山,除粤北的丹霞山外,感觉那些都不叫山。![]() 去过庐山、井冈山等,与之相比,千山并不逊色,怪石、古松略胜一筹呢。来一次最好选择登一座山峰,不然会很辛苦。年轻力壮的,常年户外运动者除外,呵呵。 说实话,免得误导没来过千山的朋友。千山美中不足的是缺水,水景少了些。如翠潭(上图),这是俺第一次拍到有水流动的片片,因刚刚下过雨。![]() P4
去年秋天来千山拍红叶、到龙泉寺玩,未见王尔烈书房。咦,这书房哪儿去了?心想,啥时再来千山,俺要找找它。其实,王尔烈书房20多年前去过的,近两次是俺一人来忘了怎么走。![]() P5
第一次拍到了“瀑布”。哦,与黄果树瀑布、德天瀑布相比,这根本不叫瀑布。![]() ![]()
P6 明潭 每次路过这里,都从不同角度咔嚓两张,呵呵。 ![]()
P 7 守株待“鸟” 遇到了“鸟人”。第一次见到漂亮的鸟——红嘴兰雀,原来千山还有这么漂亮的鸟捏。瞧这长枪短炮滴,他们成了俺镜头里的景。木有拍到鸟,拍他们也不错。![]() P8龙潭"三孔桥"
龙潭,碧水龙潭的简称。据说这里还是《红楼梦》的外景拍摄地儿。
P9洞天一品
“洞天一品”为著名景点。清朝文人徐景涛题字。图去年秋拍。![]() P10 云潭
在木栈道的右侧,如见到“雲潭”标志石,就该向右拐弯啦,龙泉山谷就在对面哦。龙泉谷方向,一壮观的牌楼矗立在山谷口,上有“古刹龙泉”四个大字。
![]() P11龙泉寺-牌楼 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千山北沟东部,为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建寺了。主要建筑为明代。老山门上有明朝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御笔亲题“勒建龙泉”。有嘉庆帝老师王尔烈的书房。电影《古刹钟声》拍摄地。王尔烈吟诗赞叹龙泉寺胜景:“一千峰呈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 龙泉寺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以水而命名,据载,当年唐王游览千山时,到此庙饮用泉水,喝完之后,感到甘甜可口,沁人心脾,于是感叹到真乃龙泉也,他贵为真龙天子,所以他饮用的水称为龙泉,此庙因此而得名。 说法其二,以山而命名,龙泉寺从风水上讲可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因刚好生落于龙泉谷内也就是说一条石龙盘踞之中,龙头按逆时针而下,头尾最近的地方,就是进来的第一道山门,龙头下有“漱琼”的字,这是明朝巡辽御史盛泰宇所根据楹联末尾两字所题“龙脉泉声吐柱如漱,洞明天朗,光照若琼”,这里的漱代表洗涮,琼代表琼浆玉液。
历史上,许多帝王、达观显贵、文人墨客都到过这里,留下许多古诗、传说。最有名的就是“辽东第一才子”王尔烈,他曾在龙泉寺读书,书房至今仍在。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就是根据王尔烈的故事编写的。
P12龙泉寺-古塔
进龙泉谷拍到的塔,据说还是个景点——“松门塔影”捏,龙泉寺十六景之一。
P13龙泉寺-迎宾石
拾级而上,遇一大石,叫“迎宾石”。费孝通曾题写:”南有黄山,北有千山“,即南有黄山迎客松,北有千山迎宾石。千山中路路口见大型广告:“南有黄山,北有千山”,哦,原来是这么来滴。![]() 石上四个大字“钟灵毓秀”,为薄一波一九八三年题。其含义为千山结合天地之灵气,孕育山川之秀美。 P14龙泉寺-第一道山门
这座山门,重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1601年),正面有“敕建龙泉”’四个大字,据载这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御笔亲题。可惜真迹文革期间被红卫兵砸掉了,现在的字是一石匠后补。难怪哦,门上的字体有点歪扭,如孩童所写,实在无法恭维。![]()
![]() P15
![]()
P16 龙泉寺-影壁 山门迎面是一影壁,墙上有王尔烈在他5l岁锦衣还乡与翰林院同仁游千山时所题写的诗:“鸟引花迎到寺门,翠屏环拥绀宫尊。一千峰里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绝壁时悬云外屋,怪石皆走石间根,来游总向西堂宿,琼岛虚舟惬梦魂”。 P17龙泉寺-第二道山门
千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宗教文化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临山已谛金钟响,入庙先闻玉炉香”。 走进此门可见大小殿宇数十间,也是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 P18 龙泉洞天
![]()
P19
这里就是电影《古刹钟声》的拍摄地啦。
![]()
P20
这个场景还有印象么?
![]() |
![]()
|
P20 龙泉寺-古井
当年拍摄电影《古刹钟声》时小和尚打水的位置就是两口小井,一口井水甘甜可口是庙上饮用水,另一口又苦又涩不能喝,左边井就是庙上饮用水,另一井边浇花浇菜都不用它,近在咫尺不在一水脉之上,象征人生有苦必有甜,有甜必有苦的说法。 P21芍药花
![]()
P22 不知名的花
![]()
P23 龙泉寺-漱琼 “漱琼”,是明朝巡辽御史盛泰宇所根据楹联末尾两字所题,“龙脉泉声吐柱如漱,洞明天朗,光照若琼”,这里的漱代表洗涮,琼代表琼浆玉液。“漱琼”为龙泉寺十六景之一。 P24
第一层主体建筑是法王殿,建于明代,歇山式建筑。隐露在深深的龙泉谷中。
![]()
P25 法王殿往西(左侧)有一石阶,顺石阶而上,则来到一小院,这里便是龙泉西阁。
P26
![]()
P27
龙泉寺西阁学堂到啦。
![]() P28
回头拍张梅花形月亮门,喜欢这朵小梅花。
![]()
P29龙泉寺-西阁 古时,西阁向为高人名士习书泼墨之所,达官显宦下榻之地。每逢夜阑人静,灯火远烛,树影婆娑。“西阁客灯”以其独具的风韵而载入史册,成为著名的龙泉十六景之一。难怪王尔烈几经迁徙求学,最终选中此阁求读求学呢。 ![]()
P30
这里就是王尔烈书房,也称“西阁学堂”。它坐落在龙泉寺净瓶峰北人造平台上,为民式建筑的瓦室三楹,檐下有长廊,两侧建有两幢列脊钻尖式小阁,中为别致庭院。西阁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历史上原本是三间茅草屋,之后翻盖成了砖木结构。后经屡次扩建,规模日大,成为清代千山两书院之一。
P31
琼岛虚舟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王尔烈负笈千山龙泉寺西阁学堂,并拜龙泉寺元空大师为师。从此王尔烈与龙泉寺结下了终身之缘,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尔烈寓居龙泉寺西阁之时,将之命名为“琼岛虚舟”。书房门边的楹联为“室狭如舟蓬窗四启峰围岸;山深似岛松声一派海生潮”,可以想象着他一边在山上寺庙禅房读书,一边将自己置身于“蓬窗四启”的“虚舟”之中,体验着乐山乐水、仁智合一的精神世界,以及那种像坐禅洗心一样宁静致远的读书境界。 “琼岛”指的是房前的一座孤峰净瓶峰,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虚舟”是指他的书房象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牌匾“琼岛虚舟”是王尔烈真迹。 王尔烈书房现未开放,多年之前来过,这里有一“百寿图”屏风,堪称一座小型的文化艺术宝库。一代“百家书画集”。曹雪芹《红楼梦》中描写贾母八十大寿,有寿屏记载,但无寿屏实物,王尔烈有实物寿屏传世,因此十分珍贵(此处为复制品,该屏风作为镇馆之宝现存于辽阳博物馆)。
![]() P32 树龄100年的侧柏。 P34
想象夜阑人静,灯火远烛,树影婆娑,松涛阵阵,王尔烈读书的情景。。。 P35龙泉寺-净瓶峰
屏藩独峙 净瓶峰,是位于王尔烈书房前的一座山峰。石壁上刻“屏藩独峙”四个大字,是清光绪年间辽阳知州徐庆璋所题。“屏藩独峙”四字下有款识云:“甲午之冬,倭夷犯辽,大军未集,予号召民勇,独扼凶锋。幸叨天子威灵,得保危城。今和议已成,江山如故,游览至此,见斯石挺然独立,障蔽千山,因题四字以志感云。光绪廿二年十月既望古越徐庆璋题。” “屏藩独峙”刻石系徐庆璋甲午间为保护辽阳(清时鞍山海城都归辽阳管辖)不被日军侵占,于辽海地区抗击日军的见证。在光绪21年,日本侵略辽阳,知洲在没有清政府的支持下打退日本人,但没有功劳,因为光绪年间清政府非常腐败无能,与日本人签下了不平等条约,所以知洲徐庆在游千山时看到此峰从此角度看时独立,但换角度却是与千山山峰相连,隐喻他与日本打仗时孤立无援。 龙泉寺十六景中的一景“屏峰晨翠”,指的就是净瓶峰啦。
P36龙泉寺-华藏世界
从西阁返回,法王殿的东边还有景点哩。“华藏世界”,大殿右侧的山体,后得知是“象山晴雪”,龙泉寺十六景之一。
P37龙泉寺-狮吼钟声
此石壁形似雄狮,头北身南,形神具肖。旁有一钟楼,钟楼内悬古钟一口,钟鸣时石壁有回声,如雄狮怒吼,声震林壑,故“狮吼钟声”。龙泉寺十六景之一。
P38龙泉寺-蟠龙石松
发现一老松树,树根奇特。后得知这是龙泉寺的景点“蟠龙石松”捏,龙泉寺十六景之一。拍技差了点哈,“蟠龙”的雅韵俺没拍出来。![]()
![]()
P39龙泉寺-镇山宝杵
山顶即龙头位置立一宝杵,杵是古代的兵器,有降妖降魔的法力,将他放置此处,相传:古代有风水先生看过此庙说这条石龙每逢百年都会向前动,若干年后,会首尾相接,山上又有泉水流出,会淹没寺庙。为保风水,只好在龙头放石杵。从杵杆与杵座看,修于不同年代,据说此杵杆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打断,恢复宗教后,庙上重立。“镇山宝杵“,龙泉寺十六景之一。
P40
龙头的位置可拍龙泉寺全景。
P41
西边见王尔烈书房,东边看镇山宝杵,接着俺游龙泉寺后边的殿。这儿是法王殿的后边。这个小庙不简单,竟有两处奇景。上写:“南海慈航”。中有:“龙泉演梵”。下有龙泉泉眼。
![]()
P42 龙泉寺-龙泉演梵
奇景之一:小庙的最下边,是个汉白玉的龙头。龙头嘴里,龙泉现,潺潺有声。“龙泉演梵”,为龙泉十六景之一。
![]()
P43
奇景之二:右侧小庙实为三层小庙,里有”观音倒坐“,”观音倒坐“为龙泉寺奇特景观之一。俺见过的超小的庙。![]()
P44
龙泉寺第二层景观,大雄宝殿。
![]()
P45龙泉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龙泉寺正殿,上面的四个字“大雄宝殿”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龙泉寺第二层,属核心区域。
P46
![]() P47龙泉寺-弥勒峰
来到第三层,这儿有一座天然弥勒佛,此山称弥勒峰。弥勒峰身上的“吐符应生”石刻是由明巡辽御史盛泰宇题。龙泉寺十六景之一。这个“吐符应生”是啥意思捏? 神奇的是它正对着远处的天成弥勒大佛,龙泉寺与天成弥勒大佛同在一条直线上。 P48毗庐殿
![]()
P49
王尔烈赞龙泉寺: ”峰不必一千万象已呈真宰妙,景岂止十六四时当作会心游”。就是说千山的山峰不一定要有一千座,各种气象已经呈现出造物者美妙神奇。龙泉寺的景观不仅有十六处,一年四季都景色各异,你能用心感应出他的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