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令徐悲鸿大赞的夜景画,宗其香是怎么画出来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1:2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江水 于 2017-8-16 21:32 编辑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在展出宗其香先生(1917-1999)的作品,几幅夜景画尤其迷人,令人不禁想起张若虚那首《春江花月夜》。

夜景墨稿


夜景墨稿


小镇夜泊


两路口之夜

策展人于洋先生在展览导言中介绍了宗其香创作夜景画的经过,同时也将宗其香的艺术还原到20世纪中国画发展文脉中,赋予展览以宏阔深沉的学术观照。
1939年,22岁的宗其香流亡求学到重庆,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情感的挫折与孤独穷困,使他常常于暮色之中徘徊在嘉陵江畔。面对迷茫幽深的山城与呜咽流淌的江水,他触景生情创作了嘉陵江夜景水彩画。
在将夜景水彩画随信寄给徐悲鸿后,他得到了徐先生的赏识和建议:“古人画夜景只是象征性的,其实并无光的感受,如《春夜宴桃李园图》等。你是否试以中国画笔墨融化写生,把灯光的美也画出来?”
由此,在夜景中探寻墨色的丰富变化,捕捉与表现黑暗中光亮的不同层次与色阶,使宗其香找到了艺术独创的突破口。
以水墨与色彩表现渔火摇曳的川江夜景,成为了宗其香艺术成熟的风格标识与创造起点。
1942年,在重庆沙坪坝举办的宗其香“重庆夜景”山水画展,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夜景山水画,打破了传统中国画不能表现光感的限制。
徐悲鸿著文相赞:“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
六年过后的1948年初夏,他在北平的展览再度引发画坛的侧目,徐悲鸿携夫人廖静文出席画展并亲自主持了开幕式。在徐悲鸿的眼里“以中国笔墨用西洋画法写生,宗其香、李斛是两个成功的典型。”而宗其香更与蒋兆和、李可染、李斛等画家一道,成为新中国美术改革派的代表性名师大家。
90年代,张荣生先生曾写文章介绍过宗其香画夜景的技法,比如船的画法:
1.首先用墨线画出船的骨架,但不要画完全了,要留有余地;
2.把骨架之筋有机联系起来,从左向右渲染淡墨,要有浓淡主次之分,把最主要的灯光空出来。灯光是很丰富的,有深一点、浅一点的,有亮一点、暗一点的,还有反射光,都要画得准确;
3.把船上的灯光画好后,再用淡墨把水中的倒影和树的朦胧效果画出来。

船的画法

再比如云的画法:
1、天空的云要有主次之分,用浓一点的墨把主要的云画出来。夜景有月光,但不要把月亮画出来,月亮藏在云彩后面,照亮云彩,要用云的浓淡来表现月光,使画面生动含蓄;
2、在云彩后边是夜空,要用比云彩淡一点的墨把天空画出来,衬托出云边的光;
3、再用淡墨把云与天统一出来,使色调协调一致。

云的画法

宗其香画夜景无论是月光、灯光、水光、虚影、反照,凡是光亮的地方,没有一处是用白粉涂绘的,而是恰到好处地留出“光”(空白),表现出光的豁亮透明,自然动人。如果靠涂白粉表现光,那就无透明感,而且有脏的感觉。
宗其香给学生示范夜景画时,尽量多留出一些空白(光),然后用淡墨一层层罩上去。他画到精彩处,还绘声绘色地说:“你们看,现在慢慢‘熄灯’了……”
他语重心长地讲:“宣纸落墨,一笔是一笔,不可更改。夜景要多留空白。‘熄灯’容易,留空白少了,想‘开灯’就困难了。”

冬(美院操场)




带皮帽的老人头像


穿红缎衣的女人


金人头像


炕头


老农头像


人体教室

据于洋先生的梳理研究,除了夜景,宗其香还有其他类型的画。比如,作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其在四十年代创作的《秋风里》、《朱门之外》,表现了流离失所的劳动民众,充满悲凉与苦涩的味道;五、六十年代,他的《不朽的英雄杨根思》、《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讴歌了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人物;《锻工车间》、《修船厂》表现新中国生产建设中干劲冲天的工人劳动者,及其当家作主的热血豪情。

寺前小集


万顷入胸怀


武陵幽境

“文革”结束后,宗其香的大部分时间在广西桂林的山水之间度过。桂林的山川人文,成为宗其香艺术创作的田园归处,也是其艺术人生的最后驿站。宗其香广西题材的作品既有漓江夜色的清幽静谧,邕江骤雨的激越狂烈,南国植被的繁茂葱茏,也有傣寨人家的袅袅炊烟。

珍珠泉


广西龙胜

桂林期间,宗其香还创作了诸多不同风格的水彩写生,将中西画法结合实验,也充分体现了其师徐悲鸿提出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引西润中”思想。

南国秋香

这一创作实验理路,一直影响到了宗其香在80年代以后现代风格的延伸探索,如《榕之露》、《南国秋香》等一批抽象风格作品的尝试,也包括他在学院教学中的人物肖像、静物写生、灯光人体系列等创新实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8-16 21:30:21 |只看该作者
还是觉得以前的作品有韵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8-18 16:33:19 |只看该作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2 16:50 , Processed in 0.0088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