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千作伪的特点 | 与张大千同一时代,是鉴藏家的悲哀 2017-08-01 22:33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 04:58: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20世紀畫壇上,張大千偽古無疑是壹個傳奇和神話,張蔥玉先生曾評價他偽古“前無古人 今無來者”。他造假不僅使吳湖帆、溥儒、黃賓虹、葉恭綽、羅振玉、陳半丁等國內壹流鑒藏家“走眼”,而且也騙過了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館的鑒定專家,致使張大千的不少偽作至今還被當真跡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萬君超先生曾感嘆:“與張大千同壹時代,是鑒藏家的悲哀——既生瑜,何生亮。”但是,張大千的造假也引來不少詬病,有的質疑張大千的人品,有的甚至口出狂言,壹眼辨別張大千的仿作。那麽,究竟如何來探究張大千的偽古世界,是值得後人細細研究的。

附图1、张大千在网师园作画

附图2、张大千早期《仿唐寅山水》立轴
古今中外,若論造假最為成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中國的張大千。原因是他造假不僅騙過了吳湖帆、溥儒、葉恭綽、黃賓虹、羅振玉、陳半丁等國內壹流鑒藏家,並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趣聞軼事;同時,大千的偽作還騙過了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館的鑒定專家,致使張大千的不少偽作至今還被當真跡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館,如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收藏的《宋人吳中三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石濤山水》和《梅清山水》、耶魯大學美術館收藏的《石溪設色山水》、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巨然茂林疊章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金農墨竹圖》、《倪元璐仿米家山水》、《石濤書畫合璧冊》、臺灣故宮博物館院收藏的《二十壹觀音》、《羅釋迦牟尼造像》隋唐的佛畫等等。然而,張大千的偽古造假之事,也引發了後人眾多的爭議,時常見諸於各大媒體,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筆者看來,著名美術評論家黃苗子的點評最為到位。他說:“從中國文人雅士的角度來說,偽造古畫得錢,似乎是不值得稱道的品德行為。但是,壹位不世出的天才,在復雜的近代社會中,為了藝術的追求,拐著彎走這樣崎嶇的世路,我想這是可悲憫而不可以隨意譴責的”。 同時,黃苗子又認為:“壹件藝術品,首先看它的藝術造詣和藝術效果,偽造壹幅石濤而直逼石濤,我看這種偽造就可以不朽。

附图3、张大千《仿王蒙山水》

附图4、张大千 1946年作 《仿巨然晴峰图》立轴

附图5、张大千 《仿八大山人 》立轴

附图6、张大千《仿石涛笔意》立轴
大千作伪的特点
張大千的學畫也是從臨摹入手,他早年曾拜在曾熙和李瑞清門下。由於曾和李收藏歷代名畫甚豐,使大千有機會飽覽眾多古人名跡,廣受熏陶。1924年,大千在秋英會上壹鳴驚人、嶄露頭角,但當時像吳湖帆、馮超然等海上畫壇大佬對大千仍是不屑壹顧,在他們看來,張大千的畫屬於“野狐禪”。為此,大千開始了“血戰古人”(傅申語),“窮追古人之跡,窮通古人之法,最後達到窮探古人之心”(葉淺予語)。從臨到仿,再從仿到擬。從大千的臨摹作品看,他既沒有滿足於壹家或幾家,也沒有局限在壹個朝代或是兩個朝代的名家。而是從清代石濤起筆,到八大、陳洪綬、陳淳、徐渭等,進而涉及明清諸大家,再上溯到宋元,最後上溯到隋唐。他把歷代有代表性的畫家壹壹挑出,由近到遠,潛心研究。據上海張大千研究會執行會長曹公度研究統計,張大千壹生精研臨摹古代名家達150余人,數量之多,蔚為大觀。尤值得壹提的是,大千對這些並不滿足,40年代末又向石窯藝術和民間匠人的藝術學習。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臨摹了大量歷代壁畫,成就輝煌。這些壁畫以時間跨度論,叠經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以畫手論,包括中、外、南、北各方人才,而大千的臨摹可謂史無前列。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大千先生臨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畫,介紹於世人,使得窺國寶之壹斑,其成績已超出以前研究之範圍,何況其天才特具,雖為臨摹之本,兼有創造之功,實能於民族藝術上別開壹新界境。
從偽古題材風格上看,那麽多古代名家、那麽多作品題材、那麽多藝術風格、那麽多繪畫技法,在大千筆下無所不涉。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翎毛,魚蟲等題材;工筆、寫意、白描、沒骨、青綠、淺絳等手法;唐人的樸厚、宋人的法度、元明的筆墨意境等風格,包羅萬象,讓人眼花繚亂,難以置信。

附图7、张大千《临初唐观音图》(国家一级文物)
從偽古質量上看,大千也充分顯示了過人的本領。歷史上許多人臨摹的人壹般只能臨其貌,並未能深入其境。大千的偽古從臨摹仿效到肖似形似,直達神似亂真。尤其對借古開今的清代石濤、八大、弘仁、髡殘“四畫僧”和明代徐謂及元代王蒙等畫家的研究十分精到。這些畫家早、中、晚期各有什麽特點,各用什麽印章,用哪方印、什麽印章在哪壹年跌損過,留下什麽痕跡,他都精心研究過,加之他高超的繪畫水準,又利用壹些古、舊紙張作假,民國時期大千曾不惜資金四處收購舊紙、舊墨、舊絹、舊顏料、舊印泥,並請印章雕刻師用木材精仿古代書畫家和收藏家的印鑒,據說這類印鑒章多達近千方,僅明代大藏家項元汴的鑒藏印就多達壹百多方,故大千的偽作壹般很難識破。有人說,對大千仿造的假畫只能從筆性中去尋找張大千的影子。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千就以偽古而享譽大江南北。據許姬傳(梅蘭芳的秘書、收藏家、戲曲家)先生回憶:三十年代初,著名鑒藏家、書法家張蔥玉和友人應大千之邀,到蘇州網師園遊玩。壹日,張蔥玉偶然在壹間房內看到四周掛滿唐、宋、元、明、清等歷代名畫,經張蔥玉仔細辨認,皆為大千仿的。事後張蔥玉曾對人講,假若有人將其中仿石溪的畫當真的買給我,我是會吃進的。張並預言,張大千偽古前無古人,今無來者,將來凡是署名張大千的畫,必定會大漲價。今天,不僅張蔥玉的預言早已被言中,而且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館都藏有張大千的偽作,其中,有的已被認出,有的還沒發現。

附图8、张大千《仿唐寅四美图》
背后有高人相助
在大千偽古作品中,作偽石濤和八大作品最多,他不是追求石濤、八大表面貌合,而是從筆法特點入手,從心靈深處去畫。同時,去體會他們作品的內在神韻。難怪張蔥玉民國時多次對他的結拜兄弟、鑒藏家曹大鐵(張大千弟子)提起,今後誰收藏八大、石濤要小心了。同樣,香港書畫鑒定第壹人朱省齋(1901—1970年)也曾說過,在現當代的鑒藏界,能夠鑒定出張大千“高仿”的石濤作品真偽者極稀。張大千在仿制其他古人作品時,可能有時會有壹絲“破綻”顯露。而他“高仿”的石濤作品,幾無“破綻”可尋,用肉眼幾乎無法鑒定真偽。所以現當代諸多鑒藏名家都無不在張大千“高仿”的石濤面前“走眼”,這到並非是那些鑒藏家們的“無能”。而實在是張大千的“高仿”品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不過,張大千之所以有如此能耐,除了張大千摹、擬的功力深厚外,他的背後還有高人相助。早在三十年代,張大千就高薪聘請了杭州人、著名裱畫師周龍昌到家中裝裱古字畫,最初每月薪水200大洋,以後升至300大洋,這個薪水按現在的說法絕對是高級白領或是金領的收入,壹般人根本出不起這個價,可見張大千那時經濟實力已十分雄厚。周早年是在上海開字畫裝裱店的,在字畫圈內裝裱技術壹流、聲譽極高,他裝裱字畫二大絕技最為厲害:壹是破舊古字畫經他妙手能煥然壹新,即使畫中人物、山水、亭臺缺損都能增補復原。周早年曾為海上壹大資本家裝裱過壹本惲壽平冊頁,經過近半年時間的裝裱,周將壹本破舊不堪冊頁裝裱得完好如新,為此物主懷疑周從中動過手腳,於是向巡捕房報案抓捕周,周出獄後心灰意冷,逐將裝裱店關閉,後被大千高薪聘請;二是移花接木,不論紙和絹都能做到不留痕跡。比如壹件真的石濤畫作,他可以把畫中山、石、樹、人、落款、印章分別拆開,然後嫁接到張大千仿的石濤畫上,於是就會出現壹張仿石濤作品中有真有假,有的落款真其它假,有的石頭真其它假,有的印章真其它假。可謂真真假假。加上張大千本身模仿功力極其深厚,這類仿作騙過頂級鑒藏家也就在情理之中,而當今世界各大博物館藏有不少張大千仿作也就不足為奇。所以,張大千和周龍昌合作屬於強強聯手,打遍天下無敵手,當然,他與周的合作只是他偽古世界中的壹部分,還有的是大千壹人所為,或是與好友或是與弟子何海霞等共同完成的。1949年張大千雲遊海外,後熟知周龍昌技藝的人認為他應該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所用,可惜,周龍昌去向不明,至此,張大千和周昌龍強強聯手畫上了句號。同時張周也給後人留下無數筆墨官司,假假真真,真真假假,並時常成為藏界津津樂道的話題。像幾年前國際上對五代董源《溪岸圖》(張大千、王季遷舊藏)是否為張大千之作展開的激烈討論就是如此。
總之,張大千的偽古(擬古)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壹個傳奇和神話,而這種傳奇隨著他的作品和藏品還在延續,他壹生究竟造多少張假畫?又有多少張偽作當真跡被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可能永遠是個謎。所以,張大千偽古世界異常精彩,不僅可作為茶余飯後的談資,也很值得後人去探究。 ——文/朱浩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2 02:54 , Processed in 0.0074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