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唯一当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的人,毛主席亲自授予他特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8 20:03: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唯一当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的人,毛主席亲自授予他特权                                                         2021-09-07 10:46                    
                          

在中国境内,有一个非常传奇的老兵,他是唯一当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的老兵,毛主席亲自授予他特权。

这位老兵名叫蒋维平,出生于1878年,老家在河北省房山县,他的家庭相当困窘,小时候当过学徒,也去地主家里当过长工。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亲眼见证了祖国最动乱的时刻。20岁那年,他怀着一腔热血报国参军,,想要挽救困难的祖国,结果加入李鸿章的清军后,他失望地发现,清军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

各级军官极其腐朽,除了祸害老百姓之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干。

失望透顶的蒋维平,含泪离开部队,到民间低调生活。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走向灭亡。

战火的硝烟,再次蔓延开来。已经结婚一年有余的蒋维平,告别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参加北洋军。

他本以为,袁世凯能带着国家走入新时代,结果袁世凯不仅签订21条,而且还公然复辟,引起了无数国人的愤怒。

袁世凯手下的军官,也特别荒唐,蒋维平对这些的人所作所为特别厌恶,又一次失望的离去。后来,段祺瑞上台主张共和,蒋维平觉得有些希望,于是再次参军报国,跟着段祺瑞军队南征北战,结果段祺瑞政府又一次让他失望了。

这些军阀们的心里,只想着抢地盘,获得更多钱财,根本没有人照顾老百姓,任由大家生活在苦难中。

这种荒唐的情况,让蒋维平特别失望,他无奈叹息匆匆离去,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在民间耕田。

蒋维平本以为,自己会平平淡淡结束一生。结果战火重燃,他再一次去了前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义愤填膺的蒋维平,再次报名参军,投身抗日战争。

期间,他还当上了宋哲元29军第3师的管马处主任委员。可惜,宋哲元军队依旧没有让蒋维平看到希望。

后来,蒋维平所在的部队解散,他无奈离开前线,到民间开药店悬壶济世。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蒋维平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受伤百姓,他尽心尽力为大家救治,可还是忙不过来。

他知道,不是自己医术不够精湛,而是整个国家病了,只有为国家治病疗伤,让国家有一个健康的状态,人民群众才不会如此受苦。

可是,到哪里找一个能为国家治病疗伤的好队伍呢?就在蒋维平苦苦思索的时候,八路军359旅来到了他所在的地方。

八路军的领导,跟普通士兵同吃同住,而且对老百姓特别关爱,这让蒋维平非常感动。

很快,他收拾行囊,再次参军报国。本想着到前线奋勇杀敌,结果已经年近6旬的蒋维平,因为年龄比较大,没有被批准上前线,只能在后方参加一些医务工作。

蒋维平带着家中所有的药品,突破日军重重封锁,加入革命队伍后,当上了359旅团制药厂的厂长。

因为工作和年龄的缘故,蒋维平不需要去前线拼命。可是他的生活,一点都不轻松。

他知道,前线的战士,都在拼死奋斗,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必须拿出足够多的医药物资,才能尽可能保住战士们的性命。

为研制出有效的药物,年事已高的蒋维平,不顾艰难险阻,爬山越岭采集中草药。同时,在民间到处收集药方。

在蒋维平的不懈努力下,40多种药品问世,治愈了大批伤员,极大地加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

1943年,陕甘宁边区展开了一次大生产运动。老兵蒋维平因为之前的历史功绩,被领导任命为九龙泉719团农场的场长。

年迈的蒋维平,不顾身体虚弱,带领100多名战士日夜奋斗,开垦400多亩荒田,他们生产的粮食,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还给组织上交了2.88万公斤。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农场成为了359旅的第一模范农场。也就是这一年,蒋维平因为开荒贡献较大,被组织领导评为劳动英雄,还被陕甘宁边区评为了模范工作者。

1946年7月,蒋维平因为医术精湛,去了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第1分医院担任院长。

清风店战役爆发后,蒋维平努力救治伤员,带领身边的医务工作者,连续救治1200多人。

期间,他亲自照顾的伤员有400之多,这对一个年迈的老人来说,是个相当繁重的工作。

可是蒋维平没有任何懈怠,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管再苦再累,都没有抱怨过一句。

新中国成立之后,蒋维平参加了全国工农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以功臣的身份,接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随后,他去了医院任职,继续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救死扶伤,又帮助了很多受伤士兵和患病百姓。

1955年,国家举行了一次授衔仪式。蒋维平因为资历较高,被授予了中校军衔。

按照组织领导当时的规定,被授权的军官,需要保持面容整洁,蒋维平因为已经上了年纪,长着一大把胡子。

他对自己的胡子特别爱惜,不太愿意刮掉。上级领导很体谅他,把这件事上报给了中央。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亲自特批,允许蒋维平保留胡子直接参加授衔仪式。因此,蒋维平的胡子,成为了授衔仪式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组织领导的关怀,让蒋维平特别感激,他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继续为国效力。

1964年,蒋维平老人在张家口的一所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6岁。

他这一生,从20岁开始一直为国家奋斗,60多年兢兢业业,数次参军只想报效祖国。

期间,他虽然有过几次失望的经历,但是从结果来看,他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跟着组织赢得辉煌胜利,成功帮助国家“治病”,让国家健康发展。

因此,蒋维平老人晚年非常坦然,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每次看到幸福生活的同胞,他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他奋斗了一辈子,才得以实现的伟大理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11:49 , Processed in 0.00788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