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与苏轼是忘年交,一首诗词成为千古名篇,让挑剔的文人赞不绝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2 05:1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与苏轼是忘年交,一首诗词成为千古名篇,让挑剔的文人赞不绝口                                                         2023-07-21 09:50                                       

          他是苏轼的忘年交,他的一首流传千古诗词,其中有五个字成为神来之笔,被世人常常挂嘴边,就连最挑剔的文人都赞不绝口
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历史长河中,像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等人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说到宋词,很多人对苏东坡的旷世奇才和乐观豁达处世态度无不赞叹。

苏东坡创作出的佳作,每一部都是非常经典。而作为他最赏识的一位学子秦观,也是北宋著名词人。
或许很多人对他不是很了解,但是只要提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甚至也成为了很多朋友抒写情书的佳话了;而这首诗的创作者就是秦观。

苏轼和秦观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苏轼比秦观大了整整一轮,苏轼是豪放派,而秦观是婉约派,在宋代文学家中,苏轼与秦观是忘年之交,当年秦观特意拜苏轼为师。
那个时候的苏轼早已名闻天下,是诗词文学论坛中泰斗级风云人物,而秦观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寒门弟子。当年秦观与苏轼在游离湖州、吴江等地,两个人的感情逐渐升温结下深厚友谊。

不过秦观一直都运气不佳,多次科考都是名落孙山,当时苏轼还特意为他写诗安慰他。
也正是因为跟苏轼是忘年交,所以后来的秦观也遭到连累被贬。相关史料记载当年宋哲宗亲政后,宋哲宗重新起用“新党”人,“旧党”被打压遭贬谪。
苏东坡属于“旧党”人,不断遭遇迫害,身为门生的秦观也不能幸免,46岁的秦观先是被贬为杭州通判。

两个人同样都是才华横溢,最终却落魄被贬,无法再施展自己的雄心壮志,报效国家,这样的心情苏轼最理解秦观的苦楚。与苏轼的作品相比,秦观是婉约派,他把所有的美好都留给世人。
而所有的悲痛都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尤其是在他创作的《好事近.梦中作》这首诗词中,达到了无一愁字,却借景抒情放下愁苦洒脱释然的境界。

秦观在创作《好事近.梦中作》时,正是他被贬后远离朝廷不久,在偶然一次外出游玩,秦观被盎然的大自然美景所吸引,于是贪了几杯酒,在梦里他梦到了天高云淡,春雨山花,小桥流水,美不可言,醒来之后的秦观便创作出了这首经典名篇。
开篇前四句对春天景色进行了描写:“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在梦里秦观眼前是美景确实淅淅沥沥下着春雨,被春雨洗刷的绿草红花正春意盎然的开着,秦观继续冒雨在山中小道上漫步而行。

走着走着忽然望见了一条小溪,正当兴奋之时,一串串黄鹂清脆的啼叫声飘入耳中,这突如其来的美妙之音又是让秦观一惊!
虽然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秦观内心深处所向往的这种美好生活,描写烟雨蒙蒙中的山景,为我们呈现了美好的景象。

秦观沉浸在美景中,于是他拿出酒壶在山谷中席地而坐,不断畅饮起来,此时的他卧在古藤树下酣然入睡,分不清南北,置一切于不顾。
从整首诗来看,秦观是在句句写景,但是唯独最后两句“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却是借景抒情,这种看透人生,乐观豁达洒脱的心态,让很多人都羡慕。

尤其是是“了不知南北”这五个字可以说是整首诗的神来之笔,被后人经常挂在嘴边,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但秦观却是用这五个字表达了物我两忘,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苏轼对秦观这首诗赞叹不绝,就连其他最挑剔的文人也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的好评,夸他写得有水平。

虽然这首诗大部分都在描写景色,但字里行间中却流露出秦观境界之大,格局之大,他向往美好生活,虽然他的人生曲折不断,但是借着梦境中的鸟语花香得到了完全的解脱,无忧无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7 07:10 , Processed in 0.0076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