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军师长王光泽,牺牲48年后已成遗骸,为何铁镣仍钉在脚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09:2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军师长王光泽,牺牲48年后已成遗骸,为何铁镣仍钉在脚踝?                                                         2021-08-09 17:09                    

     曾有这样一支英勇的独立师,为掩护主力队伍,他们以800余人与1万多敌人进行了20多次殊死搏斗,最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之下,几近全军覆没,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
该师是由黔东独立团、德江独立团、沿河独立团、黔东纵队等组合在一起建立的部队。在掩护主力部队东进的战斗中,黔东独立师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但最后被远超于已方数倍的川军和地方民团包围,师长壮烈牺牲,师政委负重伤,该师所有成员几近全部壮烈牺牲。而最让大家难以介怀的是,师长王光泽的遗体,一直都没有找到。
直到1982年4月,在重庆市一个名叫邬家坡的地方,当地人发现了一具带着镣铐的尸骨。经过专业人员走访调查,证明这就是牺牲了48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
▲网络配图

那么王光泽是何许人也?他牺牲时为什么带着镣铐?他为何牺牲近半个世纪,才被人发现?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了解王光泽那短暂而英勇的一生。
1903年11月,在河南衡山县金花乡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王光泽出生了。他自幼聪慧,父母为了让他能出人头地,紧衣缩食将他送到了私塾去读书。
王光泽也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优异。可是贫困的家境,使他最终走上辍学给地主家放牛的这条路。
但是王光泽并没有因此向命运屈服,他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11岁时他寻到了机会,从放牛娃转型成了一名木匠。
那时的中国,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成为一名木匠的王光泽,像很多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一样,总想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民国时期的木匠

随后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想,于是成为了工农革命运动中的一员,就这样王光泽一边做木工,一边参加革命运动。
在1930年,终于通过革命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这时的王光泽,已经经过了四年的革命洗礼,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小子。
而是经过革命的淬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他先是担任了茶陵县赤卫队队长,然后在历次战斗中屡立战功。从队长到连长,最后到团长,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
1934年8月长征开始前进行的西征时,王光泽的职位是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的团长。作为开路先锋队,他们在其后两个月的时间先后突破敌人的数次封锁,跋涉上千里,终于与红二军团在川黔边境胜利会师。
而此时的国民党蒋介石调集重兵,并和川军刘湘的军队一起对我军进行合围。妄想趁我军立足不稳,将我军“消灭”在川黔边境。
▲剧照

面对国民政府和地方军阀的步步紧逼,我军分几路进行阻击。同时为了保证中央红军的顺利转移,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准备向湘西进军。
他们将黔东独立团、德江独立团、沿河独立团等部队,连同两个军团留下的部分伤病员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
由王光泽任师长,段苏权任政委,全师有800余人,400多支枪。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断后,拖住敌人,保证主力部队顺利突出包围圈。
王光泽完美的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他带领黔东独立师的所有指战员和敌人在崇山峻岭之间,不断地兜圈子。而正是因为他的优异表现,引起了敌人“重点关注”,这也让黔东独立师最后基本全员牺牲。
黔东独立师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师,可是它也只有800余人。以区区几百人,面对远超己方数十倍敌人的“围剿”,突围都很困难,更何况他们还要承担掩护主力突围,吸引敌人火力的重任。
▲图片来自网络

当接受这个任务时,王光泽就明白,这个任务的重要与困难,可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掩护主力的任务,王光泽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出击,将战争的节奏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他们采取"分而制之"的游击战术,以自己几百人的队伍,巧妙地将敌人分散,最终实现拖住敌军的目的。就这样黔东独立师与敌人纠缠了半个月,历经数十战,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敌人见我主力部队突围,恼羞成怒之下,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消灭”王光泽所率领的黔东独立师。为了“将功补过”,弥补放跑红军主力的罪责,附近的国民党留守部队对黔东独立师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虽然王光泽所率领的部队战术精妙,但是敌我实力相差太大,再加上多次战斗减员、弹药耗费过多,他们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就在这时,川、湘两省的国民党军更是同时行动,他们妄图将我军消灭在黔东特区印江县沙子场。身经百战的王光泽提前预知了敌军的计划,他组织剩余的部队,向深山密林,山谷悬崖处转移,就这样,黔东独立师又一次逃出了虎口。
▲剧照

到了11月14日,我军基本上已经摆脱追兵到达了梵净山区,并准备以护国寺为临时根据地,在此站稳脚跟,可是却碰上了国民党黔军将领李成章的猛烈进攻。
虽然王光泽领导余下的战士,依靠优势地形,数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李成章折损过大已无力再战。可是,这时另一个黔军将领柏辉章,率领部下在当地民团的配合下对疲惫的黔东独立师进行合围。
王光泽知道自己的军队人困马乏,无力抵抗敌人的进攻,只能选择撤退。于是他们决定连夜翻过梵净山,以摆脱敌军的追击。
可是在第二天凌晨的战斗中,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身负重伤(后在老乡家养伤,辗转回乡后重新回到部队,建国后授少将军衔)。王光泽无奈只得向西南突进,重新进入贵州的松桃县。
▲段苏权将军在王光泽墓前植树

疲惫至极的我军战士,再一次遭到了敌军的围攻。弹尽粮绝之下,王光泽拔出大刀亲自组织冲锋。就这样,他们又一次虎头脱险,在绝境中杀出了重围。
可是经过此战以后,曾经数百人的黔东独立师只剩下不足百人,几乎人人带伤。而敌人的围剿反而愈加频繁,无奈之下,王光泽选择了分散突围。
他将剩下的百余人化整为零,以求躲过敌人的追捕。可是这一次,王光泽的运气似乎已经用完了。当他化妆来到秀山县时,被当地的民团认了出来。就这样王光泽被捕了,被带到川军第二十一军直属第四旅的旅部。
川军最高将领刘湘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策反王光泽。可是面对敌人许诺的高官厚禄,王光泽丝毫不为所动。
▲王光泽

王光泽还指着前来劝降的第四旅旅长田冠伍的鼻子大骂,田冠伍大怒,命令部下对王光泽严刑拷打,最后竟然将一副沉重的脚镣锁在了他的双脚上,并用烧红的铆钉钉死。这也就是人们在48年后发现王光泽尸骨时,他为何带着沉重镣铐的原因。
1934年12月21日,川军最高将领刘湘依照南京蒋介石的命令,将31岁的王光泽就地杀害。英勇的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几近全军覆没。
王光泽牺牲后,他的战友们非常伤心,他们一直想尽办法寻找王光泽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据传王光泽牺牲后,被抛于荒野,当地民众不忍革命烈士落得如此下场,于是偷偷地将其埋葬。
▲王光泽烈士遗体上的脚镣

后来,因为抗战爆发,时局动乱,再加上年深日久,当地人已经记不得埋葬王光泽遗体的具体位置。虽然王光泽牺牲的酉阳县人民政府在1949年开始就努力寻找烈士遗骸,但是40多年来一无所获。
就在人们快要绝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1982年4月终于在邬家坡找到了王光泽那具套着铁镣的尸骸。
王光泽是那无数个革命英烈中的一员,他们有的连名姓都没有留下。但是,我们能够拥有今天的和平生活,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
因此,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向这些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的革命者致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15:31 , Processed in 0.0080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