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柳飞絮时,家酿豆酱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2:08: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杨柳飞絮时,家酿豆酱香                                         

2018-11-01 20:13                                                          

                  

赵岩(五十豆)/文

人过中年后总想再尝一尝小时候的吃食,比如自家做的黄豆酱,那时候是妈妈辛辛苦苦做的,有妈妈的味道,真香,真好吃。

现在妈妈年事已高,做不动了。我呀就自己动手做黄豆酱,做给妈妈吃;做给亲朋好友吃。我虽然辛苦点,当看到妈妈的微笑,听到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称赞,我也很自豪很快乐!


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家里有六口人,只有父亲是军需厂职工,母亲在家属队干活,爷爷是临时工。我们家三个孩子,姐姐、我和弟弟。在那个年代俺家孩子算少的,我们小时候除了能吃饱饭,能上学,剩下就没记得吃过什么好吃的。姐姐比我大两岁,弟弟比我小三岁,有时买个苹果只给弟弟吃,爸爸把苹果用小刀削皮尽量不要断,我和姐姐好争吃苹果皮。

记得弟弟四岁那年,父母上班去了,姐姐也上学了,就剩我和弟弟在家。我商量弟弟把苹果让我咬一口,他答应了但必须叫他一声“爷爷”,我看左右没人小声地叫了声“爷爷”,然后哐呲一口咬下大半。刚才还沉浸在当“爷爷”喜乐之中的弟弟嚎啕大哭。晚上父母下班回来知道此事,我又被胖揍了一顿。长大后弟弟有时还当乐子嘲笑过我,弄的我几乎脑羞成怒。


我上学以后,早饭很少有菜吃,只能吃放了糖精的苞米面大饼子,每个月有点细粮还让母亲寄给了远在东北乡下的姥爷(因为母亲是独生女)。好容易吃一回馒头还是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馒头刚出锅我一口气吃了七个。那一年我九岁,有一次和弟弟玩捉迷藏的游戏,在炕柜下发现两个长着绿毛的圆球,仔细一看是我藏的馒头,忘记了,唉!

我二十一岁才见天吃上白面,粗粮一口不碰。后来有时我媳妇儿蒸了玉米面窝头,告诉我这是今年现轧的新玉米面,可好吃了!我说你拉倒吧 ,这辈子我再不想吃了。


虽然对过去的苦日子耿耿于怀,但我却忘不了自家做的黄豆大酱!总觉得买的各式各样的大酱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我知道,那是妈妈做的,有妈妈的味道。妈妈如今老了,有十多年不做大酱了,我就自己学着做,除了第一次 没有做好,后来做好了,给父母送点,朋友送点,还没到冬天,大酱就吃没了!

在北京工作了两年没时间做,回到秦皇岛又开始张罗做大酱,有时盐多没发,有时豆没烀好,下了酱不发缸不说,还白次拉的,气的我媳妇儿跟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做大酱就把酱缸给你砸了!


今年过了正月十五,我又烀了二斤半黄豆,媳妇儿看我又来了邪劲也就懒得理我,我是又请教母亲,又去找丈母娘,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终于成功了!哈哈!第一碗先给老娘尝尝!

配方如下:一斤干豆半斤盐,先把黄豆泡一晚,然后上锅烀烂(关键是把烀好的豆用保暖的东西焖上一宿,要不酱不红),出锅后趁热做成酱坯子。二斤半豆做了三个酱坯子,包上白纸用线绳绑好,放在热一点的地方就行了。选在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传统是要八要发),现在不到二十天,每天打耙时都能闻到浓浓的豆香。


日子过得好快,我也年过半百了,想起过去的日子,虽然很苦,但中国人那种以苦为乐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走过了那难忘的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一年又一年,忙忙碌碌,有滋有味的生活。

2017年5月16日于秦皇岛

作者赵岩(五十豆),河北秦皇岛市人,普通工人。热爱文学,绘画,诗歌,有多篇文章在网络平台发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23:35 , Processed in 0.0124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