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总为给战士穿夏装智取蟠龙,胡宗南恍然大悟:西北战局从此失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 20:5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彭总为给战士穿夏装智取蟠龙,胡宗南恍然大悟:西北战局从此失守                                                         2021-08-03 12:36                    
                          1947年,在毛泽东同志的英明指挥下,解放军及时撤出延安,让胡宗南麾下的二十三万大军扑了个空,昼夜的奔波不仅只拿下一座空城,还将兵力分散开来,给了解放军各个击破的绝好机会。西北野战兵团在毛主席、彭德怀等指战员“打磨”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以仅有的两万兵力四处游走,多点开花,取得了诸如青化砭伏击、沙家店大捷、奇袭清涧城等战役的胜利,充分发挥“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战术效果,让敌人始终慢我军一步。其中智取蟠龙就是这类战役中的典型代表,彭德怀将军以其卓越的指挥艺术,将敌军主力调虎离山,最终取得蟠龙战役的圆满胜利,让胡宗南“吃掉共军主力”的美梦再一次破碎。

五月份的陕西,早早地进入了夏季,刚出延安就接连吃亏两次,这让当上陆军二级上将的胡宗南有些头疼。共产党专挑软柿子捏,捏完就走绝不含糊,让一直想找到共军主力的胡宗南很是恼火,但毕竟分散寻找更容易被共产党逐个击破,胡宗南只好先把九个主力旅部署在蟠龙镇一带,等待共军主力漏出破绽后再一举歼灭。
与此同时的西北野战兵团总部,彭德怀将军也在发愁着。虽然刚经过青化砭,羊马河两场战斗歼灭了胡宗南两个旅,部队有了休整的机会,但夏天的陕北火辣辣地热,部队包括他自己却都还穿着冬装。他一会解下裤腰带,一会又系上,一会解开棉袄扣子,一会又系上,这在一直注重仪容仪表的彭将军身上,是少有的事。就在这时,脱得只剩棉背心的警卫员走进指挥部,看见彭总在里面,连忙跑出去换衣服,免得挨批评。彭德怀叹了口气,没有批评他的打算,但在这样下去,部队的战斗力迟早会因为没有夏装而拖垮。“穿着棉衣打夏天的仗,像什么话嘛。”彭老总喝了口搪瓷缸里冷下来的水,心里的疙瘩却怎么都解不掉。

“彭总,下面部队又来请示换装了。”参谋长张文舟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看见彭总坐立不安的姿态,他知道,估计也是悬了。
“我也热啊,”彭德怀用衣襟扇着风,打量着桌上的地图,“咱们是得商量下换装的事,但咱们现在手头上没衣服,得去跟‘那小子’借。”参谋长靠了过来,不知何时,彭德怀在蟠龙镇上画了个大圈。
彭德怀让人把副参谋长王政柱也找了过来,一同商量起换衣服的事:“你们看,蟠龙是胡宗南的补给基地,这是咱们战士多方侦查带回来的情报,蟠龙咱们是必须拿下的,但这9个主力旅是块硬骨头,咱们肯定是得想法子甩掉的,你们看看,怎么办才好……”
三人商量了好一阵子,又派人把第二纵队的司令兼政委王震、副政委王恩茂叫了过来。得到指示的两人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身上的棉衣都快湿透了。

“咱们下一步打算再从胡宗南身上捞块肉,不过他手下的九个旅不是很好对付,所以,下一步我们打算先对付这。”彭德怀指向蟠龙。
“在蟠龙守卫的是李昆岗的167旅,那可是胡宗南的四大金刚,我早就想会会他了。”王震兴奋说道。
“这家伙当过胡宗南的副参谋长,本事肯定不小,手下的一六七旅又是胡宗南的‘王牌旅’,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如何给我们吃掉这一部创造机会。”彭德怀看向大家。
“老总的意思是,想办法调开九个主力旅。”

“对,我在想,你们派一部分人,打出咱们主力一般的感觉,而且要且战且走。胡宗南不是想找咱们主力嘛,那咱们就故意找上门,不怕他不跟。我们再趁机吃掉李昆岗!王震,这事就交给你们二纵负责了。”
接到命令后的王震连忙赶回第二纵队,向三五九旅旅长郭鹏部署了任务:“这次行动就突出一个字‘像’,我们会把全纵队最好的装备给你们送过去,演戏就得演全套。”
“是,保证完成任务!”

接到命令后,三五九旅迅速分成数个支队,各自带上电台,摆出野战军首脑的派头,冒雨开始行动。行动前,郭鹏旅长反复嘱咐大家,遭遇敌人后要且战且退,但千万别一触即溃,同时可以在撤离时丢掉一些不需要的装备,吸引追兵。

为了保证蟠龙军队能及时了解到引诱部队的动向,郭鹏专门找到当地的区委书记,希望老乡帮忙。一听要帮忙,书记满口答应,但一听要让老乡去“泄密”,书记人都傻了。

“不行不行,”书记连连摆手,“你说让乡亲们提供物资,帮抬担架,给部队保密都行,可你叫他们泄密,这大伙打死都不会干的。”

“这不是情况特殊嘛,我们现在就是想让敌人知道我们动向,好让他们上钩,我知道这对乡亲们来说有些难度,所以来找你帮忙动员,有你去动员乡亲们,就会好办很多了。”大致了解了情况后的书记,这才半信半疑地去给乡亲们“做工作”了。

4月28日,诱敌部队开始行动,这支集齐各种军服颜色,各地口音,各式精良武器的部队,开始摆出十里长阵,浩浩荡荡地“撤退”,这阵仗怎么看都是“野战军主力”。

为了能让胡宗南更加相信,彭德怀发动附近群众,在黄河岸边集结木船,摆出撤往黄河对岸的姿态,河面上船来船往,部队与群众互相配合,一副繁忙的景象。

率先察觉到情况的不是胡宗南,而是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国防部派出的侦察机给蒋介石带回来最新的情报:“共产党正在渡过黄河,疑似主力。”蒋介石立马给胡宗南传达命令:兵分两路,直取绥德,把共产党绞杀在黄河一岸。同时命令榆林的二十二军协同作战,南下夹击。胡宗南收到后,长时间以来的郁闷一扫而光,证明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立马令李昆岗率本部缺一个团,连同当地保安部队驻防蟠龙镇,其他部队由自己率领,携带七天粮食,排成个绵延几十里的大方针,直取共军“主力”。

看到胡宗南如此“服从指挥”,彭德怀别提有多高兴了。此时毛泽东也发来电报:攻击蟠龙战略很对,但不可一味蛮拼,能取胜,影响很大,难以取胜,也当作一次学习,务必速战速决。彭德怀当然知道,如果敌人在察觉到我军动向后回师救援,我军却未能及时拿下蟠龙,势必会出现前后包夹的情况。所以,攻打蟠龙,决不能拖!

部队进入阵地后,一直下着雨,直到5月2日放晴,彭德怀在阵地上向指战员高呼:“都告诉战士们,好好打,拿下蟠龙穿单衣!”听到口号的战士们群情激昂,士气瞬间大增。就在胡宗南进占绥德后的黄昏,西北野战兵团发起了对蟠龙镇的攻击。

尽管李昆岗作战经验丰富,但他狂妄认为,凭着蟠龙镇三层防线,明碉暗堡数不胜数,共产党不会傻到冲这来。直到小镇四周传来密集的枪炮声,李昆岗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组织各部开展防御。尽管李昆岗下辖的第167旅是嫡系部队,装备好,训练有素,但毕竟不到5000人,而2000人的反动自卫队毫无战斗力可言,使得野战军直接占领了蟠龙镇的外围阵地。

激战至5月4日,西北野战兵团全歼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最精锐一六七师(欠一个团)共6700人。曾担任胡总南副参谋长的李昆岗连同大量高级干部被我军俘虏,我军还缴获了1000多匹骡马,6门钢炮,1.2万袋面粉,最为珍贵的,莫过于存放在蟠龙镇的4万多件军装,足足能装备两个野战兵团。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彭德怀笑得合不拢嘴,但他没有忘记让队抓紧运输,尽快撤离战场。

得知消息的胡宗南大为震惊,但他始终蒙在鼓里,仍然相信自己追的是共产党的主力部队,于是只派出附近的两个团火速回援,自己仍然带着部队追击“共军主力”。接到命令的两支部队慢吞吞地往回赶,仅有的二百五十里路就足足走了三天,等到他们赶回空无一物的蟠龙镇,都已经是5月8号了。此时的新华社广播社,这在朗诵着长篇评论——《评蟠龙胡军被歼》,胡宗南听着广播,气得一把把收音机摔在地上,大骂共产党狡猾,而此时的西北野战军,早已经撤离到安塞地区休整待命,准备下一次行动了。

蟠龙之战,作为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的最后一战,在装备不足,缺乏攻坚经验的情况下,充分运用“调虎离山”的计谋,克服苦难,一举歼灭敌人,给进犯延安的国民党军队重大打击,为彻底粉碎敌人对西北解放区的进攻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军迅速转入战略大反攻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15:08 , Processed in 0.0075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