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声中的“报菜名”,到底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04:54: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相声中的“报菜名”,到底是怎么来的?                                         2018-12-21 21:20                                                   

  经常听相声的朋友们知道,《报菜名》是非常有名的相声贯口。在表演中,相声演员将一段篇幅较长的说词节奏明快地一气道出,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基本功,也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

它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相声《开粥厂》。
讲的是一个人自己有一个暖厂,为赈济饥民免费养活三百多人,管吃管穿管住,每年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三大节目施舍特殊供应,包括肉蛋鱼各种点心、各种中西名菜,以及四季衣服,从鹅绒被、呢大氅到夏布大褂、巴拿马草帽等应有尽有。

经过前辈相声演员不断地整理充实以后,《开粥厂》就逐渐发展成两段相声,其中一段就是一般中西名菜菜名,发展成专说满汉全席的《报菜名》。
曾经有人认为《报菜名》中的菜不够常见,那咱们今天就看看到底有啥?

作为典型“老农民说皇帝中午吃红烧肉就俩大白馒头”的范例,《报菜名》绝对不存在让观众听稀罕的本意!
选用的菜是当时极为大路的菜,包括今天都大路,谁家还吃不上个炒丝瓜?

从菜名中就可以看到大多数都是极为简单的:做法+原材料,而且频繁的使用猪鸡鸭鱼……就是因为这些菜最大众、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感~

不报“煎饼果子”,不是因为常见;而是因为这是在意淫满汉全席、意淫大餐,煎饼果子上不了席呀!

更有趣的是,田立禾先生,在教菜单子时候的同时还会把每道菜的做法给传下去。
然后最早北方论坛也有人提起过一位老先生问徒弟,你吃过XXX没有?你自己都没吃过,你凭嘛上台给观众说?
然后师娘会的,师娘给做,徒弟吃,师娘不会的,师傅给钱,徒弟外头吃!
菜单子拿下来了,徒弟胖二圈了。

而报菜名形成之时,北京已经有了“八大楼”,多数菜就是出自八大楼的。八大楼现在还有,这些菜里只要不牵扯保护动物的,基本都能点出来。
简单举例:

蒸羊羔


是一道羊胎组成的美味菜肴。蒸羊之法在《齐民要术.饮食篇》已有记载,清代《食宪鸿秘》详记制法,均可参考。

蒸熊掌


蒸鹿尾儿,是指用马鹿或是梅花鹿的尾巴做的一道菜。而鹿尾实际是一种药材,分为带毛的:将鹿尾由尾椎骨处割下,挂起阴干。每年立冬至立春间猎取的质量最好,此时的鹿尾称为冬尾。
用鹿尾儿入菜,可以算是高级筵席中的名贵原料。

烧雏鸡


松花小肚儿


烩鸭条


焖黄鳝

清蒸哈什蚂


采用哈士蟆油、火腿、鸡汤制成;哈士蟆油为东北林蛙的卵巢,富含雌激素,更年期妇女选用本品,可延缓皮肤老化。
最后再举几个康熙的千叟宴你们感受一下,干果四品:怪味核桃、水晶软糖、五香腰果、花生粘;饽饽四品:花盏龙眼、艾窝窝、果酱金糕、双色马蹄糕;酱菜四品:宫廷小萝卜、蜜汁辣黄瓜、桂花大头菜、酱桃仁……很多菜现在都吃得到呀!

这么看来,《报菜名》中的菜其实也算比较常见的,只要你想吃(在不违法、不伤害保护动物的情况下),即便是现在,也依然能get它的做法~不如,什么时候来北京,先去八大楼尝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1:43 , Processed in 0.0081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