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诗词中,可有你的家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22:01: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2-7-19 22:03 编辑

毛主席诗词中,可有你的家乡?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贾 永 贾可宽   

发布:2021-12-27 09:52:50

   

   芙蓉国里尽朝晖,这是写湖南;会昌城外高峰,这是写江西会昌;秦皇岛外打鱼船,这是写河北北戴河……毛泽东作为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一生留下了上百首诗词, 这些作品自然也写到了众多的地方。那么,在毛泽东的诗作中,写到过你的家乡了吗?

一、江西: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从秋收起义后率部挺进井冈山,到踏上长征路,整整7年时间,毛泽东的征战足迹,主要是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江西第一次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这首词最初发表时,原文为“修铜一带不停留”,修铜,也就是江西的修水、铜鼓。198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修改的抄件改为匡庐”。

1927年9月9日,南昌起义40天后, 34岁的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写下了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然而,不到10天,起义队伍就从5000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接连的失败证明,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式暴动之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

革命之路,路在何方?

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断然决策: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道路决定命运。引兵井冈山——正是这一战略转折,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28年4月24日,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转战千里,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当时全国工农武装中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红四军——“朱毛”红军由此诞生。

罗霄山脉,旌旗猎猎。官兵一致、军民同心,让这支弱小的队伍,在莽莽群山之中,在人民群众中间,艰难生存下来。五百里井冈,成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8月下旬,赣湘两省国民党军5个团,趁“朱毛”红军主力远征湘南之际,第二次“会剿”井冈山。此时,山上的兵力还不足2个营,靠着仅有的一门山炮和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

捷报传来,正在湘南领兵作战的毛泽东欣然命笔,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战斗场景跃然纸上,阵阵硝烟扑鼻而来。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4.8万英烈献出生命,这意味着每天有将近60人牺牲。如今,镌刻在纪念碑上的英名只有15744人,更多的烈士在鲜血染红战旗的那一刻,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井冈山,这块养育了中国革命幼年的红色故地,在毛泽东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965年5月,正值映山红花开红似火的季节,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夕阳西沉,远山如血,登上黄洋界极目远眺,毛泽东思绪万千——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九死一生如昨。38年过去,置身这方曾经战斗过的故地,一幕幕熟悉的场景犹在眼前。古稀之年的毛泽东诗兴大发,继《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后,又创作了《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一生之中为一座山三次写诗,唯有井冈山。井冈山、黄洋界,由此名扬天下。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豪情独有,自来坚定的理想信念。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井冈山到赣南,一路都是激烈的征战。环境再残酷,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毛泽东旺盛的诗情,就像他所带领的那支愈挫愈勇的红色队伍蓬勃旺盛的战斗精神一样。

雪地行军,天寒地冻。毛泽东在马背上出口而成《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71年11月15日,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智利驻联合国代表当众朗诵了毛泽东的这首诗,赢得一片掌声。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国民党重兵“围剿”,规模一次更比一次大。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战斗间隙留下了两首豪气干云的“渔家傲”。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即使在人生低谷,毛泽东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表现出非凡的伟人气度。这也是他的诗词创作在投身革命之初就达到第一个高峰期的重要原因。

至1931年秋,“朱毛”红军接连粉碎国民党军队三次“围剿”,把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开始了共产党人在局部地区执政的实践。

也是在1931年,27岁的王明执掌了中共中央领导权。1932年10月26日,因病在长汀福音医院治疗的毛泽东,被撤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一职。

1933年9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4年4月21日,筠门岭失守,中央根据地南大门洞开。也就是这个时候,毛泽东来到地处前线的会昌,指点红22师政委方强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官兵心中的愁云一扫而光。

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西北又名岚山岭的会昌山。面对着逶迤的山峦,一首体现他博大胸襟的壮丽诗篇,如同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这就是《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有评论认为,这是一首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会昌,这个赣南小城,也因为这首词声名大噪。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毛泽东在江西写、写江西、为江西写的诗作共15首。战争年代8首,解放后7首。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从当天的《人民日报》上读到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二、福建: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与江西一样,福建也是毛泽东诗词中多次提到的地方。

1928年3月,邓子恢在他的家乡龙岩发动后田暴动,建立了福建第一支红色武装。第二年3月,蒋介石与桂系军阀爆发战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朱毛”红军一路向南,红旗指处,所向披靡,以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汀江两岸,翻了身的农民分田分地,一派火热气象。毛泽东为革命前景所鼓舞,遂成《清平乐·蒋桂战争》。据说,这首词也是毛泽东在马背上吟出的。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然而,几场战斗的胜利,并不能掩盖这支年轻的队伍此时存在的问题。

那个多雨的季节,注定要让这支成长之中的红色队伍经受暴风骤雨般的考验。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否定,不得不离开红四军,前赴闽西蛟洋养病兼做地方工作。

当选新一任前委书记的陈毅,远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9月28日,陈毅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这就是著名的“九月来信”。

“九月来信”对红四军党内争论作出明确结论,指出“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原则”。周恩来指示红四军维护“朱毛”领导,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

消息辗转传来,已是菊花怒放的九月重阳。身体渐渐好转的毛泽东,登临上杭城里的临江楼,听远山隆隆炮声,望脚下奔流江水,心情一如秋日晴空,再也抑制不住澎湃的诗情——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寥廓江天,秋风送爽。1929年11月23日,朱德、陈毅率红四军再占汀州。11月26日,毛泽东从上杭赶赴汀州城。老友重逢,分外激动。毛泽东说:“朱毛,朱毛,毛不离朱,朱不离毛。”

蹚过坎坷的山路,中国革命又见平川。

1929年11月28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5天之后,队伍开赴连城新泉,进行“新泉整训”。

正值初冬,新泉河畔,宜人的温泉水消除了红军战士连续征战的疲劳。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的“三条纪律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两项注意:“洗澡要避女人”“大便找厕所”。至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初步成形。

风云突变。就在这时,国民党军队攻占长汀,直逼新泉。为确保会议安全召开,红四军移师上杭古田。

古田,位于上杭、龙岩、连城三县交界处,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红军4个纵队布防于周边4个村庄,成烽火连台、犄角拱卫之势,随时拒敌于古田之外。

深夜,古田小镇“松荫堂”灯光闪烁。直至曙光微露,思重千钧的毛泽东依然笔走春秋。他要做一篇大文章,这就是:建成一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新型人民军队。他甚至忘记了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是自己的36岁生日。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

那是闽西少有的寒冷冬天。窗外,飞雪连天;室内,暖意融融。廖氏宗祠厅堂里,烧旺的炭火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了全体代表的拥护。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选举以毛泽东为书记,毛泽东、朱德等11人为委员的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

古田会议决议由8个部分组成,其中《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意识的不正确倾向问题》,也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整个决议的核心——中心思想就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是非经过不知难。一部古田会议决议的成文,也许是在几个不眠之夜后,然而,一条切合实际的道路的探寻,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充满曲折。人民军队最初的寻路过程,同样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伴随着争论与交锋。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敢于直面和解决矛盾与问题,最终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军之路。

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两年4个月又28天过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形成,工农武装彻底完成了凤凰涅槃。罗荣桓说:“我们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已经定型了。”

快马加鞭。朱德率红四军第一、第三、第四纵队先期离开古田,出击外线,转战赣南。毛泽东指挥二纵队阻击龙岩方向来犯之敌,而后快速挺进江西宁都,与朱德汇合。两路大军调动敌军狼奔豕突,国民党“三省会剿”被彻底粉碎。

望一眼万山丛中的鲜红战旗,毛泽东欣喜高吟: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如梦令·元旦》,被誉为史上最经典的元旦献辞。33个字,写到了福建三个县和一座山。

人员还是那些人员,武器还是那些武器,红四军却脱胎换骨了。从古田出发,党领导人民军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艰苦长征、浴血抗战、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创建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新中国。

三、湖南: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1911年春节刚过,毛泽东跟随表兄王季范来到省城长沙,直到1923年,他几乎都在这座城市读书求学、从事革命活动。

1925年深秋,毛泽东路经长沙。此前,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还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故地重游。近处碧绿的湘江水,远处霜色正浓的岳麓山,不禁让毛泽东回忆起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沁园春·长沙》与11年后写成的另一首《沁园春·雪》,构成了毛泽东诗作中同一词牌的两大华章。两首词之所以流传最广、引用最多,除了思绪飞腾、意境高远,还在于前一首诗中所发出的时代之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后一首诗词中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后来回忆,大概在1915年到1918年间,“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同学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学会。” 毛泽东所说的“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学会”,就是1918年4月在他的同学蔡和森家成立的新民学会。

发起“新民学会”,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作为毛泽东革命的始发地,长沙留给了他太多珍贵的记忆。1920年9月16日,已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寄来一封长信:“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毛泽东回信:“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后来成为毛泽东岳父的著名教育家、伦理学家杨昌济先生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和蔡和森:“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欲言救国必先重二子!”正是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影响下,作为湖湘文化重地的湖南第一师范,成了革命的摇篮,走出了一代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

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1915年9月,长沙几十所校园内,出现了一则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征友者正是毛泽东,“二十八画生”是他当时的化名。第一批成为朋友的,就有正在长沙第一联合中学就读的罗章龙。

1918年4月,已是新民学会会员的罗章龙准备东渡日本留学,毛泽东写诗相送,署名便是“二十八画生”。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这是毛泽东最长的两首诗作之一,另一首是后来在延安撰写的《祭黄帝陵文》。从湖湘大地写起,由景而情,借古喻今,凌云之志,直抒胸臆。写这首诗的时候,毛泽东还未满25岁。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早在1910年秋天,当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就改写了一首题为《七绝·呈父亲》的诗。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临别,他对乡亲们立下誓言:“二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了!”

1959年6月25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近乡情怯。车出湘潭20公里,毛泽东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一遍遍撩起窗帘往外看,眺望车外田野。他还时不时地看看司机,仿佛在说,能否快点开?车子刚抵韶山招待所前坪,毛泽东一步跨出轿车,急着与家乡人打起了招呼。

他掏出从武汉买的珞珈山牌香烟招待乡亲们。他请家乡的长辈、老师、亲友和老党员、老自卫队员、革命烈士家属吃饭,菜单上都是地道的韶山农家菜:木耳炒鸡、回锅肉、炒豆角、烧丝瓜、烧鲜鱼、烧排骨、菜心汤……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毛泽东悄悄起床,来到山上,找到了父母的合葬墓,把警卫人员递给他的一把松枝,恭敬地放在坟前,又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阔别家乡32年的毛泽东回来了。父母留给他照看的两个弟弟却未能回来,曾经陪同他一起回乡闹革命、教乡亲们唱《金花籽》的爱妻杨开慧未能回来,曾代他回乡祭祖的他的长子毛岸英也未能回来……从1925年毛泽东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到抗美援朝战争,他的6位亲人,牺牲在了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征程上。小小的韶山冲有144人被正式认定为革命烈士。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首《七律·到韶山》,道出了一代伟人的浓浓乡情,更写出了人民就是江山的领袖情怀。

对于养育了自己的湖南,毛泽东怀有别样的情感。他在给同窗五载的好友周世钊的信中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1961年,毛泽东的另一位青年时代的好友、著名农林生物学家乐天宇,带领科研小组考察家乡九嶷山后,与周世钊等聚会共叙同学之情,决定送几件产自家乡的纪念品给毛泽东,其中就有斑竹、斑竹管毛笔等,引发了毛泽东对家乡的情思,这便有了又一首穿越时空、俯瞰大地的诗作《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四、长征路:长征二万五千里,四大佳作惊寰宇

“无山不入诗,入诗成绝唱”。山,在毛泽东诗词中几乎无处不在。山,锤炼了他的意志性格,记录了他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

踏上长征路,担架上的毛泽东一连创作了三则关于山的诗,这便是《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美国记者斯诺记载:红军长征中,“仅一方面军就翻越山脉18座,跨越大河24条……”

仓促转移的红军在翻越五岭之后,就遭遇了长征路上最为惨烈的一役——湘江之战。

14名团以上干部牺牲在湘江两岸,出发时8.6万人的红色大军血战湘江,仅剩下3万余人……激战过后,湘江水由清变红,当地百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死者的鲜血激发了生者的反思。从白区力量损失百分之百到红区力量损失百分之九十再到兵败湘江损兵折将……宣告了“左”倾教条领导的破产。

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上,平均年龄34岁的20位与会者,在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独立自主地选择了自己的核心。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不过,此刻的毛泽东不可能有丝毫的喜悦。前有川军上百个团沿长江布防,截断了红军北上的去路,后有浩荡而来的蒋介石中央军“追剿”部队。敌我之比达到了空前的40:3。

人均枪不足一支、弹不到三发,已经连续征战三个月的红军需要枪支弹药、药品食品,更需要一场鼓舞士气的胜仗——红军,再也输不起了!

1935年1月29日这一天,黔北川南之交的赤水河畔,一支肩扛镰刀铁锤红旗的队伍逶迤而来。面容消瘦的毛泽东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国革命的航船驶进险滩之际,毛泽东阔步走向船头。贵州,成为他力挽狂澜的开端。

第一仗,西进土城受挫。毛泽东没有恋战,迅速渡过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当蒋介石匆匆在长江南岸重兵阻拦,毛泽东杀了个回马枪,掉头二渡赤水,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5天内歼灭和击溃蒋介石嫡系吴奇伟部两个师、8个团,俘敌3000多人。

这是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缺少弹药的红军得以补充10万发子弹。直到这时,蒋介石如梦方醒:毛泽东回来了!

硝烟未散。毛泽东在血色黄昏中策马而至,登上千古雄关娄山关,吟诵出千古绝唱《忆秦娥·娄山关》,贵州的地名也首次出现在了毛泽东诗作中。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强渡大渡河,飞奔泸定桥,翻越巍巍雪山……处处是险境,步步生死关。就在穿过草地的时候,严峻的党内斗争,也在考验着这支年轻的队伍。

自恃手下兵强马壮,张国焘在一、四方面军汇合后公然闹分裂,拒不执行中央北上的决议,强行带着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一部第二次过草地南下。

兴奋的会师变成了严重的分裂。党中央被迫率领仅有7000余人的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北上。

1935年9月,北上红军突破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侦察连长梁兴初带领侦察兵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进入甘南重镇哈达铺,不但找回了刊有徐海东、程子华率红二十五军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师消息的报纸,还生俘了一个路经哈达铺的国民党少校。

毛泽东喜形于色:“我们的侦察兵,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他大手一挥,“到陕北,去找刘志丹!”

翻过最后一座雪山岷山,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青石嘴,击败前来堵截的敌人骑兵团,为与陕北红军会师扫清阻碍,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

红军被迫长征的时候,蒋介石曾经认定红军“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毛泽东却用他的旷世奇才完成了惊天逆转,把一次前路渺茫的仓促撤退变成了一场向死而生的英勇进军,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走过千山万水,再也没有任何的险阻能够阻挡这支红色队伍了。

仰望云天,毛泽东用一首《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壮志豪情像高山一样雄阔。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用他雄奇豪壮的诗句,把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一座座城市、一处处地名写进了诗作,赋予了它们以神韵、以瑰伟。在武汉,毛泽东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水调歌头·游泳》,也留下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等不朽名句;在河北秦皇岛,毛泽东用一首《浪淘沙·北戴河》展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的同时,把夏秋之交的海滨景色描绘得气象万千。在杭州,毛泽东写下了《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等7首诗词,江山瀚海的大气,终于遇到了胸中风云万里的知音。而毛泽乐为解放南京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让人们认识到了共产党人革命到底的勇气和意志。郭沫若评价:这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

真正让一首诗容量无比的是这首《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则56字的七言律诗,不仅展示了长征的精神,描绘了红军的风采,还把绵亘于江西、湖南、广西之间的五岭,云贵之间的乌蒙,云南境内的金沙,四川境内的大渡河、泸定桥和耸立于川甘交界的岷山,一一引入诗中。仿佛一幅壮阔的图景,又仿佛一台威武的战争活剧。气势之磅礴,气魄之宏伟,格调之高昂,史所罕见。这是有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伟人,才具有的豪迈诗情。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20:18 , Processed in 0.0086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