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送给外孙玩具,李敏看到后,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 18:0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送给外孙玩具,李敏看到后,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2023-07-01 11:00                                       

      1962年10月27日,中南海诞生了一个新生命,就是毛主席的外孙、李敏的儿子孔继宁。
毛主席一生为国事操劳,很少有精力过问家事,但这不代表毛主席漠视家庭情感,当李敏临产时,毛主席就一连多日都很紧张,李敏临盆那天晚上,毛主席更是一夜未眠。
当得知李敏生了一个儿子后,毛主席像天下所有荣升祖父、外祖父的老人一样,喜不自胜,说:“我今年70岁了,终于官升一级!”

女婿孔令华说:“小家伙额头高高的,很像爸爸您。”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说:“儿子多像妈妈,女儿多像爸爸,像我就不奇怪呀!”
孔令华又请毛主席给外孙起个名字,毛主席摆摆手,说:“这个应该让他爷爷起才对。”
但是,孔令华说:“我早就问过他们了,我的父母和全家人,都非常期盼您给孩子起个名字。”
毛主席想了一会儿,说:“十月革命就发生在10月,我看,就叫孔继宁吧,意思就是继承列宁的革命意志。”
从此,这个小家伙儿就有了一个名字:孔继宁。

当时,李敏一家都住在中南海,毛主席也能经常见到外孙,享受到了难得的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孔继宁小时候很可爱,虎头虎脑,活泼好动,满屋子跑来跑去,毛主席每次见到他,都要把他抱起来,逗得他呵呵地笑,毛主席也忘掉了工作的劳累。
姥爷给外孙买玩具是天经地义的事,毛主席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毛主席给外孙的礼物,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预备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天,李敏看见儿子正抓着姥爷的毛笔在当玩具玩,就笑着问父亲:“爸爸,你这个当外公的,有没有玩具给外孙呀?”
毛主席一听,就神秘地笑了,说:“早就准备好了!”
说完,毛主席就回到卧室,搬出来一个小箱子,一看就有年头了,李敏甚至觉得有点眼熟,但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

毛主席打开这个箱子,李敏凑过去一看,里面就像一个小百宝箱,有很多极富陕北乡土气息的小玩具,像布扎的小老虎、泥塑彩绘的小马等等。
李敏越看越觉得莫名的亲切,可还是想不起来自己和这些玩具有什么关系。
这时,毛主席拿起来一个拨浪鼓,“布咚、布咚”地摇起来,对李敏说:“娇娇,你还认识这个吗?”
李敏一下子想起来了,原来,这个箱子里的这些玩具,都是自己小时候父亲给她买的!
李敏是在1936年底出生的,母亲贺子珍第二年就离开了延安,去了苏联,毛主席只好一个人照顾李敏,既当爹又当妈,给她买了很多玩具。
到了1941年,李敏被送去了苏联,陪伴母亲贺子珍,留下的那些玩具,都被毛主席收拾了起来,这么多年来一直带在身边,寄托着他对女儿李敏深深的父爱。
直到李敏的孩子出生后,毛主席才把这些玩具拿了出来,送给外孙,让李敏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不过,毛主席虽然对外孙非常疼爱,但是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很严厉的。
有一次,孔继宁看见一个大金鱼缸,里面游着几只五颜六色的珍稀金鱼,就伸手进去抓,李敏急忙阻止,孔继宁就开始撒泼,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李敏出于母亲的本能,想找点好吃的东西哄哄他,就问父亲:“爸爸,有没有点心?”
毛主席摇了摇头,说:“我这里没有点心,就是有也不会给他,你不能这样惯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对的!”
这就是毛主席的教育之道,孩子做错了事,要给他讲道理,而不是不分对错,一味地去哄他,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观念,以为做错了事就能得到好处。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这个教育观点,是很值得我们年轻的父母学习的。
(参考资料:《我的父亲毛泽东》《毛泽东家风》《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2:24 , Processed in 0.0071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