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白向一女子表白遭拒绝,写下一首酸酸的诗,却成千古名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03:33: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白向一女子表白遭拒绝,写下一首酸酸的诗,却成千古名篇                                                       

2023-07-04 09:49                                       

         作为爱酒如命的大诗人李白,酒入豪肠,便可诗兴大发,写下不少佳作。“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余光中先生的笔下,那生长于盛唐的谪仙人李白仿佛就在眼前,手持斟满美酒的夜光杯,潇洒肆意地放声高唱。
作为唐代乃至如今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过得洒脱自在,年少时便辞亲远游,其游踪遍及神州大地。他写下的诗篇多如牛毛,流传至今也还有九百多首,为中国文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白的诗篇个人色彩鲜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但谁也想不到,这样的大诗人却曾因表白被拒写下了一首酸酸的诗。更有趣的是,这首诗还被广为流传,如今已是诗中名篇。

才情终获赏识 李白自小便聪明好学,才情卓越。年仅十五岁,就已经写下了不少诗赋,周围许多师长和社会名流都对他的诗赞不绝口。按理说,李白才气过人,又年少出名,去参加科举考试也许能得到达官贵人甚至是皇帝的青睐,但后人怎么没听说过李白参加科举考试呢?
其实,李白不是不想参加科考,而是他没有资格参加科考。根据后人猜测,有的说李白家中有人曾犯过罪,害整个家族的子弟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也有的说是因为李白的父亲是商人,商人的儿子没有资格参加科考。
总之,众说纷纭。这件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是没资格参加科考的。这对于始终想一展抱负的他来说无疑是令人沮丧的。但生性豪迈的他也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周游山川,写下了不少名篇。

而上天似乎更愿意眷顾有准备的人。就是因为李白在游历大江南北所积累的丰富阅历和写下的瑰丽诗篇,他受到了贺知章的赏识,甚至被其盛赞为谪仙人。故而,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他的诗篇得以呈到唐玄宗的案前。 不出意料,唐玄宗在读过李白的诗赋后,就深深地被他的才情所折服。这份对才子的倾慕,甚至让唐玄宗在李白受诏进宫时降辇步迎。靠着皇帝的赏识,未曾参加科考的李白成了供奉翰林,留在长安为皇帝写诗解闷。
对于胸怀大志的李白而言,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受到重用,为朝廷建功立业,却没想到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写诗,心中不免大为失望。尽管如此,他也只能暂时留在了长安。

长安出行遇佳人 然而,也正是在长安,李白遇到了让他求而不得的佳人。一日,李白外出游玩,骑着马途径一个小巷子时,遇上了一架马车。微风轻轻拂面而来,马车的窗口微开,露出了女子秀美的脸庞,深深地触动了李白的心,让他难以忘怀。
在他眼里,这名女子仿佛从天而降的仙女。难得遇上如此佳人,李白怎么也不愿意错过。因此,为了能与这名女子结识,性格豪迈的他盛情邀请这名女子一同前往青绮门的一个酒家饮酒作乐。也许是李白潇洒肆意的作风,让女子觉得他颇有君子之风,就答应了他的邀约。
到了酒家后,爱酒如命的李白不出意料又是痛饮了起来,原本还清醒着的他很快添了几分醉态。唐朝虽风气开放,对女子的拘束较少,但大户人家还是比较讲究的。也许这名女子就恰好十分讲究礼数,见主动邀约的李白自己喝得不亦乐乎,不免有些不喜。

而醉酒后的李白更是诗意大发,不顾仪态地放声作诗或高歌。总而言之,两人此次的约会并没有那么让这名女子满意。因此,当浑身酒气的李白对女子深情表白,表明其心意,甚至希望日后再相见时,女子根本不作他想,只想着拒绝。 尽管这名大家闺秀出于照顾李白的面子,并没有把话说得过于直接,而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就急匆匆地离开了酒家。在李白还沉浸在被拒绝的失落中,这位女子早已经不知道去到哪里了,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住址。
意识到自己唐突了佳人,李白又后悔又难受,但此时早已没有用了,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寻找所遇的佳人。而对于一直被追捧的大诗人李白,难以置信自己居然被一个女子拒绝了,这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求而不得惹愁绪 也许是佳人实在太撩拨人,也许是求而不得激起了李白的好胜心。总之,他对这名女子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愈演愈烈。当李白的情感过于充沛时,他选择以诗赋的方式发泄自己的内心。
因此,在某次酩酊大醉后,李白专门为此提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相逢行》,以此纪念这次美好却没有结局的邂逅,也借诗句抒发了对该女子深厚的思念之情。这首充满酸涩的诗如实记录了李白遇见佳人惊为天人、欣喜若狂的场景,却也写出了他求爱不得的失意。

情场浪子难免失手。从这首《相逢行》中的“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我们得以窥见佳人的娇羞和美貌,却也从“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深刻感受到了诗人李白无法取得佳人青睐的愁思和烦闷。 然而,没有抱得美人归并不能让洒脱飘逸的李白长久地沉沦在沮丧之中,情场的失意在这首诗写成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是这位盛唐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不知道,他这首失意酸涩的诗会被广为流传,引起了不少后人的讨论和赏析,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小结: 李白一生风流倜傥,豪放洒脱,这件事对他而言并不算重要,却能让他为此写下诗篇。不难看出,李白确实是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愿意压抑自己的情感。即使是表白被拒,也能从容地以诗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真不愧是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的诗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20:22 , Processed in 0.0078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