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子读了笑,女子看后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8 05:5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子读了笑,女子看后气                                                         2024-01-03 11:25                                       

    发布于:天津市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谓深远,他们不会因为蝇头小利与你计较,反而生怕你吃亏,总是将自己最好的与你一起分享,与你同担风雨,共享美好。
好的朋友不仅可以在危难的时候拉你一把,而且还会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给予劝诫,以防其中一方铸成大错,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历史上就有很多为人称道的友情,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管鲍之交了。管仲与鲍叔牙从小就交好,但由于管仲家中比较贫困,总是在物质和金钱方面占鲍叔牙的便宜。
鲍叔牙并没有因为此事与管仲计较,后来,二人效忠不同的君主,管仲效忠之人败北后,管仲因此锒铛入狱,鲍叔牙并未对管仲置之不理,而是向自己效忠之人极力推荐管仲。

管仲被救出后,对鲍叔牙更是感激不尽,与鲍叔牙一起为齐国的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千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为了劝诫自己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女色而作词一阕。
但在现代,这阙词却是饱受争议:广大男性朋友看完后都是一笑置之,女性朋友看完后却很是气愤。这又是为何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是宋朝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美食家。他的词,浑然大气,畅然豁达,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其实与苏轼的生平经历有关。
苏轼在十九岁时随父兄进京应试,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间苏轼父子三人名动京师,本可以在京城大展宏图的苏轼却因父母先后病逝只得回家守孝。
几年后,苏轼重返官场,正逢王安石变法,因苏轼提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弊端,引起王安石震怒,遭到排挤。苏轼自请出京,在此期间结识了很多知己好友,还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轼生性旷达,在地方上政绩颇佳,但由于上书时带了个人主义色彩,被有心人利用,遂被贬黄州。几年后,他东山再起,又受重用,可好景不长。
彼时,王安石一派的新党受到打压,旧党重新执政,不论新党还是旧党,都存在其弊端,苏轼直言不讳,指出旧党执政的弊端,又遭到旧党的排挤。
见此情景,苏轼看清朝中形势,再次自请外调。此后,苏轼就在杭州过起了惬意的生活,苏轼率众修建河堤,极大的方便了百姓们的衣食起居,被百姓们称为“苏堤”。
晚年时的苏轼再次被朝廷重用,令人惋惜的是,苏轼在北归的途中卒于常州。一代文豪颠沛流离一生,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局。令人不胜唏嘘。
其实,苏轼接连被朝中势力所不容也与他自身的性情有关,他为人正直,刚正豁达,爱打抱不平,偏又是个诗人,因此,大笔一挥得罪了很多人。

这并不是说苏轼的性情不好,只是,这种率直的性情为当时浑浊的朝局所不容。
苏轼曾劝谏一位朋友劫色而作了一首诗,这本是一位朋友给另一位朋友的良好的建议,却在后世引起了诸多争议。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诗劝谏好友
苏轼在外调期间不断结交好友,还喜欢上了佛法,因为人正直豁达,各方文人、高僧和道士都喜欢与之结交,可谓是古代的社交天花板。苏轼每到一处都会去拜访当地的寺庙和德高望重的僧人、道士。
他有一位王姓朋友,是一位道士,因为道家讲究遵循自然,无为而治,只讲究克制,并不像佛教那样有严格戒律,因此,这位王姓道士就比其他佛教弟子自由些,尤其是在女色上,更是不加节制。
本来嘛,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食色性也,这也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如果不懂得加以节制对自身也是无益的,并且不利于悟道。更何况他还是个道士,太过于放纵总是说不过去的。
苏轼想要劝谏这位朋友,又怕直说会让朋友不好意思,于是,就想到做词送与朋友,这样,不仅达到了劝谏朋友的目的,又不会让朋友太尴尬。
这阙词就是《临江仙·赠王友道》。苏轼在作这阙词的时候也很有技巧,词的上半阕先是引用三个人的典故将好友夸赞一番,称赞这位好友 玉树临风、淡泊名利、性情洒脱。

而下半阙画风一转,直言不讳的指出朋友过于沉迷于女色,不益保住真气,不利于好友参悟道法,不能只靠说,要多付诸行动。也就是告诉好友,不要因为贪图享乐毁了自身的修为。
这阙词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是说尽好话,不停地给朋友戴高帽子,将朋友捧到极高的位置,后面急转直下,将好友的不足之处明确指出。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王姓好友受到苏轼的词后也是哭笑不得,他深知苏轼的脾气秉性,知道朋友这是为了告诫自己保重身体,以免伤及自身,耽误修为。
因而,这位道士朋友并没有生气,反而将这阙词分享给身边的其他好友传阅,这阙词由此便在好友们中传开,好友们看完这阙词也都是哈哈一乐,一笑置之。
诗词引发女性不满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阙词在当代引起了广大女性的不满。
原因无他,词的最后一句原文是这样的:“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这句词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不要像古代的司马相如一样,只爱卓文君。
汉朝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夫妻恩爱,伉俪情深,虽然中间夫妻二人之间有过龃龉,但后来夫妻二人感情和睦,可谓是羡煞旁人。
苏轼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可能就是想将卓文君比作女色,将司马相如比作自己的好友,只是单纯的想要规劝好友不要因沉溺于女色而耽误自己的修行。
可能有些人误会了苏轼,认为苏轼是在告诉自己的好友“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要“单恋一枝花”,这些过度解读,实在是冤枉了这位大文豪。

况且,苏轼本身也是一位极为长情的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苏轼悼念亡妻的千古佳作,若苏轼真是一位留恋花丛柳巷的无情之人,怎么会写出这种细腻伤感的词句呢?

这最后一句之所以会在现在引起争议,除了被过度解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时代的变迁。
在思想封建的古代社会,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男人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女子不但不能有怨言,还得学会容忍、识大体,否则就是不遵三从四德。
古代女子文化程度低下,大多数女性根本没有读过书,因此,她们就算是听过这阙词,却并不懂其中的意思,更不会深想。就算是偶尔有通晓诗书的有异议,也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而在思想先进、开放的现代,讲究对感情忠贞,一个人可以爱很多人,但是,不能同时爱很多人,而且,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感情是被后人歆羡的,却被苏轼拿来这般引用,难怪有人会不满。
再加上时代变迁,女性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女性拥有与男性同等表达意愿和思想的权利,遇到不公之事,不再隐忍不发。不仅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为这种争议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综上,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被误解,广大女性朋友看到苏轼的这阙词的最后一句还是会觉得气愤。

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写诗词告诫好友可不仅这一桩事,另外一首诗远比《临江仙·赠王友道》更为直白,更具讽刺意味。读过之后,直叫人拍案叫绝。
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朽娶了一位年方十八的少女做小妾,苏轼去参加喜宴时,当场作了一首诗送予这位老友,原文如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作完诗后,在场之人无不哈哈大笑,而这位八十高龄的新郎官也是苦笑连连,不停摇头。碍于当时的场合与苏轼的性情,老者并没有声苏轼的气。
不出意外,这首诗广为流传,后人经常用最后一句来讽刺老牛吃嫩草的人。

可能有人不知道最后一句跟前面三句有什么关系,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花大多以红色、粉红色为主。苏轼用梨花的白象征了老者的白发,用海棠花象征女子的娇艳。
以此两物比喻老者和少女,及其形象,又颇具讽刺意味。看来,苏轼这率性而为的性子也经常让他的朋友们哭笑不得。
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既能风花雪月,又能下里巴人,不仅可以歌功颂德,而且可以讽刺抨击。苏轼作为一代文豪,把控文字的能力炉火纯青。
用他自己的方式,多次劝谏好友,给好友正确的指点,为了劝诫好友戒色,还作词一阕,赠予好友。而这首诗也经住了时代的变迁,流传到今日。

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男人们看到后,都是一笑置之,女子们读后却颇有微词,有的甚至气愤不已。
不管苏轼是有意如此还是无意为之,斯人已去,逝者已矣,再去纠结这些无稽之谈已经没有意义,倒不如多学学古代文人墨客的文采暂时忘却眼下的苟且,领略古代人的诗与远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3:24 , Processed in 0.0078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