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三峡出现“水老虎”,最长达2米,体重百余斤,十几斤大草鱼都被逼躲进浅滩逃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3 13:06: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长江三峡出现“水老虎”,最长达2米,体重百余斤,十几斤大草鱼都被逼躲进浅滩逃难                                 

2025-02-02 19:42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段长江三峡的航拍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浪潮。画面中,密密麻麻的鱼群在江水中肆意游动,原本碧绿的江水竟被鱼群“染”成了黑色,场面震撼至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排的一场水下“盛宴”。

定睛细看,这些鱼群主要是鱤鱼。它们体型庞大得令人咋舌,最长的竟然能达到2米多,体重超过百余斤,如同一个个威风凛凛的水下“巨无霸”。

据专家介绍,它们此次聚集性出现,与洄游产卵的习性密切相关。

01

堪称淡水水域中的“冷面杀手”

自2021年长江开启十年禁渔的宏伟计划后,这些号称水中霸主的鱤鱼,数量如同雨后春笋般暴增,体型也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不断“膨胀”,水涨船高。

鱤鱼堪称淡水水域中的“冷面杀手”,是一种极其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们专门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因此被人们形象地誉为“水老虎”,稳稳占据着淡水生态系统顶级捕食者的宝座。

若是池塘里有鱤鱼的身影,其他鱼类便如同陷入了绝境,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正因如此,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鱤鱼如此疯狂地捕食其他鱼类,在长江中横冲直撞,会不会将其他鱼类赶尽杀绝?

好不容易在禁渔期逐渐恢复的生态环境,会不会再次遭受它的“毒手”,被无情破坏呢?

02

“水老虎”最长达2米,体重百余斤

鱤鱼,又被人们亲昵地称作“水老虎”,属于鲤形目鱼类。它的头部格外硕大,嘴巴也大得夸张,眼睛和鳞片却小巧玲珑,身体则像一根修长的利箭,“腹平口大色黄鳞细”,这些特征就像是它独特的“身份标识”。

鱤鱼的身体完美地呈现出流线型,体色微微泛黄,腹部则如同银白的月光,这种精妙的体色搭配,在自然水域中简直就是绝佳的“隐形衣”。

无论是在捕食猎物时,还是在逃避天敌的追捕时,这身保护色都能让它们如虎添翼,占据绝对优势。

鱤鱼的生长潜力更是惊人,最大个体能够长到50公斤以上,长度超过2米,这个高度甚至比一位成年男性还要高上不少。

03

“捕食机器”,每天的进食量超过10斤鱼类

鱤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水域,是一种半洄游性鱼类。它的凶猛就像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从幼小鱼苗阶段开始,就展现出了“吃货”的本性,将其他鱼苗当作自己的美味“小零食”,大快朵颐。

它的食谱丰富得令人咋舌,四大家鱼是它日常的“主食”,除此之外,连老鼠、青蛙、蛇等也难以逃脱它的“魔口”,食量更是大得惊人。

一条成年鱤鱼,每天的进食量超过10斤其他鱼类,简直就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捕食机器”。

鱤鱼的攻击力堪称恐怖,它的速度快如闪电,时速可达70公里,大部分鱼类在速度上根本无法与它相提并论。

它的爆发力同样惊人,冲击力强大无比,捕食猎物时的场景更是残忍得让人不忍直视。

它会利用自己快速游动的能力,如同离弦之箭般迅速追上猎物,小的猎物直接一口吞下,大的则用蛮力撕扯成两半,然后再慢慢享受这“胜利的果实”。

04

十几斤大草鱼都被逼躲进浅滩逃难

在江边的浅滩上,一群体型硕大的草鱼紧紧地挤作一团,它们的鳞片脱落得斑驳不堪,有的尾鳍还带着醒目的血痕。

这些平日里在江中悠然自得、威风凛凛的“大块头”,此刻却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战战兢兢地躲在这片它们自认为安全的地带,瑟瑟发抖。

谁能想象得到,这些动辄十几斤重的草鱼,竟然也会有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一天?

而这场“噩梦”的元凶,正是近来在长江水域横行霸道的鱤鱼。

在这场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之战中,鱤鱼的凶猛与草鱼的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36 , Processed in 0.0082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