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宋帝后图鉴:宫廷帝王后妃的画像有多少真实性,隐藏什么秘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8:15: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25-2-10 18:17 编辑

赵宋帝后图鉴:宫廷帝王后妃的画像有多少真实性,隐藏什么秘密?                                                                  2025-02-10 15:04                                        

发布于:天津市
   
       南宋,是宋朝的第二个时期,在靖康之变后宋皇室南迁,由于疆域相对于北宋而言位置靠南,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所以史称“南宋”,期间共历9位帝王,享国152年。
南宋是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以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的一个特殊时期。

南宋为什么是太上皇最多的时代?出了几位太上皇后?有几位太皇太后?有哪几位女性在死后获得了四字谥号?末代皇太后会是谁?宋末三帝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南宋的第一位太上皇,也是最长寿的帝王之一
宋高宗赵构,在位35年,庙号高宗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十日,宋高宗下诏禅位举行禅让仪式,养子赵昚即皇帝位,是为宋孝宗。
赵构则被尊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后累加尊号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颐养天年,赵构也是宋朝活的时间最长的一位太上皇。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月初八日申时,赵构驾崩,享年八十一岁,死后上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葬永思陵。
原配:宪节皇后邢秉懿(享年34岁)
邢秉懿,她是宋高宗赵构的原配妻子,赵构为康王的时候聘娶邢秉懿,封为“嘉国夫人”。
靖康之难时,邢秉懿与赵构的另外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赵构的五个女儿都被金人掳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金人将韦贤妃、邢秉懿等人送至五国城安置,并封邢秉懿为“宋国建炎夫人”。
宋高宗登基后遥册“邢秉懿”为皇后,并授予她的亲属二十五人为官。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邢秉懿在五国城逝世,享年三十四岁。金熙宗下诏以一品礼祔葬,但这件事南宋方面并不知情。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南宋要迎回宋高宗生母韦贤妃时,才得知邢秉懿已死,此时中宫已经虚位长达十六年。
宋高宗特意为她辍朝,上谥号为“懿节皇后”。同年八月,邢秉懿的梓宫送回后,安置在圣献太后梓宫西北。淳熙末年,改谥邢秉懿为“宪节皇后”,祔宋高宗庙。
宋朝第一位太上皇后
继室:宪圣慈烈皇后吴氏(享年83岁)
她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吴氏被册立为皇后。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高宗禅位给宋孝宗后,尊吴皇后为“寿圣太上皇后”。
公元1194年,宋孝宗驾崩后,宋光宗又尊吴太后为“太皇太后”。光宗因病退位,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宋宁宗。
公元1197年,吴太皇太后病死,享年八十三岁。死后上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
南宋的第二位太上皇
宋孝宗赵昚,在位27年,庙号孝宗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二十日,赵昚正式向宰执大臣们宣布自己将禅位于皇太子,从此退休静养,二十八日,赵昚改德寿宫为重华宫,作为自己退位后的居所。
同年二月二日,宋孝宗在紫宸殿举行了内禅仪式,赵昚成为太上皇,被尊为“至尊寿皇圣帝”,他也因此成为了南宋第二位太上皇。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六月初九日,宋孝宗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赵昚死后上谥号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永阜陵。
追封原配:成穆皇后郭氏(享年31岁)郭氏,她是宋孝宗赵昚的原配妻子,是宋光宗赵惇的亲生母亲,赵昚的所有子女都是成穆皇后郭氏所生。
赵昚在做普安郡王的时候纳郭氏为妻,封为“咸宁郡夫人”。
期间,郭氏生下宋光宗赵惇、庄文太子赵愭、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还生了两个女儿是嘉国公主和皇次女,皇次女在出生五个月的时候夭折了。
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咸宁郡夫人郭氏去世,享年三十一岁,死后追封为“淑国夫人”。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赵昚被立为皇太子,追封郭氏为皇太子妃。赵昚即位后,追册郭氏为皇后,上谥号“恭怀皇后”后改为“安穆皇后”。
宋孝宗去世后,在营建永阜陵的时候,又改谥郭氏为“成穆皇后”,祔孝宗庙。
继室:成恭皇后夏氏(享年32岁)
夏氏刚入宫的时候是宪圣太后阁中的侍御。在普安郡王夫人郭氏去世后,太后赐夏氏给普安郡王赵昚,也就是宋孝宗为侍妾。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二月二十日,封夏氏为“齐安郡夫人”。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赵眘即位后,在同年八月二十八日进封夏氏为“贤妃”。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十月二十五日,奉太上皇赵构命册立夏氏为皇后,第二年正月六日行皇后册礼。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六月二十五日,夏皇后崩逝,享年三十二岁,死后上谥号为“安恭皇后”祔太庙别庙,攒安在临安府钱塘县南屏山。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十月二十九日,改谥号为“成恭皇后”。
第三位:成肃皇后谢氏(享年75岁)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册立时年31岁的谢氏为皇后
公元1189年,宋孝宗退位,传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就是宋光宗,谢皇后被尊称为“寿成皇后”。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宋孝宗驾崩后,尊谢氏为皇太后。
嘉泰元年公元1200年,宋宁宗赵扩登基后尊称谢太后为“惠慈太皇太后”。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宋宁宗再为谢氏上徽号“慈佑”,称其为“慈佑太皇太后”。

开禧三年三年公元1207年,谢太皇太后崩逝,享年75岁。死后上谥号为“成肃皇后”,攒锜于永阜陵。
南宋的第三位太上皇
宋光宗赵惇,在位5年,庙号光宗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赵惇受父宋孝宗禅位登基,以次年为绍熙元年,是为宋光宗。
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李皇后,大权旁落李氏之手。然而,李凤娘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为娘家大捞好处。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七月,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宋宁宗。宋宁宗登基后,尊光宗为太上皇,皇后为寿仁太上皇后,移驾泰安宫。
宋光宗此时对政权交接尚蒙在鼓里,当他知道后长期拒绝接受宁宗的朝见,依然住在皇宫之中,不肯搬到为太上皇预备的寝宫里,致使他的病情因此又加重了。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八月辛卯日,宋光宗在寿康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死后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葬永崇陵。
宋朝第二位太上皇后
原配:慈懿皇后李凤娘(享年56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

宋高宗赵构命其皇孙赵惇聘娶李凤娘为妃,封为“定国夫人”,后来赵惇成为皇太子,李凤娘也随即成了皇太子妃。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宋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是为宋光宗,册立李凤娘为皇后。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宋孝宗得病,做为儿子的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到孝宗病逝也不服丧。
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拥立其子赵扩为帝,尊宋光宗赵惇为太上皇,尊皇后李凤娘为“寿仁太上皇后”移居到寿康宫。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六月,皇后李凤娘一病而逝,享年56岁,死后上谥号为“慈懿皇后”合葬永崇陵。
宋宁宗赵扩,在位30年,庙号宁宗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晚年的宋宁宗很少去妃嫔处,由于他身体不好,宋宁宗迷上道教修炼术,以祈求自己能够长生不死。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闰八月,宋宁宗赵扩病死在临安宫中的福宁殿,享年57岁,死后上谥号为“仁文哲武恭孝皇帝”葬永茂陵。
原配:恭淑皇后韩氏
韩氏,她是韩侂胄的族人,宋宁宗赵扩的第一位原配妻子。
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八月,韩氏嫁给赵扩,封为“新安郡夫人”后晋封为“崇国夫人”。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六月,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册立韩氏为皇后。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韩皇后病逝,死后上谥号为“恭淑皇后”,葬永茂陵。
继室:恭圣仁烈皇后杨氏(享年70岁)

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三月,杨氏嫁给赵扩,封为“平乐郡夫人”。
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杨氏进封为“婉仪”次年再进封为“贵妃”。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十二月十三日,宋宁宗册立杨贵妃为皇后。
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宋理宗赵昀即位后为宁宗皇后杨氏加尊号为“寿明皇太后”。
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加尊号为“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

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杨太后在慈明殿崩逝,享年七十岁,死后上谥号为:“恭圣仁烈皇后”陪葬永茂陵。
宋理宗赵昀,在位41年,庙号理宗
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赵昀在临安驾崩,享年六十岁,死后上谥号为“圣明安孝皇帝”葬永穆陵。
宋朝最后一位摄政的太皇太后
原配:寿和圣福皇太后谢道清(享年73)
谢道清初入宫封为“通义郡夫人”。

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12月,由杨太后作主,宋理宗赵昀册封谢道清为皇后。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宋理宗病逝,16岁的宋度宗赵禥即位,尊谢道清为皇太后,
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尊谢道清为皇太后,上尊号为“寿和圣福皇太后”。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宋度宗病逝,由年仅3岁的宋恭帝即位,尊谢道清为太皇太后,因为恭帝年幼,谢道清开始垂帘听政,实际上掌握了南宋朝廷的最高统治权。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恭帝和谢太后都当了俘虏,同年八月,谢太后来到元朝的京师,元世祖忽必烈封谢道清为“寿春郡夫人”。
公元1283年,南宋亡国太后谢道清病死,无谥号,享年73岁,归葬于家乡的临海西郊。
宋度宗赵禥,在位10年,庙号度宗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赵禥在临安福宁殿驾崩,享年35岁,死后上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葬永绍陵。
原配:全皇后(享年74岁)

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十一月,宋理宗诏令封全氏为“永嘉郡夫人”。十二月,册封为皇太子妃。
赵禥登基,是为宋度宗,在咸淳三年公元1267正月,册封全氏为皇后。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丈夫宋度宗去世以后,由3岁的宋恭帝继位,尊全氏为皇太后。
公元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谢太皇太后带领宋恭帝投降,全太后也随着一起被押解到大都,她最后在大都的正智寺出家为尼而终,享年74岁,死后无谥号,葬地不明。
宋恭帝赵?,在位两年,庙号恭宗
谥号: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赵?,是全皇后所生,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初九日,宋度宗赵禥驾崩,时年四岁的赵?奉遗诏即皇帝位,改次年为德祐元年,此时的南宋已经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他与祖母和母亲一起被俘虏到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降封他为“瀛国公”。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十月,瀛国公赵?已有十八岁了,元世祖下诏命其削发为僧,派往吐蕃学习梵书。(土番就是今天的西藏)。
赵?十九岁时到西藏喇嘛庙里出家,法号“合尊”,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四月,元英宗在河西赐死了赵?,死时52岁。
宋端宗赵昰,在位两年,庙号端宗
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

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五月,赵昰在福建福州被立为宋帝,改元景炎,史称宋端宗,并册封其生母杨淑妃为皇太后。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4月15日,九岁的宋端宗在碙洲荒岛上病死,死后上谥号为“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葬永福陵。
宋末帝赵昺,在位313天,无庙号
谥号:恭文宁武哀孝皇帝

赵昺曾先后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临安危急时,他在母亲杨淑妃的带领下,暗暗出城,逃到泉州。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四月,宋端宗病死,赵昺被陆秀夫和张世杰拥立为帝,五月,改年号为祥兴元年。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至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在位,共计313天。
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日,陆秀夫将黄金国玺系在腰间,背起七岁的小皇帝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顷刻间君臣二人就沉没得无影无踪,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至此南宋也彻底宣告灭亡。赵昺墓也被称为“宋少帝陵”。

南宋一共出现了三位太上皇(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和两位太上皇后(吴皇后和李皇后),死后获得四字谥号的女性有两位,她们是“宪圣慈烈皇后”和“恭圣仁烈皇后”。南宋最后一位有记载的皇太后是宋度宗的全皇后。
鉴史知今,读史明志,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原创,创作不易,请勿搬运,侵权必究!文章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51 , Processed in 0.0088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