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瓶梅》中的清明节,写尽了人间悲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18:4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田晓菲:《金瓶梅》中的清明节,写尽了人间悲悯          2019-04-05 18:21                                                   

在最近出版的《秋水堂论金瓶梅》中,田晓菲着重分析了《金瓶梅》中的三次清明节书写:“不是像很多古典白话小说那样,把清明郊游用作情节发生的时空背景、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段而已,而是实际具体地描写死者与生者的复杂关系,更何况两个死者都是我们如此熟悉的主要人物。换句话说,《金瓶梅》里面的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是情节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意象。”
或许,正如宇文所安对《金瓶梅》这部小说的评价:“在十六世纪的世界文学里,没有哪一部小说像《金瓶梅》。它的质量可以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或者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相比,但那些小说没有一部像《金瓶梅》这样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人情味。”田晓菲也认为,《金瓶梅》中关于清明节的故事书写,面对书中写到的“三尺坟堆,一堆黄土,数缕青蒿”,联想到潘金莲的一段聪明美貌、争强好胜,只落得这样一个野地孤坟,远比早夭的瓶儿更加凄惨。作者所刻画的“荒凉之状”,“正像那所谓劝诱大于讽喻的汉赋,金瓶作者无法逃脱对色的爱恋,也无法避免正视色的短暂空无,于是,这部作品才如此充满感情与思想的张力,才自始至终——尤其是绣像本——充满了这样广大的怜悯与悲哀。”
下文节选自《秋水堂论金瓶梅》第八十八回和第八十九回的论述,是田晓菲对《金瓶梅》中的清明书写,由理想国授权刊发。

《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著,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版
【第八十八回】陈敬济感旧祭金莲 庞大姐埋尸托张胜

(潘金莲托梦守备府 吴月娘布福募缘僧)

西门庆死了一年以后,“一日二月初旬,天气融和”,月娘等人在门口站立,看到一个胖大和尚,月娘便施舍财物,丫鬟小玉便说那和尚的“贼眼”一直在打量她,又讲些尼姑既是佛爷女儿,是否有女婿的玩笑话。玉楼逗小玉道:“他看你,想必认得你,要度脱你去。”小玉道:“他若度我,我就去。”这一番对答,颇为透露“众妇女”在融合的二月天气里面隐隐怀春的消息。
玉楼和小玉的对话与第三十九回金莲生日,金莲、玉楼一番关于道士是否有老婆、尼姑是否有汉子的玩笑话遥遥相对,更预兆了丫鬟绣春的出家,孝哥儿的幻化。小玉的聪明机灵,与她对待春梅、金莲的仁厚心肠,也为将来以小玉配玳安、继承西门庆家产做了引子。空与色,这部书的两大主题,在这些与和尚尼姑的遇合中奇异地结合在一起,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虽然《金瓶梅》中的道士僧尼,常常是些不争气的道士僧尼,但是他们所传达的宗教精义,却不因这些传教人的不争气而埋没。
和尚过去之后,便看到媒人薛嫂。从薛嫂嘴里,我们得知不少清河县的新闻,然而同时也见出月娘的闭塞:西门庆死后,交游减少到没有。从薛嫂嘴里,且活灵活现描绘出春梅在守备府受宠的情形及怀孕的消息。月娘、雪娥听了之后“都不言语”,心中之愤愤不平可想而知。薛嫂走后,二人嘀嘀咕咕,一心只希望春梅的生活不像薛嫂形容得那么好,唯有玉楼自始至终不发一语。
此书往往用沉默来描写一个人的态度。每当屋里有数人在一起说话而有一人始终没有发言者,或者每当作者提到某人“不言语”者,都是在写此人的心事。后来在永福寺,与“发迹变泰”的春梅相见之后,月娘回到家又津津乐道,以结识春梅为光荣。彼时玉楼,因问出春梅的怀孕,冷冷地补上一句:“薛嫂说的倒不差。”既委婉地驳倒了月娘、雪娥当初对春梅有孕的猜疑,也更说明当月娘、雪娥嘀咕怀疑时,唯独玉楼一语不发,是因为玉楼对月娘、雪娥的不以为然。
金莲死后,春梅为之收葬在永福寺,敬济为之上祭。从四十九回中西门庆在永福寺遇到胡僧,永福寺的阴影就越来越突出了。本回既突出春梅对金莲的情意、敬济对金莲的痴心,也顺带以后的《儒林外史》所常用的白描手法小小地讽刺敬济:父亲陈洪与情人金莲先后而死,敬济满心“痛苦不了”的是金莲,梦中见到的是金莲;父亲的灵柩和金莲的葬地都在永福寺,敬济“且不参见他父亲灵柩,先拿钱纸张祭物至于金莲坟上,与他祭了”。祭金莲时,编落泪与祝祷;祭父亲时,“烧纸”而已。
传统的中国人念念不忘养儿防老,但是金瓶作者给我们看:养儿不过如此耳。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哈佛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以及《赭城》《留白》《“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等。秋水堂是她的书斋名。
【第八十九回】清明节寡妇上新坟 永福寺夫人遇故主
(清明节寡妇上新坟吴月娘误入永福寺)
词话本此回回目,重点仍旧放在月娘身上。绣像本作“夫人遇故主”,极为春梅吐气;其实为春梅吐气还不仅仅是写春梅,而是为了寒碜势利而吝啬的吴月娘。
这是书中十分重要的一回,也是西门庆死后的凄凉世界中,写得十分精彩的一回。清明,上坟,皆是用春天景物的繁华,生命的横蛮与美丽,来衬托黄土坟茔的凄凉,死亡的强力与悲哀。上坟凡二处:一处是西门庆,一处是潘金莲——书中两个欲望最强烈、生命最旺盛的人物。
在《金瓶梅》之前,大概还没有哪部小说如此恣肆地畅写清明节:不是像很多古典白话小说那样,把清明郊游用作情节发生的时空背景、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段而已,而是实际具体地描写死者与生者的复杂关系,更何况两个死者都是我们如此熟悉的主要人物。换句话说,《金瓶梅》里面的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是情节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意象。
这部书中,写得最多最细致的两个节日是元宵与清明:一个在热闹中蕴涵着冷落消散,一个在冷落消散中蕴涵着热闹,那么作者选择这两个节日施以浓笔重彩并非偶然。本书凡三次写清明,一次在二十五回,“吴月娘春昼秋千”,当时西门庆去郊外玩耍,月娘带领众姐妹在后花园打秋千,当时,还有李娇儿、潘金莲、李瓶儿、宋蕙莲、春梅、玉箫以及“万红丛中一点绿”的陈敬济。如今不过三年,这些人已经或死或散,当时富于诗意的春昼秋千,既标志了名分地位的混杂,也有月娘嘱咐敬济推送秋千的放纵。因此,本回一开始,就写薛嫂奉月娘之命,送西门大姐回陈家,为陈敬济死的父亲上祭,两次被陈敬济逐回。
月娘自从抓住敬济与金莲奸情,便趁势赶走敬济,与之隔绝,而且把西门大姐留在宅里,这分明是要和陈家断绝关系的意思。如今听说陈洪死了,又值天下大赦,陈洪的妻子从东京避难所回来,便送西门大姐回来,偏又不肯把大姐的陪嫁以及陈敬济当初带来而寄存在月娘上房的箱笼一起送来。
如果我们回顾第十七回,就会注意到:那时分明数次提到敬济与大姐来时带了“许多箱笼床帐家伙”,“都收拾月娘上房来”。因此敬济见到大姐便骂道:“你家收着俺许多箱笼,因起这大产业。”这样的话,提醒了我们西门庆豪富的来由:不仅因为吞没了女婿的家财,也是因为玉楼、瓶儿每人带来一笔丰厚的陪嫁,这份陪嫁,其实是布商杨宗锡、内府花太监的毕生积蓄。西门庆何得不成为富豪?如果仅仅靠着他的生药铺,则不管西门庆如何会做生意,毕竟“算不得十分富贵”,只能是清河县一个“殷实的人家”而已。
吴月娘见敬济不收大姐,便“气得一个发昏,说道:’恁个没天理的短命囚根子!当初你家为了官事,躲来丈人家居住,养活了这几年,今日反恩将仇报起来了。只恨死鬼揽得好货在家里,弄出事来,到今日教我做臭老鼠,叫他这等放屁辣臊!’”金瓶作者写月娘到后来,变得越来越粗鲁,越来越自以为是,毫无自省的能力。一来只字不提起收了敬济家的东西;二来对去世的丈夫满怀怨恨,完全没有夫妻一体之感,更不觉得自己是主动引敬济入室的人;三来“只恨死鬼”云云,难道当初陈家遭难,自己可以坐视不管不成?又流露后悔与陈家结亲之意,何不想到当初西门庆何等炫耀自己与“提督杨老爷”是四门亲家?
我们又必须知道:大姐的亲事,是西门庆的先头妻子陈氏在世时许下的,则月娘此处所骂的死鬼,不仅有西门庆在,还有大姐的母亲陈氏在。月娘为人,实在势利、刻薄、贪婪而暗昧。下面又对大姐说:“你活是他家人,死是他家鬼,我家里也难以留你。”这样的话极为生冷无情,而且既然如此,在当初赶走陈敬济时,何不即送西门大姐与丈夫在一起,而留大姐至今?似乎是觉得当初陈敬济一无所有,不给大姐带任何陪嫁箱笼,自己也难以说得过去;如今天下大赦,敬济母亲携家产回来,大姐便可以罄身送去,而大姐的陪嫁箱笼也可以没入上房,永不提起了。
本书第二次写清明,在第四十八回,那是西门庆的全盛时期,生子、加官,大修祖宗坟墓,带领全家前来祭祀,官客、堂客,一共五六十人,“里外也有二十四五顶轿子”,加外四个小优儿、四个唱的妓者,声势极其煊赫。彼时金莲与敬济调情,以一枝桃花做了一个圈儿,套在敬济的帽子上,两人之间的默契,比起前一年又已进了一步。这一回中清明的场面极为铺张热闹,专门为了和本回寡妇上坟的凄凉对照,本回清明节来陪祭者,只有吴大舅和吴大妗子,又来得极晚,因为雇不出轿子来,最后雇了两头驴儿骑将来。这种冷清寂寞,在花红柳绿的春天景物陪衬下,越发显得萧条不堪。
月娘并不带西门大姐来给西门庆的前妻陈氏上坟,只和孝哥、玉楼来拜祭西门庆一人。张竹坡以为“不题瓶儿,短甚”,其实不令大姐祭扫陈氏之坟,礼数更短,更不近人情。
月娘等人来永福寺歇脚观光,正值春梅来永福寺祭拜金莲。春梅的出现,一句便写得有声有色:“只见一簇青衣人,围着一乘大轿,从东云飞般来,轿夫走的个个汗流满面,衣衫皆湿。”在最能打消势利念头的一个节日,又面对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坟墓,我们却还是不能摆脱势利的侵袭:春梅的到来,从两个青衣汉子“走得气喘吁吁,暴雷也一般报与长老”,长老的慌张与殷勤—一边请月娘等人回避,一边吩咐小沙弥“快看好茶”,鸣起钟鼓,远远恭候—渲染得极为煊赫。比较和尚对月娘一行的管待,虽则也很客气,便冷落简单得多了。
月娘对春梅,曾经满心厌烦与蔑视,春梅走时,月娘吩咐衣服钗环一件不给,连拜辞都免了;可是如今看到春梅的气派、排场,又见春梅不念前嫌,给了孝哥儿一对银簪,礼貌周全,款待茶饭,便欢喜得要不得,对春梅一口一个称呼“姐姐”,以“奴”自称,又道:“怎敢起动你?容一日,奴去看姐姐去。”春梅不计前嫌,自是大量,月娘前踞后恭,未免更落入下乘。因为前踞虽然显示月娘的刻薄,但还不至于伤害她为人的尊严——何况春梅那时帮助金莲与陈敬济偷情,也是值得责罚的。但是如今相见,只因春梅富贵,便如此卑躬屈膝,则月娘既缺乏待人的宽恕厚道,又缺乏为人的尊严,月娘实在是一个既乏味又平庸的女人。因此,永福寺春梅与月娘相遇,虽然是作者赞春梅,却实在是作者丑月娘。
有些现代评论者从阶级的观点出发,认为春梅当初对本阶级受压迫的姐妹如秋菊缺乏同情,对主子如金莲忠心耿耿,如今见了月娘又坚持磕下头去,说“尊卑上下,自然之理”,是典型的奴才声口。我想这样的解读实在是一种缺乏历史观念的表现,也误解了作者安排春梅这样一个角色的用意。而且春梅与金莲名为主仆,情同手足,一如《红楼梦》中紫鹃之于黛玉。这样的论点,也没有看到“权力”与“压迫”的运作之复杂性。
玉楼祭金莲而大哭,是兔死狐悲,也是惺惺惜惺惺。月娘则明知金莲的坟墓在此,毫无一丝去看看的意思,月娘嫉恨金莲可谓深矣。绣像本评点者十分奇怪,提出:“金莲未尝伤及月娘,月娘何绝之深?”却不知月娘对金莲的仇恨与嫉妒,从瓶儿之娶、蕙莲之死开始积累到后来的皮袄事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此外,月娘与金莲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不是同类,而“人以群分”这样的话是一点不错的。所谓人以群分,不是看一个人所泛泛交往者,一定要看一个人所亲密者:但看月娘所亲密或听信者,先是李娇儿,后是孙雪娥。何故?只因为二人都是粗蠢、势利、缺乏情感之人,都不是锦心绣口的美人。我们只看这一回中,月娘的不敏悟,说得好听一点是老实,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愚笨。比如听说守备府小夫人来到,月娘问小和尚,小和尚说:“这寺后有小奶奶的一个姐姐,新近葬下。”玉楼道:“怕不就是春梅来了,也不见得。”月娘便道:“他那得个姐来死了葬在此处!”月娘、玉楼,眼见得不是同类:玉楼是聪明人,她能立刻想到春梅收葬金莲,既反映了玉楼对春梅的了解,也反映了玉楼本人的宅心仁厚,所以才能够想象春梅不忘旧恩。
月娘一来不能也不肯相信这么一个声势煊赫的小夫人就是春梅;二来绝不会想到春梅会收葬金莲的遗体,因为月娘自己是势利凉薄之人,不是感恩念旧之人;三来月娘愚蠢,对人从来缺乏了解,因此自己的两个丫鬟与小厮偷情,月娘一毫不知,对小玉与春梅相好也一毫不知,对陈敬济的为人一直不能看透,对敬济与金莲的偷情更是如在梦中,直到秋菊第四次告状,才终于“识破”奸情。再看后来,春梅说:“俺娘她老人家新埋葬在这寺后,奴在她手里一场,她又无亲无故。”月娘道:“我记得你娘没了好几年,不知葬在这里。”一直要等玉楼说破是潘六姐,月娘才“不言语了”。反不如大妗子能够对答上来一句:“谁似姐姐这等有恩,不肯忘旧。”月娘既势利、刻薄,又缺乏社交场上应对的机智。西门庆有这样一个妻子,不知应该说是佳配,还是应该说报应。
金莲的坟墓,在永福寺后边的一棵空心白杨树下。敬济曾来祭拜,春梅也来祭拜,我们但知是“白杨树下,金莲坟上”,却不知坟墓的情形究竟如何。直到玉楼听说金莲坟墓在此,起身前去给金莲烧纸,我们才从玉楼眼中,看到那“三尺坟堆,一堆黄土,数缕青蒿”。金莲的一段聪明美貌、争强好胜,只落得这样一个野地孤坟,远比早夭的瓶儿更加凄惨。荒凉之状,如在目前。
作者的一片惋惜、同情,尽在绣像本此回开始的一曲《翠楼吟·佳人命薄》中写出,比词话本开始的那一首不痛不痒的七言律诗要好得多了。如果说金莲代表了书中丰盛欢悦的青春、性欲、爱情与物质生活中一切值得留恋的东西,则她死后在一座禅寺中的坟墓——黄土青蒿——则代表了这些物质生活(统称为色,但不限于色欲)的短暂与梦幻性质。色与空的对比,在此十分具体地表现出来。但是金瓶作者并非借此否定“色”,作者是深深地爱着他笔下的色之世界的,他的批评与讽刺,远远没有这种情不自禁的爱悦那么强大有力。
归根结底,作者只是在写色的无奈、色的悲哀而已。正像那所谓劝诱大于讽喻的汉赋,金瓶作者无法逃脱对色的爱恋,也无法避免正视色的短暂空无,于是,这部作品才如此充满感情与思想的张力,才自始至终——尤其是绣像本——充满了这样广大的怜悯与悲哀。
作者:田晓菲
编辑:木子;校对:薛京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7:07 , Processed in 0.0080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