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瓶梅》作者肯定是爱酒之人,不然写不出那些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04:3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8-03-14 11:41                                                          
  传统中国属于农耕文明,以粮酿酒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相关传说也特多。《汉书·食货志》称:
“酒者,天之美禄也。”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常能带给人以飘飘欲仙的独特感觉,成为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有曹孟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感慨喟叹;也有李太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气度;更有苏东坡“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悠然自得。
酒是人们敢于尽情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人们相互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媒介。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之说,而“酒以成礼”、“酒以为乐”,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正所谓:“酒食所以合欢也”。
那么,古代写酒最多的世情小说是哪部呢?
毫无疑问,答案是:《金瓶梅》!

《金瓶梅》全书,“酒”字出现两千多次,贯穿全书始终,而饮酒场面更是回回皆有。真正是无处不写酒,无人不饮酒,可谓在饮馔斗酒上做足了文章,被袁中郎誉为《殇政》逸典。
想来,作者必定是爱酒之人啊!
当然,《金瓶梅》中之所以有如此多饮酒场面,跟当时的社会制度有很大关系。明朝初年实施过短暂的禁酒主张,以后几乎是采取不再禁酒的方针,对酿酒、贩酒的行业给予一定程度的发展。
宴饮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饮酒之人,上自皇亲国戚、太师御史,中及县衙官府、地方豪绅、富家女眷,下至平民百姓、僧道婢仆、妓女帮闲等。

《金瓶梅》中有如此大量的酒事描写,也就不足为奇了。
书中宴饮之奢华频繁,是当时社会“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这种弃俭从奢风气的绝好展现。
《金瓶梅》写宴饮场面的有228 处之多,有家庭之宴饮,游乐玩赏之宴饮,庆贺会友之宴饮和偷情淫乐之宴饮。
家庭宴饮几乎每回都涉及,游乐玩赏之宴饮如第十回写到:
“但见水晶盘内,高堆火枣交梨;碧玉杯中,满泛琼浆玉液。烹龙肝,炮凤腑,果然下箸了万钱;黑熊掌,紫驼蹄,酒后献来香满座。碾破凤团,白玉瓯中分白浪;斟来琼液,紫金壶内喷清香……”
“当下西门庆与吴月娘居上,其余多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西门庆率同妻妾,合家欢乐,在芙蓉亭上饮酒,至晚方散……”

此时的西门庆正好了却一桩心事,要找他报杀兄之仇的武松被发配孟州,又刚添两件喜事,先是迎娶了颇有钱财的孟玉楼,接着又偷娶了风情妖娆的潘金莲,真可谓双喜临门。因而有此闲情雅致,率众妻妾玩赏芙蓉亭,品美食,观美景,饮美酒,拥美妇,心情舒畅,尽情享乐。
第四十八回写到西门庆一家清明上坟踏青时的宴饮:
“清明日上坟,要更换锦衣牌匾,宰猪羊,定桌面。三月初六日清明,预先发柬,请了许多人,搬运了东西、酒米、下饭、菜蔬,叫的乐工、杂耍、扮戏的……出南门,到五里外祖坟上,远远望见青松郁郁,翠柏森森,新盖的坟门,两边坡峰上去,周围石墙,当中甬道,明堂、神台、香炉、烛台都是白玉石凿的……由花园进去,两边松墙竹径,周围花草,一望无际……四个唱的,轮番递酒……”

加官生子的西门庆正是官运、财运一帆风顺之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清明时节,上坟祭祖。趁此阳春三月,踏青赏景,怡养性情,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诸如此类的宴饮还有很多,如第十五回中未嫁西门的李瓶儿元宵佳节邀西门妻妾赏灯饮酒;四十三回已嫁西门的瓶儿过寿结亲,再赏灯饮酒,繁华热闹之极;第二十一回中西门庆在家赏雪宴饮;第二十四回和七十八回西门庆大摆筵席,恭贺新春,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既是西门庆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生活的写照,更是明代世人丰富休闲生活的印证。
运营/影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1:05 , Processed in 0.0072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