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西方素描在油画教学中的意义,点油画里的哪些绝色优雅美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20:1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论西方素描在油画教学中的意义,点油画里的哪些绝色优雅美女!                                                          2019-01-18 10:01                                                   

  我国美术院校及其教学模式全部来自西方,当时留欧的画家是在现代艺术兴起之时开始学习西方艺术的,而当时西方正处在对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批判与反思的时代。我国的求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是缺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环节,因此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西画教学体系。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教育与创作观念,全部以写实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的衡量标准,全国高校都在实行所谓的“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而这种教学体系又是经过重新诠释的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它本身就存在着以点盖全的问题。

因此,西方绘画的传统学习方法在中国失去了生长的土壤,这直接导致了学院的教学目的性过于狭窄,仅在“实物写生” 方面对素描的教学目的进行限定,完全把素描当成一种被动模仿实物的技术训练。使学生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描摹与绘画本体无关的实物细节上,割裂了素描教学与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关系。这种被动的“实物写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历史遗产中的经典作品缺乏必要的鉴赏能力。
从学生方面来讲,他们考入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美术考前班的环境下认识和学习绘画的。这些考前班绝大多数都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成立的,因而艺术教育的宗旨也随之被取代。在考前班授课的教师也多为艺术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所以其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质量就为日后埋下了隐患。而作为美术考前班主体的学生,多数是把艺术当做上大学的敲门砖来学习绘画的,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都是“半路出家”,到了高二、高三临时“改行”学习美术,更有些学生是参加艺考前的三四个月才开始接触绘画的。我认为这些美术考前班的“乱象”是导致学生在现在的教学中缺乏艺术修养和艺术追求直接原因。
因此,作为教师要解决当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应该发现问题的本质,把西方绘画大师的学习成长经历当做学习的榜样,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注重对大师作品的赏析与临摹,这其中对大师素描作品的研究更能直接有效的反映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而学生通过对大师素描作品的研究临摹,可以较直接的学习到大师作品中成熟的表现形式和处理画面的手段,感受古典绘画中的艺术精神。在写生实践中学习和检验大师的观察方法,不断地进行修正并且确定自己的艺术发展方向。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临摹以及在临摹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首先,在早期阶段应该把“客观再现”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选择临摹的对象应以具象写实为主,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的大师作品。后期阶段应该以“主观表现”作为学习方向,学生研究应该以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为主。这个阶段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应比结果更重要。其次,要多读画,读懂的越多,学得就越多。初学者如果对大师的作品不理解,那么临摹就很难达到目的。
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很关键了。在学生不能判断时,如果有教师能够对作品加以讲评和分析,让学生更加明确临摹的方向,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临摹时应该带着问题,学习的对象要有选择。要明确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学习处理结构解剖,学习处理光线,学习处理画面的技巧等,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大师作品进行学习。在有一定造型功底后,要选择相对固定的,自己喜欢的,个性和风格较为接近的画家作品进行临摹才能更好的学习,并且融入到自己创作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历代大师都有研究学习前人的经历,在当下油画基础教学中,应学习前人的经验,从西方大师作品出发,正视研究大师作品在油画教学中重要性作用,应教会学生既能够在大师作品中学习其技术问题,又能够从审美的层面去认识为什么历史上存在着的许多作品,尽管它们的理念完全不同,却同样都成为人类文化的经典作品的原因。教学中加强对大师素描作品的研究临摹,将成为现有油画教学模式最为有益的补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5 05:21 , Processed in 0.0075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