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2019-03-12 18:37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
梅瓶多以小口、短颈、丰肩、瘦低、圈足的造型,以口小能插梅枝而得名。青花瓷器大体可以分为三种,青花加彩时期、青白釉青花时期和至正型青花时期。青花瓷标本少,特别是带有纪年铭的实物标本更少。古代瓷器市场以大件青花瓷最为名贵。历代瓷器以小件为精,古代青花瓷以越大越精为准。
![]()
此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唇口外撇,短颈,丰肩,鼓腹至下渐收,至底微外撇,浅圈足。器型饱满丰润,古朴壮硕,此梅瓶通体以青花描绘纹饰,自上而下层次分明。 此梅瓶高32厘米,底部直径为10厘米,而口径仅为4.5厘米。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圈足,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肩腹部绘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经典历史人物故事,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纹饰带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
文物故事
韩信是秦末名将,他先投奔项羽,但不受重用,转而投奔刘邦,也只做了个管管粮食的小官。后来丞相萧何碰巧遇见了韩信,谈话之间发现韩信有非常之才,于是便屡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均未被采纳。韩信看到刘邦也不肯重用他,于是决定离开。得知韩信出走消息后,萧何非常焦急,也顾不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骑上马连夜率人追赶韩信。许多人以为萧何想去投奔项羽,这使得刘邦也非常的生气。萧何终于追上韩信,并把他劝了回来。之后,萧何正式向刘邦举荐韩信,并说,如果想夺取天下,非得用韩信不可。在萧何的力谏和劝说之下,最后刘邦终于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封韩信为大将。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屡次替刘邦救险,后被封为淮阴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