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刀王五刀法如神,徒弟谭嗣同却为何偏偏钟爱其剑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22:5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8-01-18 08:00                                                   
                  


大刀王五是清末出名的义侠,与清末三大高手燕子李三、黄飞鸿、霍元甲齐名。因其为人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富有侠气,人称“京师大侠”。

大刀王五本名叫王正谊,1844年生,祖籍河北沧州,回族人。


大刀王五

王五出生贫寒,三岁父亲去世,八岁母亲也离去,成为孤儿。他自小喜欢习武,当时沧州一代当属双刀李凤岗的功夫最好,王五便想投到李凤岗门下学习刀法。

李凤岗开始并不搭理这个穷小子,王五便在李家门口长跪不起,李凤岗被王五的精神感动,收他为徒。几年后,王五尽得李凤岗真传,甚至不在师父之下。

同治十年,王五来到京城闯荡,他很快用自己的积蓄开起了一家镖局——顺源镖局。

大刀王五刀法精湛,据说他的大刀重达一百斤,他却能挥舞自如,运用娴熟。在他开办了顺源镖局不久,便有学生慕名来拜师学艺。

而这其中最出名的徒弟,便是后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谭嗣同是经“通臂猿”胡七的介绍认识王五的,那一年谭嗣同12岁。


大刀王五剧照

大刀王五刀法如神,谭嗣同却向王五学习剑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刀王五除了刀法厉害之外,其剑术也很精湛。只是其常用的都是各种刀械,因此只知道他刀法厉害,而不知剑法也了得。

谭嗣同自小对剑和琴痴迷,尤其仰慕古时的荆轲、聂政等侠士。谭嗣同少年时,曾偷偷给自己取了一个“剑胆琴心”的雅号。


袖口藏剑的谭嗣同

谭嗣同与大刀王五学习剑术,所使用的是一柄“七星剑”,七星剑上镌刻着七颗铜星,一直是谭嗣同的最爱。谭嗣同曾携此剑游历黄河两岸、游荡大江南北,足迹遍布13个省份,沿途结交义士豪杰。

在游历中,谭嗣同偶然获得了文天祥的“蕉雨琴”和“凤矩剑”,从此谭嗣同放下“七星剑”,将“凤矩剑”携带在身。

谭嗣同跟随大刀王五学习剑术,不几年便有大成。此时,甲午战败,国家陷入生死存亡之际,朝廷中呼唤变法图强之声高涨。谭嗣同毅然结束游历,携带一剑一琴北上救国。


谭嗣同剧照

只可惜,任凭谭嗣同一腔报国热血,一腔侠义肝胆,却无法得到施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在慈禧发动政变之前,谭嗣同曾携带短剑到袁世凯府上,要求袁世凯率兵保卫光绪、保卫戊戌变法。

袁世凯见谭嗣同藏短剑于袖内,只得满口答应,却不料还是出卖了谭嗣同,连夜向荣禄高密。

谭嗣同被捕后,大刀王五非常着急,到处买通狱卒,召集武林人士准备解救谭嗣同。可是谭嗣同却愿以自己的牺牲唤醒麻木的国人,甘愿为变法流血。

谭嗣同在赴刑场之前,将“凤矩剑”交给了大刀王五。


戊戌六君子

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斩首于菜市口。大刀王五为给谭嗣同报仇,多次暗杀慈禧和袁世凯未果。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王五率义和团攻打洋人教堂,10月25日因寡不敌众被八国联军枪杀,时年56岁。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颅被砍下挂在了城门上。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将王五头颅取下埋葬。

霍元甲

一代侠义师徒就这样被历史的大潮吞没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只是小人物,却因为侠义之举流芳百世,传颂千古。

剑是百兵之君,谭嗣同痴迷剑术。正是以剑比人,从小立志做君子不做小人。

只可惜的是,见证英雄侠义的一刀一剑,却在1958年时被投入了炼钢炉,化为了一堆铁水,至今说来依然是个遗憾。

注: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09:50 , Processed in 0.00789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