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得不说的故事:长诗原是忏情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8:11: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不得不说的故事:长诗原是忏情录
2016-10-27 08:27:00
媚眼观史
                    作者:陈家萍
上一回我们说到,清朝大学者因爱无果,一心向学,学业精进,得江南士林推崇,“依人远游,南逾五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所至皆以师宾之礼遇焉” ,满腹经纶换成了碎银子,好歹挽救了一介落拓书生濒临破产的自尊心,换回了妻子福贞灿烂的笑容——她最容不得别人轻看自己的丈夫啊!更好地了解新章内容,不能不看《媚眼观史》之朱彝尊篇(上):清朝大学者乃上门女婿,生平最爱一首长诗,挚友却劝他删除,朱彝尊篇(中):破帽蹇驴出门去,滔滔天下觅知己

顺治十三年,朱彝尊应高要县知事杨雍建之聘赴岭南课其子。
19岁的寿常披上了大红嫁衣,哭着出嫁了。听福贞的口气,寿常的婚姻并不如意。他为她心酸,同时心里有隐隐的喜悦:或许,命运在助他一臂之力。

已为人妇的寿常嫁后归宁。阔别两年的两人相见,且惊且喜。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携全家移居梅里后不久,他和寿常一起划船观光,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寿常娇羞的容颜,情难自已的他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支刻有“寿常”字样的簪子亲手插到她的头上,这是他俩的定情信物。船在水藻摇曳的河中心飘荡,她在他温暖的怀中泫然欲泣。早已习惯了他的目光专注在自己身上,一旦失落了这道目光,她的心竟撕裂般地疼痛。如今,重新找回这缕潮湿而温暖的目光,她的心竟为此雀跃不已。她明白了自己的心,她在乎这份关注,她在别处再也无法得到这份珍爱。
此时的他31岁,她24岁,距离他入赘之日业已14年。除去他出游的时间,他俩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7年。
或许是承受不住爱情的重量、道德的诘问,康熙六年,33岁的寿常抑郁而终。

上帝抽去了他的一根肋骨。他泪眼问天:若相爱是罪,罪本在我,惩罚我好了,她是无辜的啊!
他只是想成全爱情,从没有考虑过,在乡人侧目、空气里布满了村妇的切切察察、姐姐以泪洗面的日子里,躲在他的爱情象牙塔中的她可曾真正快乐?她如何逃脱道德的盘查?如若她的英年早逝是缘于内心深重的负罪感,那么,他岂非以爱情的名义谋杀她的直接凶杀?

内疚亦是生产力,他的创作获得大丰收:录词83首的爱情回忆录《静志居琴趣》编成。此书专为她而写,以《清平乐》开篇,定格她的小女儿情态;以《怨王孙·七夕》作结,那是她生命的倒计时。从两人首次接触到 共同玩耍,从表白被拒到最终接受,从相聚到诀别,从旧梦无痕到沉痛悼念:全景式的爱情场景再现。
一部300多年前的忏情录。没有独白,没有对话,寿常的内心到底还是被他忽略了。后人所得到的关于寿常的信息都是他间接传递的。在他的笔下,她香艳有余立体感不足。她是一只孔雀,被动地刺绣在他历史的扉页上,窘迫地独自接受世人审视的冰冷目光;而他却借助诗词的力量,兀自站在痴情的高处。

有些词句有情感洁癖的人读了会有秽亵感,如“梅阴虽结子,瓜字尚含瓤”云云。他尚拖着一条旧式文人的劣根尾巴,悼念之余,时不时探出艳遇者的自得嘴脸。
他自道:“盖感知己之深,不禁长言之也。”“知己”的定位总算让这段苦恋由不堪升华为高蹈。他需要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小心绕过道德审判的暗礁。
他对她的早逝难以释怀,创作是痛苦的唯一出口,《静志居琴趣》编成后两年,他再作《风怀二百韵》,这次干脆将她的芳名公布于众,“巧笑元名寿,妍娥合号常”,堪称惊世骇俗的“我与寿常不得不说的香艳故事”——据目击者称,《风怀》手稿多处可见“颠倒鸳鸯”的小印钤记。

他重温旧梦,在温柔乡中欲仙,根本不去考虑,被误了卿卿性命的她若泉下有知,是否愿意他公布隐私?
他把自己掩饰得很好,力避道德约束下的诚惶诚恐,但偶尔亦有类似“榽先为檀斫,李果代桃僵”的自省之句。他和她的爱情,是她柔弱的身心所不能承受之轻,是造成她抑郁而终的主导因素。可惜,这种自我省察的荧光一闪,随即被喋喋不休的自圆其说的洪水所吞没,恰如一位日本学者所指出的,“中国文人写自传,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正确”。洋洋的诗句,滔滔的自辩,潜意识中以此获得自我救赎。

浪漫的扁舟终于触着了现实的礁石,考验他的时刻到了:是一删了之,以免为人所诟病,还是保留这些离心脏最近的诗篇将这段爱公布于众?他有过犹豫,有过动摇,有过漫漫一夜的挣扎。残存的良心、寿常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令他删时手颤心抖。脚一跺,牙一咬,掷笔:“吾宁不食两庑豚,不删风怀二百韵。” 宁死后不位列孔庙,决不删此诗。爱情战胜了虚荣心,不枉寿常的一往情深。

寿常泉下有知,莞尔一笑抑或恼羞成怒?
只是,他又将如何面对善良而隐忍的老妻福贞的泪眼?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19:30 , Processed in 0.0081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