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7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扑克欣赏-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法国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0:3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扑克欣赏-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法国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8-8 11:30:50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8-8 13:53:18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5-8-8 11:30
学习。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5-8-10 15:57: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东流 于 2015-8-10 15:58 编辑

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8-13 18:53:44 |只看该作者
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5-24 12:02:17 |只看该作者
多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5-24 14:35:20 |只看该作者
张铁良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想起苏联诗人西蒙诺夫(1915—1979)的一首诗《等着我吧!》,这首诗写作时间正是苏德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大批德军入侵苏联,当时苏联年轻人——包括刚刚完婚的青年,都纷纷应征入伍。诗人以一个入伍战士给他那日夜盼望妻子的口吻,写成此诗: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

等待度过那绵绵苦雨——寂寞难挨,

等待熬过那严寒酷暑,

等待着别人都已放弃希望,忘却了昔日情怀。

……

等待着从遥远的他乡再没有音书传到。

等待那一切等待的人——心灰意冷,泪水滴怀。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死神会一次次被我击败。

在战火纷飞的疆场上,从灾难手中,

是你的情谊,救我出来。

我能屡屡战胜的缘由,

只有你我才能明白。

……

你和任何人都不一样,

只因为

你能耐心地等待。

这首诗是我在中学时代读过的,一个甲子至今未忘。是因为这首诗充满了真诚,没有空话、大话、豪言壮语,却隐现出战争的残酷,战士的坚忍,亲人的爱意和对未来的信心与期盼。据说这首诗一经刊出,即引起苏联读者的轰动,前方战士一想起那倚门盼望的妻子,就会斗志倍增;后方的妻子想到前方日夜血战的亲人,便会克服一切困难。战争时期引发全苏联如此轰动效应的诗作,在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

近年来,或更长时间,很少再见到在社会上广为传诵的诗篇。偶尔在刊物上见到译诗,又多属于“字典式直译”的作品,读之索然无味。甚至见到有些人,把随便一个长句截成短句,就自认为在写诗,殊不知诗中无含义就变成废品。尤其近来在网络文学中盛行的同音字改创,如“尼玛”“屌丝”等等,使人哭笑不得,我们不鄙视通俗,但应鄙视庸俗。

由二战胜利70周年联想起西蒙诺夫,从而联想到当前诗坛的沉寂,我们殷切希望当今作者,能更多写出反映社会真实、反映火热生活的有力量作品,穿越时间,留在读者的心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6-5-24 15:04:15 |只看该作者
赞!好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6-5-24 15:37:3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我们殷切希望当今作者,能更多写出反映社会真实、反映火热生活的有力量作品,穿越时间,留在读者的心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6 19:18 , Processed in 0.0105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